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58)

主笔:闲乐生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距离他上次北伐,又准备了三年。这三年中,诸葛亮不仅罢黜了李严,统一了思想,加强了蜀汉集团的团结;而且对北伐的准备更加充分。这一次,他不仅有诸葛连弩、木牛、八阵图,而且又发明了流马,修复了斜谷栈道,还在斜谷南口建造了储存粮食的邸阁,以减少战争爆发后的后勤压力。总结诸葛亮历次北伐,每次都补足了上次的短板,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一个伟大政治家正在向伟大军事家方向成长。

所谓流马为何物,与木牛一样,史载亦不详,只有在《诸葛亮集》中,对其制造之法进行了简要文字描述,仍没有使用说明书与设计图。不过,相比木牛,流马的文字介绍更加细致些,不仅有各零件尺寸大小,而且明确表示多孔,且孔径较大,这说明“流马”或许是由接榫组装的;不称“木马”而称“流马”,则应为滑行或水行之物。据专家推证,“流马”很可能是一种可拆卸组装的水陆两栖运输工具。

这根据的是什么呢?

路况。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走的褒斜道,是一条非常特殊的道路。该道由古褒国(褒姒故乡)所在的褒中县出发,由褒口进入褒水(汉水支流,又称黑龙江)河谷北行,过石门,三角城,赤崖,抵达褒水源头。此处和它对应的斜水(渭水支流,今称石头河)河谷有分水岭相隔,古称五里坂,翻越五里坂,再沿斜水北行至斜峪关,出斜谷口,便是关中重镇眉县。

秦岭一般南坡较缓,北坡陡峭(注1),所以大多数谷道的北段都较为难行。只有褒斜道的北麓斜谷因长达51公里,又有斜水冲刷,所以道路平缓,没有大的山岭,颇为便捷易行,其出口距离长安又较近,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当年也曾让西汉君臣颇为心动。

原来,西汉虽以长安为都城,高屋建瓴以控天下,但一直颇受粮食问题困扰。其实,关中盆地的粮食产量还算可以,但随着汉朝大量迁徙关东豪强至长安及其陵邑,以及西北开发河西走廊及经营西域以对抗匈奴等需求,导致关中粮食供应日益入不敷出,尽管关中一直在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还在西北推广屯垦,但与激增的人口相比无异杯水车薪,所以汉朝政府每年都必须从关东运粮食过来输血,汉武帝时最多的年度要运六百万石,这些粮食转运主要靠水路,靠渭水与黄河转运。

但黄河从来不是一条安流,漕运起来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三门峡那一段,由于河道陡然变窄,导致水流湍急,粮船逆行而上,都靠人拉,运输成本很大,加之河中流有巨石将河水三分(即成语“中流砥柱”的出处),使其更加险要,常常船毁人亡,损失很大。后来唐朝曾在三门峡旁边人工开了条路,船到了这里,把粮食装上车,绕过三门峡,再重新装船水运,但这样运输成本又再增加了。

图:三门峡与中流砥柱

特别是遇到灾年,粮食需求更大,漕运跟不上,皇帝就只好带上文武百官到东都洛阳去“就食”。到洛阳有什么好处呢?粮食不用过三门峡。

正因为这样,唐朝以后再也没有朝代选择在长安建都,而是东移到了开封,以后又北移到北京。

扯远了,总之,西汉建都长安,粮食供应是大问题,所以御史大夫张汤经过调查研究,给汉武帝写了一份调研报告,建议复修褒斜栈道,以开通漕运,用褒水和斜水,来沟通渭水与汉水,这样关东的物资可以由南阳经汉水漕运到汉中,再经褒水与斜水漕运到关中,完美避开原本黄河漕运的三门峡之险。汉武帝看了以后非常高兴,立刻任命张汤之子张卬为汉中太守,发数万民工复修褒斜栈道,并打通漕运。但由于褒水与斜水过于湍急,且多大石险滩,水路落差很大(至今当地仍有漂流娱乐的路线),而五里坂这段陆路更多巨石,难以挖通,所以槽运之事最终没搞成功(见《史记 河渠书》),当然这工程也不是白弄了,汉武帝对褒斜道的扩修,让该道代替陈仓道成为了秦岭的最主要干道,从而使长安到汉中两地运输便捷了四百多里。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汉明帝又下诏修缮褒斜道并开凿石门,历时五年,修通褒斜道南段129公里,修桥阁623间,大桥5座,工程极为浩大;到了汉安帝、汉顺帝、汉桓帝时,褒斜道又多次得到改建与维修,总之,这是秦岭谷道中道路条件最好的一条,只有漕运一事美中不足,有点可惜。

图:褒水滔滔

但在诸葛亮这里,美中不足,也可变为完美。

具体方法,当然就是发明流马了。此物,应该是像变形金刚一样,可随意拆卸与重新组装,从而车船两用——在陆地上就用人力搬抬或畜力牵挽,在水中之时则变为一种特制小艇,既能划行,又能用拉纤拖行,足可适应多种运输条件。在《诸葛亮集》记载的设计资料中,流马的脚较为短小,应该是用于牵挽时系绳或搬抬时抓握;而以“方囊两枚”盛米,是其载货的部分有相当的密闭性,以适应在湍急的河谷间行驶,不至于溅湿而损坏米粮。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微型“集装箱”吧。

而另外一边,司马懿方面也在积极备战。事实上,早在诸葛亮三年前攻伐陇西粮尽退走之后,司马懿的军师杜袭、督军薛悌就曾提醒他说:“明年麦熟,亮必为寇,陇右无谷,宜及冬豫运。”我们上篇也说了,那次诸葛亮北伐,不仅蜀汉军粮不继,曹魏也因上邽麦田被蜀军收割大半,导致军粮捉襟见肘。最后还是靠雍州刺史郭淮凭借其在羌氐间的巨大威望,挨家挨户征粮,这才让魏军惊险渡过了粮食危机。但这种事情,可一不可再,羌氐本来就叛服无常,郭淮多年扎根陇西,好不容易积攒起来一点威望,可不能全透支光了。

所以杜袭、薛悌未雨绸缪,想赶紧从东边多运点粮食到陇西积攒起来,以备大战,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主意,可司马懿却像个神奇老道般预测:“纵诸葛亮后出,亦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陇西也。且其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年不能动矣。”所以运粮大可不必,应该作长远打算,这事儿就交给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吧!

要说司马家的人才还真是多。这司马孚就是个财政专家,当时还在朝廷担任财政部长(度支尚书),他得知哥哥的困难后,立刻向朝廷建议将五千冀州农夫迁到上邽去屯田,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以实陇西。另外司马懿也上表明帝,设立了京兆、天水、南安三郡铁官,大兴冶铁,更新兵器,又请准在京兆郡设立军市,筹措军饷,并修复郑国渠与白渠,增修了渭水中游的成国渠与洛水的临晋陂,以增加灌溉面积,滋养人口,作长期及更大规模战争之准备。

总之,这是一场双方都准备充分的战争,这才叫做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啊!研究古代军事,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战场上的战斗其实仅仅是一种表象,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性因素还是隐藏在史册背后的地缘政治因素与当时军队的后勤补给模式。而只有明白这些,才能从看似贫乏无味的史书中读出三国顶尖牛人之间的步步惊心与倾世风采。

注1:所以各谷道的雄关大多在北出口,如褒斜道的斜峪关,陈仓道的散关,以及子午道的石羊关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