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申知滬志 方誌上海

元宵節

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宵節將至,作爲農曆新年的最後一臺“重頭戲”,上海人家沒有喫上幾隻湯糰,似乎總有點遺憾,缺乏一些儀式感。

上海人一般稱元宵節爲“正月半”,老早的時候,家裏的長輩會在年前購買糯米,在20世紀80年代,那可是定量供應的哦。然後還會與隔壁鄰舍分享石磨、舂等工具,作糯米粉,一道扯板油自制湯糰。

現今,這些“正月半”的場景雖然大多已成記憶,但無論是超市速凍品還是從老字號買來的半成品,喫一碗熱騰騰圓溜溜的湯糰仍然是新春中絕大多數上海人的“傳統節目”。

淵源及變化

湯糰又稱湯圓,是中國傳統美食點心,各地及各時期的稱呼也是不盡相同,有元宵、糖錘、水圓、水團、圓宵、元寶、糖糰子、浮圓子等等。

關於它的歷史可謂衆說紛紜,並無確切定論。有傳,湯圓源於楚昭王。據《江陵縣誌》記載,春秋末期,楚昭王乘船回國,途經長江,見一物漂浮水面,形圓,白中略帶微黃,直奔王舟而來。昭王令人撈起,剖其瓤紅如胭脂,味香甜似蜜,昭王問羣臣:“此爲何物?”羣臣搖頭不知。

昭王遣使去魯國請教博學的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其時正值正月十五,以後每到這天,楚昭王便命宮中用糯米粉裹山楂泥制此果,煮熟食用,以示祥瑞。

另有傳講,湯圓與唐太宗有關,相傳大將李靖率兵出征,回朝後春節已過,太宗便在上元節叫廚師用糯米做成糰子,犒賞將士。這種食品後人稱爲“唐元”,人們取其形狀圓圓滿滿,有閤家團圓之意。

宋朝後,文獻中開始明確記載類似湯糰的食物及做法。

《歲時廣記》,南宋陳元靚編撰,是中國古代歲時記的集大成者,對後人瞭解歲時節日習俗的淵源有重要參考價值。其中有關上元節(也就是現今的元宵節)的習俗中有“賣節食”一節寫道:“京人以綠豆粉爲科,鬥羹煮糯爲丸,糖爲臛,謂之圓子……”這已經非常接近我們現在喫的湯糰了。

《歲時廣記》中關於“圓子”的記載

宋人吳自牧著有一本描寫南宋都城臨安市情風物的書,名爲《夢粱錄》,此書敘述整個南宋時代都城臨安的情況,舉凡山川景物、節序風俗、公廨物產、市肆樂部,無不詳載。研究宋史的人經常要用到這本書,其中也有關於各種“團”的記載。

《夢粱錄》中關於各種“團”的記載,其中已經明確出現了“水團”“圓子”“湯糰”

另一部宋代文獻,陳達叟編著的《本心齋蔬菜譜》中也有“水團”的記載,中寫道的“秫粉包糖,香湯浴之。團團香粉,點點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

《本心齋蔬菜譜》中關於“水團”的記載

近代以來,相關文獻記載就更多了。清代才子袁枚所著《隨園食單》中有非常詳細的關於“蘿蔔湯圓”“水粉湯圓”的記述。

《隨園食單》中關於蘿蔔湯糰和水粉湯糰的記述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喫湯圓,是中華傳統習俗,沿襲至今,取“團”和“圓”之意,寓意團團圓圓。吳越地區包括上海,一般稱之爲“湯糰”。它與餃子、糉子都是最爲典型的節令食品。

從做法來看,要做元宵,首先需將和好、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再扔進盛滿糯米粉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直到餡料沾滿糯米粉滾成圓球,方纔大功告成。簡而言之,元宵是滾出來的。湯糰的做法與包餃子類似,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然後包入餡料。湯糰餡含水量比元宵高,這是兩者的區別之一。

“滾出來”的元宵

1935年2月20日《時事新報》一篇介紹“元宵風俗”的文章中較爲詳細講述南北湯糰元宵的區別,與現今大致相同

上海湯糰話題多

上海是一座傳承了江南文化底蘊,且海納百川的城市。近代以來,雖然其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但還是有許多傳統風俗得以保留。晚清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歲時》寫道:“肉餡餛飩菜餡圓,竈神元夕接從天。城廂燈市尤繁盛,點塔燒香費幾千。”

上海地區的湯糰製作和售賣在清代已經出現。當時有小販肩挑擔(早期稱爲“駱駝擔”,也有用木桶裝盛的)售賣湯糰(也有製售餛飩、麪食的),走街串巷。

1908年2月13日《申報》丹鳳茶樓廣告,爲迎接元宵特排彩燈新戲“賞元宵兔子喫湯糰”

