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湖北洪山實驗室:推動建設“武漢·中國種都”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韓曉玲 通訊員 蔣朝常

2月19日,大年初八,在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裏,師生們專注地做着實驗。

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北洪山實驗室主任張啓發(右二)指導學生做實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實習生 胡宇韜 攝)

多年來,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圍繞農作物遺傳改良持續攻關,研究對象涉及水稻、玉米、油菜、棉花、小麥、大豆等主要農作物,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

如今,湖北洪山實驗室的組建帶來了新機遇。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北洪山實驗室主任張啓發欣喜地說:“我們可以圍繞產業鏈佈局,整合學科和人才,在生物種業關鍵領域取得突破,爲農業生產提供科技引擎。”

在生物種業領域攜手攻關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一粒小小的種子,關聯着農業的發展,也關聯着老百姓的飯碗。

湖北是我國生物種業產學研重要基地,武漢正着力打造“中國種都”。全球第一個轉基因抗蟲水稻、全球第一張水稻全基因組育種芯片、全球第一支試管藕、優質雙低油菜品種、優質柑橘、優質魚、優質瘦肉豬……一個個標誌性成果,彰顯了我省在生物種業領域的創新實力。

作爲新組建的湖北實驗室之一,洪山實驗室將牽引、匯聚我省生物種業相關創新要素資源,以生物種業科學創新和技術體系建設爲核心,開展農業生物遺傳改良研究,培育綠色優質品種,推廣綠色生產技術,保障農業綠色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

“過去做科研,課題組往往是各做各的。而且,基礎研究和育種基本上是‘兩張皮’,育種和生產又是‘兩張皮’。從源頭創新到‘消費者的嘴巴’,沒有成爲一個鏈條。”張啓發院士說,洪山實驗室的建設有利於整合優勢力量。

洪山實驗室由華中農業大學牽頭,與武漢大學、湖北大學、中科院水生所、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省農科院等11家單位共建,將瞄準生物種業前沿開展研究,並推動建設“武漢·中國種都”,打造生物種業領域萬億級產業集羣。

洪山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嚴建兵教授告訴記者,該實驗室目前已聚合了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羣體,和包括9位院士在內的一批專家學者。

“中國人的飯碗要裝中國糧。”嚴建兵說,實驗室要通過創新體制機制,集成現有的科技力量,服務種業全產業鏈,實現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生命健康安全,力爭建成生物種業國家實驗室。

圍繞產業鏈佈局創新鏈

在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5樓,展示着一批稻米樣品,均是華農水稻團隊收集和培育的優良品種。

介紹到其中一種黑米時,張啓發院士笑言:“我們這幾年的一個重要進展,就是研究出了一款好喫的黑米。”

對於新時期的“稻之道”,張啓發一直在思考和完善。本世紀初,他提出“綠色超級稻”戰略構想,即少打農藥、少施化肥、節水抗旱、優質高產。近年來,他領銜的團隊提出“雙水雙綠”種養理念,推動綠色水稻和綠色水產協同發展。針對黑米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但口感較粗糙的問題,團隊培育出既健康又美味的黑米新品種。

“米飯只是提供澱粉嗎?並非如此。”張啓發描述了一個令人心動的前景:今後,除了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稻米或許會成爲蛋白質和其他營養元素的主要來源之一。

他說,現在人們不僅要喫得飽,還要喫得好、喫得健康。現代生物種業已從過去單純的遺傳育種,發展到覆蓋農學、食品科學、營養健康等衆多學科。

洪山實驗室將主要農作物、主要園藝作物、家畜、水產、微生物納入研究範圍,凝練了5個研究方向——農業生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重要性狀的生物學基礎、綠色優質品種培育、農業綠色生產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健康。

這5個研究方向,形成了完整的鏈條。從產業來看,是產業鏈;從食品來看,是食品鏈;從科學研究來看,是創新鏈。

張啓發表示,實驗室將圍繞產業鏈佈局創新鏈,瞄準未來農業,紮根18億畝耕地解決“卡脖子”問題,引領農業產業創新發展,努力讓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穩、讓中國人的身體更健壯、讓中國的農業永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