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召開生效裁判文書履行情況新聞通報會。據介紹,北京互聯網法院自成立至2020年12月31日,裁判文書自動履行率達95.57%,對於賠償損失,當事人多通過網上銀行、微信、支付寶等平臺在線轉賬,實現在線履行率達100%。

裁判自動履行率超過九成 案款發還僅3.72天

2018年9月9日至2020年12月31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共受理案件83284件,共審結案件78912件,具有金錢和行爲等執行標的內容的生效裁判44180件,裁判自動履行率95.57%。

據悉,北京互聯網法院生效裁判文書的履行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線上履行多。北京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北京市轄區11類涉網一審案件,當事人承擔責任的方式多爲賠償損失、停止侵權、賠禮道歉等,因責任承擔方式較爲集中、全流程在線訴訟機制運行較爲成熟,當事人通過在線方式履行生效裁判文書的比例較高,履行效率顯著提高。

比如賠償損失,當事人多通過網上銀行、微信、支付寶等平臺在線轉賬,在線履行率達100%。在一些小額訴訟案件中,當事人在庭審中即表示服判息訴,法院當即組織雙方當事人通過“屏對屏”方式即時掃碼轉賬履行。

第二,主動履行高。在具有金錢和行爲等執行標的內容的44180件生效裁判中,未履行進入執行程序案件佔比低,僅佔4.5%。其中,以調解方式結案的裁判自動履行率較高,主要得益於該院調解解紛質量高、訴源調解機制建設強、調解成功率高。

據悉,北京互聯網法院一方面充分發揮調解員、調解平臺專業性和對應性強的特點,推進線上全流程調解。針對收案量佔比超七成的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該院聯合市版權局搭建全國首個版權非訴調解平臺,聚合8家擅長著作權糾紛調解的行業調解組織、32名調解專家等在線解紛力量,有效定分止爭。

另一方面該院依託“e版權”訴非“雲聯”機制促進履行“雲化解”,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聯合多方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指導首都版權協會主辦的北京版權調解中心利用平臺進行在線調解,實現調解內容的真實、合法和可執行。調解成功後促進在線即時履行,通過關口前移定分止爭,推進案件實質性化解。

自2020年7月底“e版權”訴非“雲聯”機制建立至2021年1月31日,共收案5735件,調解成功案件4830件,調解成功率達84%。

第三,執行方法新。2018年9月9日至2020年12月31日,北京互聯網法院進入執行程序的2000件案件中,已結1804件,執行完畢履行到位的有1244件。執行階段共發還案款2980筆,發還金額20717766元,案款平均發還時長僅3.72天。立案、送達、財產申報、查凍扣、約談、案款發還、結案等全流程線上執行,讓當事人從“少跑路”到“不跑路”,有效提高執行效率。

據北京互聯網法院副院長佘貴清介紹,該院運用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實現一鍵執行立案,大幅縮短執行立案時間。通過“區塊鏈+公證機構”委託現場調查,擴大司法輔助範圍,提升現場調查工作質效,調查全過程及調查結果反饋及時上鍊,調查過程真實可靠、不可篡改、可追溯。案款一鍵智能發還技術,實現每筆案款發還從三分鐘縮短到20秒。

接受司法建議 搜狐規範了網絡用戶實名制

據介紹,北京互聯網法院積極探索“全流程促進履行機制”,從立案、調解、審判、執行各環節、全鏈路多點發力、多措並舉、多方共治,努力實現生效裁判文書的自覺主動履行。

北京互聯網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崔麗萍提到,在“暗刷流量”案中,法官強化釋法說理,明確司法對虛假流量交易行爲的否定態度,作出對原被告雙方收益雙雙判罰的決定。案件宣判後一週內,雙方當事人主動向法院繳納了非法獲利款。通過個案裁判,有效打擊了流量作假的網絡亂象。

佘貴清介紹,互聯網糾紛涉及諸多互聯網平臺公司,問題集中化、類型化特點凸顯。針對這一特點,北京互聯網法院對批量類型化糾紛通過一次樣板式庭審、一份示範性裁判、“一攬子”化解潛在未成訟的大批量案件。

如針對搜狐公司存在的批量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北京互聯網法院就其中存在的網絡用戶實名信息披露不全、侵權投訴渠道不透明等問題,向搜狐公司發送司法建議。判決生效後,搜狐公司主動聯繫法院,表示其已根據示範性判決和司法建議進一步規範了網絡用戶實名制,同時會積極配合類案糾紛的調解工作,避免平行案件的後續爭議,從源頭上減少糾紛。

同時,對於“一對衆”型網絡服務平臺案件,平臺特有的產業模式決定了存在大量潛在用戶存在同等或相似的情況,北京互聯網法院通過府院聯動,聚合衆力,促進糾紛源頭治理、實質性化解。例如在愛奇藝“超前點播”案中,一審判決生效後,北京互聯網法院向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送了司法建議,建議以行政監管方式督促平臺公司規範涉訴行爲,避免同類訴訟產生。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司法建議後對愛奇藝公司進行了行政指導。愛奇藝公司表示,尊重法院判決並已及時履行了判決,對於“付費超前點播”模式引發的類似糾紛,將第一時間按照法院判決確定的標準自主化解,避免糾紛進入行政或司法程序。

“天平鏈”存證 被執行人做僞證被罰款

對於拖延執行、逃避執行、惡意執行的當事人,北京互聯網法院強化執行力度,依法適用限制高消費、納入失信名單、拘留、罰款等強制手段,加大失信懲戒,確保執行到位,促使當事人迫於強制執行壓力,減少失信行爲,自覺主動履行。在一起網絡購物合同糾紛的執行案件中,被執行人稱其已將執行案款支付給對方,並上傳支付寶賬單詳情、轉賬電子回單、轉賬錄屏等電子證據到“天平鏈”進行存證。基於雙方當事人的矛盾說辭,北京互聯網法院經確認“無對應交易信息”後,當即約談被執行人。最終,被執行人在不可篡改的“鐵證”面前無法辯駁、當場認錯,承認其提供的電子證據系僞造,將尊重法院的罰款決定,按時交納案款及罰款150650元。

多部門共同推進履行聯動機制

爲了促進依法誠信履行,北京互聯網法院積極推動將當事人自動履行情況納入誠信評價體系,通過自動履行正向激勵機制,引導相關主體自覺、主動履行義務。

同時,北京互聯網法院一直致力於通過“府院聯動”長效機制建設,共同推動社會綜合治理,主動探索與公共信用建設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金融機構等,共同建立推進自動履行的聯動機制。北京互聯網法院將通過拓展聯合信用懲戒的範圍和深度,依託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讓不履行者無處遁形,推進“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格局,形成觸網即懲、失信懲戒的威懾力,促使大量失信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義務。

文/趙加琪 實習生 馮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