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2月28日電 (張婧 李亞龍)甘肅省定西市是中國乃至全世界馬鈴薯最佳適種區之一,這裏種植馬鈴薯已有200多年曆史,曾經的“救命薯”,近年來扮演着“致富薯”角色,坊間“定西三寶:土豆、洋芋、馬鈴薯”的傳言也因此得以印證。

定西地處甘肅中部,位於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匯地帶,複雜的地質地理和地形地貌特徵,決定了氣候類型的多樣性,爲馬鈴薯不同類型品種的區域化佈局創造了有利條件,成爲適宜馬鈴薯生長的最佳天然場所之一。

良種:年產原原種10億粒以上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期,定西市渭源縣五竹鎮馬鈴薯種薯產業園內一派繁忙景象,滿載種薯的三輪車排成長隊停靠在儲藏庫前,工人分揀種薯,爲一年一度的春耕生產做準備,這裏位於定西市南部的高寒陰溼區,高海拔和冷涼氣候,具備天然隔離條件,使得當地成爲馬鈴薯脫毒種薯和良種擴繁的最佳區域。

渭源縣被命名爲“中國馬鈴薯良種之鄉”,當地與國際馬鈴薯中心(CIP)簽訂科技合作協議,成立了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地區首個工作站,建成馬鈴薯種質資源庫,並引進優質種質資源160個,充分利用甘肅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會川試驗站優勢,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品種選育和良種繁育工作。

圖爲定西馬鈴薯研究所霧培生產原原種。(資料圖) 張婧 攝

渭源縣縣長藺紅軍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該縣先後培育、引進、篩選並種植隴薯、青薯和渭薯系列馬鈴薯品種(系)30多個,探索總結高產、高效和田間管理技術,有力支撐了馬鈴薯種薯產業的發展,渭源馬鈴薯種薯效應逐步顯現,種薯銷往新疆、內蒙古、青海、陝西、雲南、貴州等10多個省市和甘肅省內各地,年銷售量達到50多萬噸。

定西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劉榮說,早在2008年,定西市官方就提出打造“中國薯都”的定位,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先打造“中國種薯之都”。由於定西馬鈴薯種薯以中晚熟品種爲主,加之定西馬鈴薯種薯主要集中在秋季收穫,無法滿足南方冬作區、西南混作區、中原二作區的優質早熟、中早熟品種需種要求,對此,當地近年來已引進推廣水培等技術,生產優質早熟、中早熟品種種薯,以滿足全國冬播馬鈴薯種植區的需種需求。

劉榮介紹說,定西市被認定爲全國第一批區域性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已形成規範完善、全國領先的脫毒苗、原原種、原種、一級種的脫毒種薯繁育體系。該市共有種薯生產企業26家,年產脫毒種薯200萬噸以上、原原種10億粒以上,品種豐富多樣,出口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埃及、尼加拉瓜等國家,應用推廣椰糠栽培、霧培技術等多項馬鈴薯原原種繁育新技術,從源頭上提升馬鈴薯品質。

標準:提升“土味”信息化水平

談及馬鈴薯種植,劉榮坦言,定西市農戶土地經營規模小,農機服務體系建設緩慢,以及農機裝備水平較低,標準化種植水平低等問題仍然存在,同時,當地適合乾旱半乾旱地區種植的加工品種缺乏,馬鈴薯病害綜合防治技術、旱作農業綜合配套集成技術、馬鈴薯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等跟進不夠。

圖爲“中國薯都”甘肅定西馬鈴薯主糧化產品展示。(資料圖) 張婧 攝

對此,定西市官方在“十四五”起步之年,提出標準化生產水平提升計劃。具體而言,就是發揮馬鈴薯相關研究團隊作用,破解當前制約該市馬鈴薯產業發展的黑痣病、瘡痂病等瓶頸問題。推廣以連片種植爲主的“配方施肥+黑膜覆蓋+脫毒良種+統防統治+機械化耕作”標準化種植技術,深化現代信息、網絡、智能技術在馬鈴薯生產、加工、流通中的應用推廣,提升全產業鏈信息化、數字化水平。

安定區區長祁永和說,該區依託種薯、加工龍頭企業,將標準化基地建設與旱作農業技術推廣、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復耕休耕、撂荒地整治相結合,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訂單種植模式,“脫毒良種+黑膜覆蓋+配方施肥+機械耕作+病蟲防控”的標準化技術,打破鄉鎮、村社界限,每年建立集中連片的種薯、鮮薯、加工薯標準化種植基地50萬畝以上,帶動安定區馬鈴薯種植穩定在80萬畝以上。

同時,安定區還構建馬鈴薯產業全過程標準體系,在馬鈴薯種植、加工、貯藏、銷售環節中,引導企業參與制定地方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依託當地馬鈴薯相關科研平臺,發佈《馬鈴薯脫毒原原種離地苗牀繁育技術規程》甘肅省地方標準,霧培法、椰糠基質等原原種繁育技術正在申報國家專利。

企業:給產業效能加料

“定西不僅要解決種植規模化、科學化、標準化不高的問題,還要在加工環節上下功夫,一產轉二產,換句話說,把能夠產生經濟效益的加工環節,儘量留在縣鄉級。”定西市委副書記狄生奎說,如此一來,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將十分關鍵,讓企業把地方農特產品推廣到全國,務農散戶也能通過企業集聚起來,種植業方能有組織、有規模。

中新網記者從定西市農業農村局瞭解到,目前,定西市已建成萬噸以上馬鈴薯加工龍頭企業28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2家,加工能力達86萬噸,加工製品主要有全粉、變性澱粉、膨化食品、主食產品等,形成“喫幹榨盡”式循環鏈條,加工企業對接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實行訂單化生產。

其中,以集馬鈴薯種植、加工、購銷、服務於一體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甘肅藍天馬鈴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爲代表,企業主營馬鈴薯澱粉、蛋白、膳食纖維、複合粉、食品級薯渣等的加工與銷售。

上述企業董事長李幸澤表示,目前已在馬鈴薯澱粉行業內產能、質量均做到全國第一,成爲康師傅、雙匯、徐福記、好麗友、洽洽等國內138家食品加工行業領軍企業的長期供應商,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在此期間,他以馬鈴薯全產業鏈爲核心,通過建聯合社、修貯藏庫、創藍天貸、推訂單化,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之間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構建“龍頭企業+聯合社+合作社+農戶+銀行+電商平臺”的藍天模式。

“該模式延長穩固了產業鏈條,實現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在產加銷諸環節、貿工農各領域的互利共贏,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李幸澤說,爲保證馬鈴薯種植農戶收益,建立穩定的原料生產基地,藍天公司還推行訂單農業模式,與安定區各鄉鎮300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種植訂單,各合作社與農戶簽訂種植合同,公司將以高於市場均價收購訂單農戶的馬鈴薯。

近年來,該公司每年訂單收購農戶標準化基地種植的馬鈴薯達12萬畝,實現馬鈴薯產業鏈單元主體抱團發展,解決了農戶產品賣難和“薯賤傷農”問題,使產業鏈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薯農獲得收益,帶動農戶10萬多戶,戶均年增收超8000元。(完)

【編輯:陳海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