为元朝殉节的官员还真不少,有些虽然没为元朝殉节,但是也归隐了,不愿意在明朝做官。

郑玉绝食7天,最后直接上吊自杀了。死前还说,不能辜负元朝,为元朝殉节。元朝灭亡后王翰就退隐山林了,后来朱元璋知道后,让他出来辅佐自己。但是他选择自杀,为元朝殉节。杨维桢、沈梦麟和藤克恭等文化大儒,就是不出山,不做明朝的官。

元朝尚未灭亡时,张昶以朝廷使臣 的身份到南京与朱元璋谈判,朱元璋观此人是不可多得之人才,于是将张昶扣留,并委以重任。但朱元璋夺取天下后,张昶一直以元朝为正朔,已经身为明朝臣子的他,经常“以元之旧臣,心常怏怏”,并且对人说“吾仍思归故土也。”后来张昶私通北元被明太祖发觉,派人审问,张昶曰“身在江南,心思塞北。”自然,明太祖下令将其处死。

其实当时的儒家思想忠君是第一位的,华夷之辨是其次的。元朝统治98年,就是说,除非有人活了一百多岁,要不然在正常情况下,到了朱元璋时期,这些官员都是出生在元朝,和南宋是一点也不沾边。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是这个朝代了,又做了这个朝代的官员,所谓忠臣不侍二主,在这样的思想下,自然很多人不愿意再做明朝的官。

再说华夷之辨,这是个民族大融合时期。辽,金,西夏境内就有很多汉人,他们也不断汉化。到了南宋时期,南宋的地盘更小,北方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占领,北方的汉人自然也成了金国臣民,并且这种格局持续了上百年,已经好几代人了。这时候蒙古来了,只不过是又换了个统治者,和以前没什么区别。所以很多人是可以接受元朝的。

元朝大规模实施包税制,就是由商人,士绅承包赋税,满足朝廷需求,然后朝廷赋予他们收税的权力,他们再向百姓收税。对百姓直接压迫剥削的是这些商人,士绅。所以越是有钱,有权势的士绅就越是支持元朝,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在元朝生活得很好,他们自然反对明朝。很多士绅和官员都帮助元朝镇压起义。

尤其是北方士绅,无论是既得利益,还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是北方汉人一直被辽,金,蒙古统治,也没有汉人政权,已经好几百年了,没有华夷之辨的思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