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吐槽自己爲什麼會上《吐槽大會》,獻出自己的綜藝首秀時說,“《十三邀》是逆潮流,《吐槽大會》是順潮流,我兩個都上一上做個風險對沖。”

他的策略看起來頗有收益。本以爲可能是個人一本正經、格格不入的氣質與節目的反差帶來的清淺笑點,不想卻說出了餘味無窮的效果——“就想說兩句話,一句是髒話,另外一句也是髒話”,“以爲cp是一種期貨,不過也差不多,是一種沒有兌現的愛情”等金句在輿論場迴響,甚至一度把節目推上了熱搜。彈幕裏的評價很能說明觀感,“很高級”、“二刷、三刷、五刷”“笑得有迴響”......

“笑得有迴響”這是在脫口秀節目裏很難得的感受,說明這場秀調動了受衆一種比較高級的共鳴——會心一笑。會心基於理解。前述兩句廣爲流傳的金句,一句化用了魯迅先生的兩株棗樹梗,一句碰撞出了跨領域認知差異的奇妙花火,其中都能細品、咀嚼出不同於《吐槽大會》慣有俏皮話的質感。雖然已大幅消解了訪談節目《十三邀》中言語和思想的深度,但許知遠仍憑着言之有物的幽默擔起了一檔網絡綜藝,令人耳目一新的看點。看點意味着接受度。受衆的良性接受度表明了對言之有物的好感,對幽默的理解,而這種好感和理解也是對公共空間話語質量的提升。進一步而言,受衆的接受度也拓寬了互聯網文化對學者的容納度。

誠然,容納首先基於學者對互聯網文化的主動擁抱。關於學者成爲大衆娛樂一部分的擔憂之聲不絕於耳。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就發出過“思考不是表演藝術,而電視需要的是表演藝術”的喟嘆來評價基辛格、作家威賽爾等在各領域具有真知灼見的學者於1983年的一場電視討論。對電視脫離娛樂模式上升到教育層次的期待無處落地——學者們致力於表演水平的提高,嚴肅的討論成爲極具娛樂性的節目。於是面對互聯網文化,主動擁抱的學者能多大程度提升公共空間話語質量,還是最終受制於互聯網文化的審美,其中答案需要假以時日。

假以時日不代表無可嘗試。至少許知遠言之有物的綜藝首秀,給這種“提升”和“受制”之間的分寸打了一個尚且不錯的樣;或者說,至少給這檔評分日下的綜藝節目注入了一股清流,爲脫口秀這門“冒犯的藝術”提高了藝術門檻。有人說這就是“文化梗”的魅力,欣賞、感受到魅力由此心嚮往之,其中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不容小覷。

許知遠曾在《十三邀》的同名書中自序:“我多少期待藉助這種(娛樂界)的影響力,對知識分子日漸邊緣的趨勢作出某種報復。”如今,彈幕中“想趕緊關掉手機去看書”的評論,或不失爲這場“報復”一次小小的成功。

作者:蘇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