老上海街頭售賣各種小喫點心的挑擔攤子

這裏有必要提一下在喬家柵開設的永茂昌湯糰店,經營徽幫湯糰、澆頭面、餛飩,並且以湯糰品種多、餡多知名。店主名爲李一高,祖籍安徽和縣,祖輩都是經營湯糰買賣的,祖父曾在蘇州挑湯糰擔叫賣,此後李一高來滬,也在城內挑湯糰擔謀生。後來,滬上知名士紳王一亭辦酒席,向李預訂了一些湯糰供嘉賓食用,沒想到收穫滿口稱讚,從此一發不可收,並在喬家柵開了店鋪,並在縣署備案,開設分店。

由於這家店面歷史悠久,名聲在外,老上海的各類報章雜誌中多有記述。1926年上海出版的《商業雜誌》(第二卷第一號)中就有比較詳盡的內容,其中寫道:

上海賣湯糰的店家是很多的……五芳齋、北萬興、沈大成、福祿壽、大羅天等點心店都可以喫着湯糰,味道也很好。不過專做湯糰,且有研究的,老上海考究喫的人都知道要算永茂昌是“那麼溫”!

從前,三牌樓曾經有一爿湯糰店,開了九十五年,可惜現在關門大吉了。而永茂昌也開在上海城內喬家柵……這鋪子是一箇舊式的點心店,雙開間平房,並無一些裝潢。然而去買湯糰的人自朝六時到深夜二時,絡繹不絕。每日可賣出湯糰五千多個……另有五位店員拿着光漆桶,上有“永茂昌 南北兩家 並無分出”的字樣,在城內及租界沿街叫賣。

《上海常識》1928年第52期中有一篇“湯糰”小文,其中提到當時上海灘上各家知名湯糰店面,其中也有“城內喬家浜”一家,指的就是“永茂昌”

小編還查詢了相關報紙和資料,發現永茂昌此後因戰亂等原因有過搬遷,但在1947年《老上海百業指南》行號圖上,位於老城廂內“喬家柵56號”的湯糰店面依舊在。而市區還有幾家“喬家柵”的店面,可能是不同的來源。從1939年後《申報》上的諸多聲明和廣告來看,這其中似乎還存在“真僞之辯”,此處就不贅述了。

1939年1月8日《申報》這則永茂昌喬家柵湯糰廣告的信息量較大。其中講到“向設南市喬家柵,馳名三十餘年”,並附有店主照片。當時的地址是“亞而培路霞飛路口二七六號”,也就是現今陝西南路淮海路口附近

1942年2月1日《申報》刊登的喬家柵湯糰廣告。其中地址有兩處:總店西門路八十六號,支店拉都路三三六號。也就是現今的自忠路和襄陽中路

1947年《老上海百業指南》行號圖中標註的喬家柵56號“喬家柵湯糰店”

資料來源 |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8年修訂版

歷史上,上海的湯糰業,依據店主的來源地,主要分爲徽幫、湖北幫和寧(波)幫。除了上述徽幫的“永茂昌喬家柵”以外,其他知名老店還有王家沙、四如春、美新、森義興、沁園春(同興)、福祿園、又一村、成昌、萬鑫齋、盛興、寧波湯糰店等,各自有不同特色。

當時湯糰作爲一種廣受歡迎的點心,銷路極好,而且已經擺脫了“歲時”的侷限,成爲日常大衆食品,從老上海各大報紙廣告可知,20世紀20年代已經有“送湯糰”上門的服務了。一些名人也涉足此行業,20世紀30年代,上海灘著名影星李麗華就曾經開過一爿湯糰店。

1914年12月30日《申報》新記四如春廣告,其中有湯糰

1934年1月25日《申報》沈大成“十週年紀念”。其中還有“蝦肉湯糰”品種

1934年11月17日《申報》福祿園餐飲廣告,其中就有“寧式湯糰”

1937年2月21日《申報》刊登的二馬路(今九江路)點心世界豬油湯糰廣告,另有“雞肉湯糰”“肉湯糰”等新品

1941年12月6日《申報》大陸狀元樓寧波湯糰“專車飛送”廣告

湯糰是以糯米粉爲主料做成,有實心和帶餡的兩種。帶餡的又有甜、鹹之分,甜餡一般有豬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果仁等,鹹餡一般有鮮肉及用芥、蔥、蒜、韭、姜組成的菜餡。實心的多稱爲“圓子”,小圓子也有帶餡的,絕大多是甜餡,酒釀圓子最爲典型。

這些老廣告中,我們還會看到名爲“擂沙圓”的品種。其做法即把煮熟的湯糰撈起,放在炒熟的赤豆粉(也有用核桃粉)中攪拌,使湯糰外層沾滿紅色的豆沙粉。這樣湯糰不再帶湯,攜帶方便。據傳是由一位居住在縣城內三牌樓的雷姓婦人最早製售,故名“雷沙圓”。此後由永茂昌喬家柵改進製作工藝,清香軟糯,深受食客歡迎。後改名“擂沙圓”。

