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票房已经突破43亿,已远超2021年同期上映的春节档电影,数据还在持续上涨。

其实,早在2016年,贾玲导演的小品《你好,李焕英》横空出世。4年后,她把这部27分钟的小品延伸成了128分钟的电影。采访中,贾玲透露,是想通过拍电影,来淡化自己曾经怀念母亲的极端情绪。在影片的艺术处理中,贾玲极大程度还原了现实中母女相处的场景。一次次直面自己的心结,当屏幕暗去,贾玲也完成了与自我内心的和解。

在剧中,贾玲母亲嘴上说:“我只要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可面对女儿的调皮捣蛋,还是说:“你啥时候能让我长回脸?”母亲发生车祸后,玲儿在病床前哭着说:“我当你女儿这么多年没让你高兴一回”。母亲当然是爱女儿的,可“望女成凤”的思想仍深深的刻在骨子里。这个情节可以说是彼此消耗型的中国式母女关系的典型。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占少数。

有人说,“望女成凤”的烟花有多灿烂,女儿的一生就有多寂寥。又有人说,当女儿的青春期遇到母亲的“望女成凤”情结时,那实在是一个“神采飞扬”又“兵荒马乱”的阶段。当然,这些说法未免有些偏激。但我们依旧看到了在很多家庭,父母会以孩子的成绩、工作、收入、地位等成就而骄傲,甚至作为自己的成就,希望孩子可以弥补自己以前的遗憾,圆了自己没能实现的梦。在他们的理念里,父母可以是普通的工薪阶级,但培养的孩子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这里涉及到的是“亲子间的分离个体化”。

孩子与父母的分离有着不同的阶段,生理上的分离从脐带剪断的一刻开始,物理(距离)上的分离从孩子离家开始,心理上的分离则需要有两个独立的人格。分离个体化不代表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了情感交流和联结,而是在有自己独立思想和空间的前提下相互作用。真正的爱是让孩子做自己,“我爱你”有时不代表拥有,也可能代表的是自由。

在纪伯伦的诗篇中写道:“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的身边,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活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有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以此为基础,我们常常会听到这种价值观念的种种变式:“我自己的孩子,我怎么教育别人管不着”。这首诗也许可以给予我们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诗中表达出孩子是独立的,是与父母平等的个体,父母只能给孩子以爱,却不能代替他们思想、灵魂的形成。这种养育观念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的,在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引导的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

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每一个母亲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是在爱的这片根基和土壤上,还充斥着更多具体和现实的东西。现代社会中的精英文化、升学压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母亲的想法和行为。这种冲突和矛盾具有一定的我国传统文化特色,我们需要看清和接纳这一点,不能因此否认母亲对孩子最真挚的爱。但是,母亲也需要用更好地方式来爱孩子,而非“以爱的名义来做伤害孩子的事情”,尤其在母女关系的界限上。要意识到母亲和孩子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有各自的人生和追求。母亲不能把自己的期待,未完成的人生梦想“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替代自己去完成,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梦想。母亲的光荣由母亲去争取,孩子的荣耀由孩子去创造。一旦母亲干涉孩子过多,孩子有可能无法真正做自己,内心在追求自我独立和身份认同的同时,却不得不受到良心的鞭策,“我应该完成母亲的心愿,我必须回报母亲”。产生压力、内疚和愤怒的复杂情绪,严重阻碍了自我的健康发展。

当我们每个人在学习高冷技术,在模仿不煽情、不失控、不哭不闹不出走的时候,我们只不过是在把各种场景刻录到磁盘里。然后,有一天,我们在整理磁盘的时候,发现了一部“好剧”——“在爱的名义下”。剧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说爱孩子是每一位母亲的本能,那么学会如何爱孩子则是每一位母亲的一生都应该不断学习的功课。

作者:朱睿臻 乔颖(均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