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等院校上市一直是教育界非常關注的話題,近日,兩家民辦高等教育公司中國科大教育、中國賀陽教育相繼提交了港股上市申請,港股民辦高教公司隊伍有望繼續壯大。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民辦高等教育公司赴港上市,港股市場上民辦高等教育公司已近20家。通過上市後的持續兼併收購,這些公司旗下學校數量不斷增加,招生人數快速增長,整體營收規模也迅速擴大。

  港股再迎民辦高校

  近日,中國科大教育集團有限公司提交了港股上市申請,該公司主要經營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這是一所民辦本科層次的職業大學。

  和其他民辦上市大學一樣,近幾年,科大教育旗下學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數快速增長。2017~2018學年,科大教育全日制在校生人數爲1.12萬名,到2020~2021學年已增至2.55萬名,複合年增長率達31.5%。

  在科大教育之後,中國賀陽教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於2月11日遞交了港股上市資料。賀陽教育是河北省最大的民辦高教服務提供商,旗下運營河北科技學院、保定理工學院兩所民辦高校以及兩所高中。2020~2021學年,賀陽教育旗下學校的全日制就讀人數爲4.36萬人,近三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17.1%。

  在營收方面,截至2020年8月31日,科大教育營業收入爲3.48億元,同期淨利潤爲1.42億元;截至2020年8月31日,賀陽教育營業收入爲5.72億元,同期淨利潤爲2..56億元。

  近幾年,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公司迎來上市高潮。據統計,2017年~2019年,分別有4家、4家、5家民辦高教公司在港股上市,2020年也有建橋教育、辰林教育等民辦高教公司上市,目前,港股民辦高教公司已有近20家。

  據業內人士介紹,近幾年民辦高教公司集中上市,與政策有關,2016年修訂後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對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實施分類管理,爲民辦高等院校證券化提供了支撐。在這之後,宇華教育、民生教育、新高教集團等民辦高教公司相繼於2017年在港股上市。

  超20所學校被收購

  “上市對於公司的發展壯大起到了很大作用,公司的融資渠道增加,品牌得到提升,治理結構也會變得更加完善。”建橋教育投資者關係總監胡志鵬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建橋教育2020年初在港股上市,公司旗下運營有上海建橋學院。胡志鵬介紹,上市之後,公司品牌知名度得到了提升,有利於招生和宣傳;另外,上市後學校能夠及時掌握前沿政策信息,對於公司的發展非常有利;在公司治理以及與資本市場的溝通交流上,上市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而最顯而易見的變化是,建橋教育上市後,公司使用募集資金用於學校二期、三期工程建設,增加了大量宿舍,擴大了學校招生規模。

  上市後利用募集資金實施擴建、併購,幾乎已成爲港股民辦高教公司的“常規動作”。由於單一院校經營瓶頸明顯,民辦高教公司上市後普遍開啓了併購進程。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近兩年來,國內已有超過20所民辦高校被上市公司收購,尤其是2019年出現收購高峯,當年至少有12所民辦本科、高職院校被相應上市公司收購。

  如2017年12月上市的中教控股,在2018年收購了廣州大學松田學院及廣州松田職業學院;2019年、2020年,中教控股又相繼收購了濟南大學泉城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海口經濟學院等高校。

  民辦高教公司的併購並不侷限於國內,2019年10月,中教控股就收購了位於澳大利亞悉尼的國王學院;2020年3月份,希望教育也收購了馬來西亞英迪國際大學,目前希望教育在國外已擁有5所院校。

  建橋教育上市之初就有併購規劃,其上市募集資金中約35%預計將用於收購或投資,以擴大學校網絡。“學校二三期擴容目前在穩步推進,二期新增的4000個宿舍牀位已投入使用,另外我們還在探索在上海建設分校區。”胡志鵬表示,建橋教育的擴張採用自建和併購兩種方式。

  在併購方面,胡志鵬介紹,建橋教育的主業是高等教育,因此併購也將聚焦高等教育。“公司的併購主要以長三角及其周邊省市高校爲主,上海建橋學院在國內屬於頂尖的民辦高校,所以未來公司的併購也會以優質標的爲主,堅持‘買精優於買多’,而不是爲了併購而併購。”胡志鵬說。

  2月23日,希望教育董事總經理黃忠財在投資人交流會上介紹,公司近期進行的融資將全部用於收購院校,目前已初步鎖定了5~6家發展空間巨大的本科院校,且已經談到了非常後期的階段,預計將在未來24個月內陸續併入公司。

  “高等教育是重資產加重資本投入的行業,大量本科院校的轉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今年也是轉設的大年,項目不等人。” 黃忠財表示,融資完成後,公司短期的工作重心將放在潛在標的的收購、交割和整合中。

  巨頭初現

  民辦高等教育的資金主要來自於民間資本,上市後的民辦高教公司,有了更多資金“跑馬圈地”。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港股市場上多家民辦高教公司的規模得以迅速壯大,旗下學校衆多,一些頭部企業旗下的院校已超過20所。

  以民生教育爲例,該公司2017年3月在港股上市,目前公司旗下擁有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雲南大學滇池學院等多所本專科院校,加上新加坡、香港等地的院校,其旗下院校數量達到12所,其中多數是近幾年收購而來。

  希望教育2018年8月在港上市,通過不斷收購,希望教育在國內已擁有6所本科院校、8所高職院校及2所技師學院,在海外還擁有5所大學學院,在校生人數合計超過19萬人。黃忠財表示,公司未來2年內預計收購的多所院校,短期內將給公司帶來的在校生人數在6萬人以上。

  “本科院校的黃金併購時期並不長,現在獨立學院的轉設,意味着很多原來的舉辦者,可能投入不足,需要引進投資者,我們要想辦法儲備更多標的。”黃忠財認爲,目前的學校數量,離公司的目標仍有距離。

  從市值來看,中教控股最新市值已超過350億港元,宇華教育、希望教育等市值已超過200億港元,較上市之初均有明顯增長,除了公司自身的內生增長外,併購院校帶來的收入規模增長也功不可沒。

  當然,民辦高校不斷上市以及頻繁出現的併購,也引發了業內關注,自2017年以來,國內對於民辦高教公司上市一直存在爭議。有觀點認爲,高等院校證券化後,業績的壓力可能使其與教育的目標相背離。

  對於這一擔憂,上市高教公司對此普遍有不同的看法。港股某大型民辦高教公司投關總監對記者表示,現有政策允許民辦高校選擇營利性或非營利性辦學,因此上市在政策層面,並不存在障礙,院校的舉辦人會慎重選擇。

  “上市高校雖然均爲營利性,但上市公司本身更注重辦學的規範性,更注重品牌和口碑。上市後,依然是懂教育的人在運營學校,與上市前並無本質區別;而一個實力雄厚的舉辦者,對於一些實力較弱的院校有很強的促進作用。”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各大上市公司均在不斷擴大辦學網絡,未來幾年,兼併收購案例將繼續增加。

  “建橋教育上市後,依然做了很多工作來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這些並不以上市爲轉移。”胡志鵬介紹。

  “提升辦學質量才能提升競爭力,達到良性循環。如果沒有迴歸本源,等行業進入存量競爭的時候,分化會非常明顯,辦學質量差的院校,價格競爭力也會很差,逐漸走向惡性循環。”胡志鵬認爲,近兩年,國內高校持續擴招,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快速上升,在現有數據下,可以預料,未來幾年國內大學的招生紅利將逐漸減少甚至消失,民辦院校也將逐漸迴歸到品質的競爭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