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老牌俱樂部天津津門虎(泰達)解散傳聞一步步逼近現實的時候,另一條令人震驚的消息本週傳遍國內足壇--中超衛冕冠軍江蘇(蘇寧)隊受俱樂部母公司陷入經濟困境影響面臨"零轉讓"甚至被迫解散。儘管消息目前未經官方渠道證實,但2月19日蘇寧老闆有關"該減減,該砍砍"的表態言猶在耳。再加上互聯網上一條條和蘇寧主帥、主力球員聯繫在一起的離隊或轉會傳聞,圍繞江蘇俱樂部的各類不利消息看起來並非空穴來風。

2月13日,農曆正月初二,名宿徐根寶迎來了自己77歲生日。"根寶基地"出品的球星們按慣例紛紛前往崇明爲恩師慶生。作爲江蘇隊首奪頂級職業聯賽桂冠的功臣之一,門將顧超自然也不會壞了這個規矩,只是聞聽老師一句"獎金還沒有發就不要送禮物了"後,原本興致很高的顧超一下子愣住。

顧超尷尬的背後是無以名狀的苦楚。與大多數俱樂部隊友一樣,除了獎金之外,正值當打之年的他們或許更關心的是個人未來發展前景。時至今日,作爲衛冕冠軍隊,江蘇隊除經歷了一次象徵性的季前報到外,並沒有進行任何形式的訓練。上賽季率隊奪得中超冠軍的羅馬尼亞籍主帥奧拉羅尤此前已通過社交平臺宣佈與俱樂部解約。而在此前後,特謝拉、米蘭達、埃德爾等功勳外援的離隊既成事實。至於本土主力球員,除隊長吳曦續約據說落實外,其餘大多數球員的續約都懸而未決。

按照中國足協先前的要求,各級職業俱樂部須在1月29日前提交上賽季一線隊成員(含球員、教練員、工作人員)工資、獎金全額髮放確認表。雖然江蘇隊俱樂部如期交表,但材料存在不合格之處,欠薪問題持續困擾着這家冠軍俱樂部。

雖然中國足協在農曆春節假期前下發通知,給各俱樂部補交材料、備好准入材料以緩衝餘地,但類似補救措施並不能從根本上幫助各俱樂部破解經濟困局。2月19日,也就是蘇寧集團農曆牛年首個工作日,其老闆張近東特意向全員強調,蘇寧2021年的工作將主要聚焦在零售主戰場,對於不在零售主賽道的,要主動做減法,收縮戰線,該關的關,該砍的砍。他還在講話中表示,第4個十年,蘇寧"正在卸下包袱、輕裝上陣,但同時也沒有了迴旋的餘地"。

張近東張近東

張近東的表態讓人不由想起近期深處崩盤之憂的另一家中超老牌球會津門虎。各渠道傳來的信息顯示,作爲津門虎俱樂部母公司的泰達控股在放棄俱樂部的問題上已經表現出毅然決然的態度。面對巨大的經營赤字及高額負債率,張老闆"砍"掉入不敷出的足球俱樂部,蘇寧的想法與泰達控股一樣,完全符合生意人的經營路數。

和泰達控股一樣,蘇寧退出投資國內足球俱樂部的想法由來已久。上個賽季中超聯賽進行當中,就有傳聞稱,以特謝拉爲代表的部分蘇寧隊球員因被欠薪拒絕訓練。風波隨着一紙闢謠函到來暫時被平息,但從金融渠道還是相繼傳出了一系列有關蘇寧遭遇嚴重資金難題的傳聞,這無疑加劇各方對這家冠軍俱樂部的擔憂。也難怪時至今日,包括顧超在內,多名江蘇隊主力球員未與俱樂部落實續約,確切地說,他們即便有心留下,對當下俱樂部面臨的各種不確定因素也深感憂慮。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除了觀望,也不得不私下尋找第2落點。比如有傳聞稱,作爲球隊主力中衛的國腳李昂已經聯繫了中超新銳深圳隊。

按照中國足協的規定,2月28日是各級職業俱樂部提交新賽季准入材料的最後期限。換言之,留給"問題俱樂部"解決問題的時間只剩下3、4天。在"自救"不具備現實條件的情況下,這些俱樂部唯有藉助外力方可緩解燃眉之急。"蘇寧欲底價轉讓、甚至零轉讓江蘇俱樂部"的消息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流傳出來的。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爲,蘇寧在轉讓足球俱樂部的問題上錯過了最佳時機。去年8月,也就是2020賽季中超聯賽開賽後1個月左右,足球圈內就曾傳出蘇寧集團通過有關方面赴蘇州、無錫等江蘇省內城市尋求買家的傳聞。只不過據說當時蘇寧的心氣仍很高,開出的價碼與潛在合作方的心理價位相去甚遠。而隨着時間推移,俱樂部受母公司影響在困局中愈陷愈深,這意味着即便有企業接手俱樂部,"接盤"成本也已大幅提升。

此外,還有一點不容忽略。那就是受中國足協治理職業聯賽環境,力推"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政策影響,潛在買家對自身藉助足球平臺展示、宣介品牌的前景產生了相當的悲觀預判,這客觀上也對他們投資足球的價值評估產生了相當影響。換言之,即便有企業曾經有意接手俱樂部,他們需要考慮的也不再是"該花多少錢接盤",而是"要不要冒險介入職業足球"。蘇寧就算願意以零價格將俱樂部轉讓出去,那麼約5億元人民幣的債務也可能成爲阻礙合作進行的最大絆腳石。

據瞭解,在此之前,各類傳聞早已接踵而至,中國足協、職業聯盟籌備組已經對可能發生的部分俱樂部變故,甚至退出有了相當的心理準備,在擬定新賽季職業聯賽開賽方案過程中,也已對各種可能性作了充分預估,並制定了對應預案。參與職業聯賽籌備工作的相關人士表示,"如果真有中超球隊解散,也沒辦法(避免),從頭來吧!"

受疫情影響,國內職業聯賽從去年開始在各個層面受到了不利影響,上賽季累計超過10家各級職業俱樂部的相繼退出,實際已經給發展中的本土職業足球敲響警鐘。在巨大的經營壓力面前,各級國內職業足球俱樂部漸趨顯現出投資模式過度單一的短板。當風暴來臨的時候,作爲俱樂部唯一或者主要投資方的母公司就顯得獨木難支。臨時抱佛腳四處化緣或尋找接盤俠,在特殊時期無疑並非明智之舉。

對大多數投資人而言,經營一家足球俱樂部好比爲本企業打廣告或者說,這本身就是其生意的一部分。成熟的企業往往能夠在經營路上收放自如,即便身處危機,亦能以退爲進另闢蹊徑。從這個角度來說,放棄足球俱樂部對母公司而言或許只是甩包袱,但對於尚在摸索中的國內職業足球而言卻構成了重創。

2019年下半年,剛剛出任中國足協主席不久的陳戌源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國內職業聯賽或將面臨嚴重的危機,中國足球界包括職業足壇需要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2021賽季中超聯賽尚未開賽,卻已危機四伏,一場有關維護職業聯賽"生命安全"的持久保衛戰或許已經悄然打響。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肖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