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2月28日消息(記者王洪旭 通訊員梁山)2月27日,香港知名喜劇演員吳孟達先生因罹患肝癌逝世,令人悲痛和惋惜;在20多天前,歌手、演員趙英俊也因肝癌去世,引發了人們對肝癌的關注。

面對癌症,說得最多的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但不少患者前期沒有症狀,但一檢查卻發現已經到了晚期,已無力迴天。那麼,該如何及早發現肝癌?如何防治肝癌呢?2月28日,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專訪了海南省知名肝腫瘤外科專家、海南省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周開倫教授,爲大家預防肝癌支招。

周開倫教授(左三)攜醫護團隊查房。

早診早治是肝癌治療的“妙方”

周開倫教授從事肝腫瘤診療30多年,有着豐富的經驗。周教授介紹,“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是肝癌目前最有效的治療“妙方”。

吳孟達先生從確診到去世,只有短短3個多月時間。可見肝癌之“兇猛”。周教授表示,晚期肝癌進展很快,死亡率非常高。對晚期肝癌,當前醫療技術,幾乎“束手無策”。

“但現代醫學的發展,早期肝癌的治療效果非常好,有些甚至能達到治癒標準。”周開倫指出,肝癌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早診早治”。

據相關統計,我國肝癌年均新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位列前五和前二,而海南肝癌發病率位居首位,是致死率最高的腫瘤大病之一。

如何及早發現肝癌?肝癌“三聯檢”或基因診斷

肝癌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其中,肝癌血清標誌物的篩查是發現早期肝癌的關鍵。

目前有很多先進的檢測技術,比如甲胎蛋白就是肝癌最常規的檢測方法之一。一旦發生肝癌,約60%~70%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會升高。

周開倫教授介紹,去年初,海南省腫瘤醫院從日本引進了肝癌“三聯檢”(血清標誌物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異質體比率/AFP-L3%及異常凝血酶原/DCP)技術,該項技術具有靈敏度高、檢測精準、適用人羣廣等優勢,能更早發現肝癌,從而爲患者贏得更好的治療機會。此外,該院還引進了國際當前先進的二代測序儀,可通過基因診斷,在肝癌尚未“作惡”之前,就能發現“元兇”,並實施有效干預和控制。

另外,早期肝癌治療費用遠低於晚期治療費用。因此,大力推廣肝癌“三聯檢”,不僅造福患者本人,更能減輕家庭、政府的醫療費用負擔。其中,對患有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有肝癌家族史等高危羣體和肝腫瘤術後評估患者治療效果均可使用。

肝癌“偏愛”五類人羣 酗酒、肥胖、過度勞累等人羣要警惕

周開倫教授提醒,肝癌“偏愛”以下五類人羣:一是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患者。乙肝、丙肝是誘發肝癌的高危因素。二是酗酒者,資料表明,我國因長期酗酒導致肝癌的比率,僅次於乙肝和丙肝引發的肝癌。長期酗酒可加速乙肝惡化,促進乙肝轉化爲肝癌。

三是肝癌家族史患者。科學表明,絕大部分惡性腫瘤,都存在家族遺傳因素。直系親屬中有肝癌患者的人羣,罹患肝癌的風險比普通人羣會更高。

四是肥胖人羣。由於經濟條件越來越好,我國的肥胖人羣也越來越多。肥胖易導致脂肪肝,並演變成肝硬化,再惡化爲肝癌。研究表明,肥胖會加速肝臟老化,身高體重指數每增加 10,肝臟“年齡”就會增加3.3年。這也是我國肝癌患者年輕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五是過度勞累。科學證明,長期睡眠不足和過度勞累,是加劇肝癌的一大誘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年早逝的王均瑤先生。

周開倫提醒,上述人羣,要定期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相應檢查。

出現消化異常等六大預警 要及早就醫檢查

“早期肝癌一般沒有明顯症狀,這也是很多肝癌患者一經發現就到了中晚期的原因。”周開倫教授介紹,他在海南接診的80%的肝癌患者,都是中晚期患者,錯失了手術治療機會。

但有些肝癌患者也會出現早期“預警”,有下列症狀的要及早就醫檢查。

一是肝區疼痛。這是肝癌患者比較常見的症狀。由於肝區跟腹部比較接近,很多人常常把肝區疼痛誤爲肚子疼。

二是消化異常。肝癌患者往往會出現食慾下降,消化不良、上腹脹痛,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腹瀉症狀。

三是消瘦乏力。肝癌患者往往出現不明緣故、長時間無法緩解的乏力感,有時伴發消化功能降低,身體出現消瘦。

四是下肢水腫。下肢水腫是早期肝癌的表現。肝癌早期患者常常會伴隨下肢水腫,輕者產生腳踝水腫,嚴重的還會擴散到整個下肢。

五是出血。主要表現在皮下淤血以及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六是不明原因發熱。若是無緣無故發熱,要引起警惕。肝癌引起的發熱會出現中低高溫度,還會伴隨有寒冷症狀。南海網版權聲明:

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王煥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