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燈綵“非遺”傳人的心意

挑盞花燈 感恩有你!

元宵節當天,援鄂醫務人員可來免費領

陳志康和他製作的花燈

“元宵節陳氏花燈免費送,感恩援鄂白衣英雄。”昨天,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燈綵的傳承人陳志康在朋友圈發佈了這樣的信息。26日,也就是元宵節當天,援鄂醫務人員可憑藉本人身份證、援鄂證書到京華城大廳免費領取一盞花燈。

“他們爲我們拼過命,我送他們一盞花燈,略表心意。”陳志康說,“我這裏的花燈,挑中哪盞就送哪盞。”

與時俱進,傳承“非遺”近30年

陳志康從事揚州燈綵有近30年。他出生於篾匠世家,以前傳統的兔子燈就是用篾條紮成的。近30年的從業經歷,讓他對揚州燈綵藝術有着自己的理解。

紮了多年的燈,無論是造型還是用料,都發生着巨大的變化。用陳志康的話來說,既然揚州燈綵已是“非遺”,那麼在傳承的基礎上,一定要有創新。以前的燈都是篾條紮成框架,外面糊紙,容易破損;現在的燈,框架都是鐵絲扭成的,外面以布料爲主。不少的布料,都是特製的,大紅的,上面印有喜慶圖案的,從用料上,就能看出喜氣洋洋的感覺來。

而在造型上,陳志康更是用盡心思。以前都是以兔子燈爲主,現在他根據每年的生肖,設計出不少造型來。比如今年是牛年,他就設計了多種牛型燈,如老黃牛、拓荒牛、小奶牛等。還有一款紅色的牛燈,牛身上有着“1949”的字樣,也是他的原創。“1949年牛年,新中國成立的年份,我用這盞牛燈來紀念。”

後繼乏人,扎燈要耐得住寂寞

扎燈,是一門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手藝。每年的銷售旺季,也就是元宵節前個把月的時間,忙碌了一年,銷售一個月,遇到去年疫情比較緊張的時候,就會給生意帶來很大影響。所以,陳志康的這門手藝,也面臨後繼無人的狀態。“年輕人不願意學,要忙一年,都沒有收入,就靠一個月,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這樣的定力了。”

此外,扎燈也是一項很苦的活。陳志康攤開雙手,都是厚厚的老繭。“我家的指紋鎖,我是開不了的,因爲我指紋早就磨沒了。”陳志康說,“每盞花燈的鐵絲,都要在手上纏繞多遍才能定型。”

今年的花燈,生意還算不錯。過了正月十八,陳志康就要開始設計構思虎年的花燈了。“我一年到頭,也就做七八千盞燈,等到來年元宵節時,看到別人拎着我的花燈,我也會覺得滿心歡喜。” 記者 王鑫

今天正月十三,你“上燈”了嗎?

太圈粉!他爲外孫女連扎7年花燈

麻連登做的牛燈

今天是正月十三“上燈日”。79歲的“船模大師”麻連登,趕在上燈前將送給外孫女的牛燈做完,這已是他第7年爲外孫女製作花燈,今年製作的牛燈還會搖尾巴,伴隨着音樂非常有動感。

回憶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年年做花燈

“1979年,羊年,我和同事設計製作了大型的羊燈。”麻連登說,因爲他擅長製作船模,在揚州製藥廠上班時,每年春節,廠裏下達製作大型展燈的任務,他都會參與設計和製作。

麻連登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揚州的燈節很熱鬧,相關係統通常會下達製作燈展的任務,製作好的花燈就擺放在文昌閣附近或國慶路路邊。

1979年,麻連登和同事製作了3只巨型羊燈,諧稱“三羊開泰”。

堅持

連續7年給外孫女扎花燈

“2015年春節,我翻到了這張老照片,勾起了我的燈節回憶。”麻連登說,當年正好是羊年,外孫女4歲,他就花了十多天時間製作了一盞羊燈,外孫女玩得很開心。

做了第一盞羊燈,以後每逢春節,外孫女就纏着他要做花燈。2016年製作猴燈,2017年是雞燈,2018年是狗燈,2019年是豬燈……

“今年是牛年,我爲外孫女製作了一盞牛燈。”麻連登說,他這次製作的牛燈還設置了開關和音樂盒,亮燈後,會響起好聽的音樂。他打開開關,牛燈的尾巴就會不停地搖擺,看起來很有動感。