1940年11月21日《申報》永茂昌喬家柵的湯糰和擂沙圓廣告

上海人日常在家中也都會自制湯糰。老早,上海人喜愛在陽春三月到野外或街市搞些薺菜包湯圓,湯煮或蒸制着喫。李行南《申江竹枝詞》寫到蒸制薺菜糰子,有云:“元宵鑼鼓鎮喧騰,薺菜香中粉餌蒸。”類似的還有“馬蘭頭”餡兒的。

豬油湯糰的做法,近代以來也沒有太大變化。選用優質水磨糯米粉,加水揉透,包入豬油芝麻餡心,上海人通常把這種餡兒稱爲“黑洋酥”,通常是一釐米左右大小,是事先預製好的。湯糰煮熟裝碗,再加白糖、糖桂花。細膩潤滑,糯而不黏,餡心香甜可口。

老上海磨糯米粉的場景

1911年,上海一本雜誌食譜中的“豬油湯糰”做法

1935年上海出版《小朋友雜誌》中的“做湯糰”插圖

細心的食客會注意到,甜餡與鹹餡的湯糰外形上稍有區別,前者通常渾圓一體,而後者會有一個“小尖尖”。究其原因,很多人講是爲了辨認,當然這也是一種說法,更關鍵的是,甜餡黑洋酥芯因爲是偏硬的,可以搓成圓球。而菜肉和純肉的會有那個“尖”,因爲肉餡芯子比較軟,無法搓,類似於包餃子,必然要有捏的動作,最後封口就捏出了大家看到的“尖”了。

上海人喫的湯糰個頭都比較大一些,老式計量單位舊制16 兩爲一斤,一般每隻湯糰要有一兩半以上,四隻一碗。比較有意思的是,小編看到有記載,早先還有一種小湯糰,更確切說是小圓子,由薯粉大團再搓揉爲一個個實心小球,放入煮沸的清甜的糖水裏,煮熟後,圓子浮上水面,這是又一種清甜圓滑的“清心圓”了。這種圓子煮熟之後全身透明的,如白玉一般,如果在湯裏再放些百合,蓮子之類的東西一起煮,實在是夏日解暑的佳品。

在上海的郊區還有各種不同的湯糰做法。比如奉賢的湯糰有類似花骨朵的“花包圓”,有類似稻堆形稱“稻堆圓”,寓意糧棉大豐收。上海縣曾經還有這樣的風俗,做 12 只大團子,用手指在圓子頂端撳出潭印,蒸熟後看潭中積水多少,以卜當年每月雨水。嘉定農家也有類似的風俗,他們在正月半以麪粉團捏成缸甏等狀蒸煮,稱爲“蒸缸甏”,看“缸甏”潭內水汽多少,卜一年之晴雨。南匯則是習慣做高粱、糯米圓子。

浦東三林塘鬧元宵“正月半 敲團箕”,當地居民展示各種“糰子”

圖片攝影 | 傅國林 唐瑋婕

在上海生活的外國人也對湯糰產生了濃厚興趣。圖爲浦東金橋某社區外籍居民學習如何包湯糰

圖片攝影 | 張鎖慶

湯糰是如此的好喫,讓人們垂涎欲滴。但是上海方言中“湯糰”還有一些其他的意思哦,可就沒有那麼美妙了。比如:“空心湯糰”就是類似“空頭支票”的意思,比喻無法兌現的承諾。還有“零湯糰”是指零分成績,一無所獲。

1934年上海刊行的《影戲年鑑》一篇介紹著名影星黎莉莉學英文的短文就用了“喫湯糰”這樣的標題,文中介紹黎莉莉各方面都很用心,唯獨學習英文缺乏天賦,頗爲喫力

結尾的話

如今的餐飲市場已經極大地豐富了,而且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自家做湯糰的人越來越少,但這絲毫不妨礙上海人對其的熱愛。不用說春節元宵期間,就是平時節假日,上海各大老字號飲食店中的湯糰生意也很興隆的,而且花色品種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

豫園商城元宵節期間的湯糰攤檔

威海路陝西北路口的美新點心店,每到元宵節前市民都會大排長龍購買各種湯糰

圖片攝影 | 葉辰亮

無論“新”“舊” “甜”“鹹”還是 “大”“小”“湯”“蒸”,很少有哪種食物能像“湯糰”一樣,激起上海人的共鳴,這是留住記憶的味道,也是歷久彌新的期盼。END

參考資料

《上海市志(1978—2010)·風俗方言分志·風俗卷》(審定稿)《上海通志》《上海飲食服務業志》及各區縣誌

部分圖片爲授權使用,版權爲拍攝者所有

未經許可,謝絕其他用途

《申報》資源:愛如生申報數據庫

“申知滬志”小組 誠意奉獻

原標題:《上海人喫的這碗湯糰,可不簡單》

閱讀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