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诗人,后世尊称其位七绝圣手。他善于在短小的篇幅里,容纳广博的内容,而且炼字精准,意境感人。比如他的名作《芙蓉楼送辛渐》、以及《出塞》等,既展现了一种高远壮阔的境界,又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情感。

王昌龄的作品措辞含蓄,经常采用比兴、寄托手法,一些场景看似轻描淡写,但细加品味,却充满了博大情怀和深远内涵。下面介绍王昌龄的两首送别诗,客中送客添惆怅,江风秋雨梦里长。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王昌龄28岁进士及第,之前曾在边塞生活过一段时间,为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很多素材,也让自己的人生得到了升华。入仕初期比较顺利,后来他因事被贬到湖南成为龙标蔚,心情也比较沮丧,这首诗就是创作于这一时期。

首句“醉别江楼橘柚香”,既交代时间、地点,也是叙事,表达了客中送客的环境与心情。橘柚飘香的季节,自己被贬远方,又和友人分别,情绪非常消沉。诗人与朋友在江楼对饮,尽醉而欢,本想留对方多住几天,可是马上又必须分别,心中倍感惆怅和惋惜。

眼看船家正在催促,他们只好一起离开江楼,诗人依依不舍地送魏二上船。“江风引雨入船凉”,雨入船中,凉意阵阵。一个“引”字,显得非常生动,将贬谪中的失意、分离时的惜别情感,与潇潇风雨、秋寒袭人这种黯淡的景色相配合。

上两句写送别,由江楼饯别而登船送人,层次分明,而诗人却并未提及惜别之意,只是从环境描写中作了一些暗示,却将其留在后两句中描写。“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这两句又不说自己为离别而惋惜,只写分别之后,所遇到的景物和自己的心情。

他想到魏二离开后,在遥远的潇湘之上,愁听猿猴清幽的啼声,就连梦中也无法屏斥。作者用虚拟情景,展示出对方行旅中的孤寂、以及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同时也委婉地表达出自己对朋友的同情和惜别。

卢溪别人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道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这首诗也是同一时期作品,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地名关系。卢溪即今泸溪县,所谓武陵溪口,即沅水经武陵入洞庭湖的浦口。荆门是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的西北。这位朋友从卢溪出发,沿沅水坐船向东北方向出发,达到武陵之后,再转而北向,经荆门山进入三峡。

诗中的四句话都属想象之词,首句就显得很突兀,“武陵溪口驻扁舟”,因为分别之地在卢溪,而作者却从中途站武陵溪口写起。其实作者采用这样写,是为了让诗意更加凝练,同时也为后文蓄势。

次句叙事,“溪水随君向北流”,诗人不说朋友向北走,而采用拟人手法,溪水跟随朋友,其实也是抒情。溪水能随君,而自己却不能,则惆怅之意自见。

后两句更进一步想象由荆门进入三峡之景,“行道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峡中多猿,啼声哀怨,古歌谣说巫峡中猿啼三声泪沾裳,所以作者预先劝慰友人,不要在月光下听到猿声而引起愁心。

月本一个,无所谓孤,所谓孤月,实是人之所感而已。还在卢溪,已先想到朋友进入三峡之景之情,则关切之意自见。

王昌龄的这两首诗题材类似,都采用虚拟的手法抒写心情,也是诗人所常用的艺术手段之一。作者借助想象,扩大意境,从而深化了主题。

客中送客添惆怅,江风秋雨梦里长,诗人背井离乡,其内心的愁怨难以排遣。但正因为诗人有这番情感体验,他才更加理解远行客的内心感受。诸如“入船凉、梦里长”,以及“溪水随君、对猿愁”等词语,都非常准确地把握了这种游子漂泊的孤寂心理,所以才显得如此感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