麻連登說,花燈製作起來比較容易,但設計等環節耗時間,因此每年春節他都要花十多天時間盤算着怎麼做燈。

功夫不負有心人,每一年的花燈,外孫女都很喜歡。他說,還會堅持爲外孫女做下去,讓她每年過不一樣的燈節。

心聲

上燈等年俗應該傳承下去

“往年燈節期間,大街小巷非常熱鬧。”麻連登說,尤其是國慶路、渡江路一帶,夜間很多人等着亮燈賞燈。

如今,專門製作花燈的老手藝人越來越少,因爲工業花燈的出現,老藝人大多已轉行,竹編紙糊的手工燈就更少見了。

元宵節將至,麻連登說,很多年俗還是應該傳承下去,如老城區的一些老宅院落,堅持上燈,供遊客和市民賞燈。

記者 孟儉 文/圖

城北鄉槐南村的手工紙紮花燈有600多年曆史

四代傳承! 他們做了一輩子的子孫燈

李國才正在製作子孫燈

揚州城北鄉槐南村,有一個遠近聞名的稱號——“扎燈村”,這裏的手工紙紮花燈有600多年曆史。

今年76歲的李國才,打記事起,就跟着家人學做槐南村的傳統手工藝品——子孫燈,到他這已是第四代了。他說,自己做了一輩子燈籠了,現在每年一有時間就在家裏做。做子孫燈從劈竹子開始,到編籠身、糊紅紙、曬乾,有幾十道工序,“平時一有時間就帶到做做,一年下來做個幾千只,多的時候達到上萬只。”

“正月十三近了,我家燈籠還沒買,趕快來買一對!”昨天,李國才老人把燈籠裝上車,正要出門送貨,鄰居過來買燈籠,“今年燈籠做了五六千隻,基本賣光了,小商品市場那邊要燈籠,我等會還要送過去。”

今年行情比去年好,家裏做的子孫燈基本賣光了。這幾天,李國才和老伴劉秀珍忙裏偷閒,還在家裏趕做。劉國珍今年75歲,50多年前嫁到槐南村後,就學會了做子孫燈,平時幫老伴打打下手,一年到頭不閒,但銷售期也就春節後一段時間,她說:“過了正月十三,子孫燈基本就不賣了。”

說話間,李國才也沒閒着,他拿出篾片,五六分鐘就編好了一個燈籠架子。

槐南村工作人員介紹,李國纔是村裏做子孫燈的能手,像這樣的傳承人,村裏還有六七戶,現在還在做、做得好的都是老年人。村裏準備在年輕人中間開展傳承活動,讓子孫燈手工藝後繼有人。

通訊員 顧東東 王美香 記者 仲冬蘭

攝影 司新利 周超英 胡箭

在東關街扎花燈30年——

花燈老人的“謝幕演出”

邱大清正在做花燈

“今年再扎一次花燈,明年就不一定紮了。”東關街108號,85歲老人邱大清坐在門口,一邊扎花燈一邊向遊客解釋,“年紀大了,子女不讓做了。”

正月十三,揚州人的“上燈日”。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電子花燈的衝擊,東關街有這麼一位“固執”的老人,他三十年如一日,堅持手工扎花燈,即使無人學徒,他也樂在其中。他的“謝幕演出”,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圍觀,他製作的手工花燈很快就銷售一空。

邱大清老人的家門口擺滿了花燈,有兔子、青蛙、牛等各式動物造型的。“這個大兔子,已有人預定了。”遊客想購買兔子燈,邱大清擺擺手:“已經賣出去了。”

邱大清在東關街扎花燈已扎出了名氣。30年前,退休在家的他,跟友人學扎花燈兜售。

“扎花燈週期很長,前前後後要一年。”邱大清說,每年春節後,就要爲下一年的花燈做準備——購買布匹、竹子等原材料。布匹買回來後要裁剪,竹子要劈成骨架。一切準備就緒後,還不能立刻扎花燈,“得等到下半年,花燈體積大,做好了沒有地方擺。”

每年春節前,家家戶戶忙着備年貨,邱大清卻忙着扎花燈。在子女的勸說下,邱大清答應,今年做完4000個花燈,明年就不幹了。他說,今年是他的“謝幕演出”。

通訊員 劉皓 記者 朱軒卿

攝影 黃培 司新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