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獐”嗎?這是一種小型鹿科動物,屬國家二級保護物種。很久以前,它們曾是在上海生活的“土著居民”。可由於長期的自然環境變化,特別是人爲開發利用活動的影響,20世紀初,獐在上海地區一度絕跡。

圖說:10只獐組成野放“先遣隊”。李諄諄 攝

經過多年的有效保護,100年前在上海消失的獐,如今慢慢實現種羣恢復。爲了讓這些珍貴的小精靈更好地迴歸本土自然環境,近日,上海規模最大的獐擴繁基地——位於松江葉榭的獐繁育基地,有10只獐作爲首批野化過渡研究個體,進入到南面新設的野放訓練基地,爲真正迴歸他們祖先曾經棲息的本土家園做好準備。

首批進行野放訓練的“先遣部隊”是按照公母比例進行遴選出來的。它們原本所在的繁育基地,是位於黃浦江源頭的生態涵養林,這是林業部門作爲樣板開發的近自然的混交林,也是獐的生存家園。從2009年引進第一批40頭獐開始,這裏如今已經擴繁至近80餘頭獐,最高峯時達到200頭左右,併成功引種至上海市其他區域。

獐屬於上海本土物種。松江區林業站分管副站長蔡峯介紹,2006年上海市啓動極小種羣恢復工程,重新引進獐、揚子鱷、狗獾等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意在形成本土物種自我維持的野生種羣,填補因人爲因素破壞的空格生態位,維持和恢復上海地區自然生物多樣性。

“通過繁育基地保持種羣數量穩定的同時,恢復野生種羣是野生動物保護最終的落腳點。而放歸自然環境之前的野放訓練,是實現野生獐種羣的關鍵步驟。”蔡峯介紹。爲此,經過嚴格遴選,最終從現有的80餘隻獐子中挑選出10只,組建了這支野放“先遣隊”。

圖說:基地在不打擾的情況下,觀察放歸個體的活動狀況。

爲了保證10只獐子的順利野放,研究基地主要通過安裝攝像頭和跟蹤項圈,在不打擾的情況下,觀察放歸個體的活動狀況,對它們行爲、活動特徵等全天候監測與跟蹤。“通過觀測,我們瞭解獐子的棲息、覓食習慣,瞭解它們是不是適合這個環境,從而爲真正野放的生境選擇作參考。” 蔡峯說。

將一定數量的圈養個體放歸野外,可重建或復壯野生種羣。爲提高野放的成功概率,松江區林業部門在原來的繁育基地南面,規劃建成了300畝的野放訓練基地。相比原來的繁育基地,目前這個命名爲“極小種羣恢復與野放基地”的地方,不但在面積上實現擴容,還對原來功能的補充完善,突出了基地對獐的野化訓練功能。基地內模擬自然生長環境,通過投放一定比例的公獐和母獐、種植食源性植物、脫離人工飼養等措施,實現獐迴歸自然前的野化訓練。

野生動物保護最終是要讓野生動物迴歸自然環境。“我們用了多年時間來恢復獐本地種羣,可能還要用更長時間,讓獐真正迴歸家園,而不是讓它們一直生活在圍着欄杆的繁育區裏,這是我們保護工作者要做的。”蔡峯說。

新民晚報記者 楊潔 通訊員 李諄諄

我要爆料 聯繫電話:021-22899999新民網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