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顧穎 每日新報

2月28日,本週日,是中國足協給職業聯賽各俱樂部提交各種准入材料的"大限"--一個被放寬了期限的大限,其實並不會改變什麼結局和命運。往年這個時候,正是中超各俱樂部經歷了一波人員變動各類"緋聞"之後,密集官宣"添丁進口"的階段,今年,這樣的新聞也有,比如昨天下午,山東泰山俱樂部官宣,"國腳級"中衛石柯加盟,但是,事關新賽季隊伍構架這麼重要的事,被夾雜在鋪天蓋地關於"活不下去"的傳聞和評論中,顯得非常不起眼,甚至有點羞答答的"不尷不尬"。很無奈,這就是目前職業聯賽的現狀。

放在一個更大的局面裏看,昨天大家忽然發現,之前就曝光了各種困難的江蘇隊,春節後也沒按照原定的2月18日開始第二階段冬訓,並且沒有明確關於收隊的說法,是何感想?再進一步得知,作爲上賽季的冠軍俱樂部,從去年底開始,就在江蘇省內多方聯繫贊助、合作,包括轉讓,現在又曝出甚至可以在釐清債權、債務的情況下"零轉讓",又作何感想?再追溯到蘇寧掌舵人張近東在近期的公開發言中明確表示,接下來集團只會專注零售業,其餘所有的產業"該砍的砍",更作何感想?畢竟,職業化改革運行至今將近三十年,從來都沒有建立起盈利模式,連最起碼的"適度啃老、基本自給自足"都做不到,在這種情況下,假如不是抱定什麼其他的目的,連帶着在足球俱樂部經營方面"心甘情願認賠",那麼,在投資人心目中,經營職業足球俱樂部,就屬於張近東所說的"該砍的砍"。

目前比較通行的評判是,把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糟糕的現狀,歸咎爲在給"金元足球"瘋狂的十年埋單;把本賽季投資人強烈的離開意願及行動,歸咎爲中國足協"中性名"改革推動得太急躁和不合時宜……誠然,這些都是核心問題,但卻並非全部。比如,引申思考的話必然會追問,"金元足球"的氛圍中,俱樂部投入高企,經營過程中,真金白銀花得是否合情合理、謀無遺策?還會追問,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已經混到了"知名度極高、美譽度極差"的境地,冠名的宣傳效應,在投資人去留的心理天平上,還能充當多重的砝碼?

當足球成爲一地的標誌、風物,成爲球迷的一種習慣、寄託,一旦涉及"活不活得下去"的問題,最難以平衡的就是情感、情懷。怎麼給情感一個出口,給情懷一個去處?最好的解讀或者說安置,只能是寄希望於中國足球儘快清明、健康起來,把足球的氛圍"暖"回來,在凸顯投資價值的基礎上,把投資人"請"回來。

新報記者 顧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