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图书馆提升改造工程计划

被列为2021年度市城建重点工程

2月20日,徐州市图书馆全面闭馆

等待再次与读者见面将在一年之后

80万册在馆现代书籍和10万册古籍

怎样搬?搬到哪?

搬家之后的图书馆人要忙啥?

读者借还书要等上一年么?

近日,记者就读者关心的问题

采访了相关人士

外借阅览80万册书将在3个月搬空

从中山南路穿云龙山隧道沿泰山路向南至泰山脚下,即到了徐州市图书馆。据《徐州文化博览》,徐州市图书馆始建于1930年,其前身为铜山县立公共图书馆。1999年,作为徐州市市政重点工程之一的徐州市图书馆新馆工程奠基,即现在的泰山脚下,原徐州拔丝厂厂址,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2003年启用。

00:26

随着时代的变迁,已运营近20年的市图书馆现有的硬件设施已不匹配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徐州市图书馆闭馆改造项目于去年进入全市突出民生问题清单,并被列为2021年度市城建重点工程。

记者到达市图书馆大门时,见一位老者正认真阅读张贴的闭馆公告。在春节长假,有近万名读者来此借还书、阅报、自习,与熟悉的图书馆进行小别。

而今,偌大的综合外借室里一派繁忙,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按照书脊上的序号取书、整理打包,三四十本一包整齐码放在墙角处。

这里的负责人倪辉说,目前综合外借室、新书外借室、少儿图书馆及各阅览室共有80余万册在馆书籍,预计在3个月内可以搬空,图书馆为此购买了两万张打包纸,除了人工打包外,还有自动打包机助力。

这些打包的书在室内施工期间将暂存在哪里?倪辉说,目前还没有确定,这要通过政府采购机构统一核算、安排,或租或借仓库妥善保管。

订制200个木箱盛放10万册古籍善本

作为地市级图书馆,徐州市图书馆10万册古籍善本的拥有量在全国鲜见,尤其是全套1万多卷的《古今图书集成》馆藏和有着“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誉的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的发现,让业界称奇。10040卷书用特制的木函盛放,500多个木函。如今,全国保存完整的仅有数部。

新中国成立后,徐州市图书馆曾请专家帮助为古籍造册登记,共有6万多册正式上架,还有3万多册或因书品不佳或因版本平常而打入“冷宫”。本世纪初,工作人员在整理这批旧书时,发现了14册品相不俗的《四书章句集注》。

市图书馆馆长闫云飞介绍,经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选、鉴定,《四书章句集注》被确认为宋版书,2011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李致忠来到徐州进行鉴定时说:“一个江苏最北边缘的地级市图书馆,竟藏有如此众多的珍贵图书,在全国屈指可数。”

市图书馆的10万册古籍怎样搬?身家高贵又娇弱的它们,当然不能像现代书籍那样捆捆找个仓库放起来。

正在历史文献部打包工具书的张菲菲告诉记者,图书馆对架上的古籍善本专门订做了200个特制大木箱,里面铺垫特殊的防潮、防虫的材料,将古籍放入后,统一存放在徐州博物馆恒温恒湿的地下仓库中,当初图书馆从大同街搬到泰山路的时候,这批古籍便是存放在博物馆的。

多家图书馆和城市书房可通借通还

漫长的一年闭馆改造,持借书证的读者就不能借还书了么?不必担心,读者不但可以继续借还书,而且渠道还更广了。

从市图书馆连发的公告可知,闭馆期间,读者可到鼓楼图书馆、“国潮汉风”和平路城市书房办理借书证,暂停退证办理服务。之前在市图书馆借阅未还的书籍,可到鼓楼图书馆、“国潮汉风”和平路城市书房、“国潮汉风”米兰城市书房、下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归还、借阅;与凤凰书城联合开展的“你选书 我买单”活动正常进行,该活动中已借图书可还至鼓楼图书馆。

采访中,记者遇到筹建中的“国潮汉风”徐州植物园城市书房负责人在市图书馆挑书。这家城市书房位于植物园最中心、花卉奇石市场南,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来人从市图书馆调取了1500本关于植物的书籍,待近期开放后,读者就可以到植物园那里借还、读书。

有着300年历史、曾是清代徐淮最高学府的云龙书院也与市图书馆建立了合作,在书院的藏书阁添加12个书架,与图书馆通借通还。2月23日,云龙书院地方文史研究中心数位研究员、讲师到市图书馆,忙活了一下午,终于完成了1500册图书的挑选、打包工作。

早在1930年铜山县立公共图书馆建立时,就有云龙书院等地方机构向图书馆捐赠图书。时隔90年,云龙书院再次与地方公共图书馆建立联系,并实现通借通还,亦是对古老书院藏书功能的延续。

市图书馆副馆长王仁同说,图书馆在2003年搬来后挂牌“徐州图书馆”,就是想与当时的县(市)区实现通借通还,开拓县(市)、区、办事处三级借阅业务,这项工作目前在市区已经实现基础对接,部分区域实现通借通还,下一步还将在全市增加更多网点。

闭馆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闲不住

闭馆一年,是否意味着工作人员都可以好好歇着了?从闭馆后实际探访来看,工作人员都说“比以前忙很了”。

首先是这几个月的“体力劳动”,各部门人员都在为搬书忙得不亦乐乎。为什么不请搬家公司来统一打包?原来,除了节省费用的原因,图书馆的图书都是编好号的,搬家公司打包容易弄乱,现在撤架的时候把工作做细点,以后复开馆再上架的时候才不会没有头绪。

记者在现场看到,所有书都按序号分类打包,并写明编目数字,对于一些旧书没有贴放图书信息芯片的,趁这次大搬家时都一一贴补完备,以适应现代图书馆电脑录入信息后的通借通还功能。

搬书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有破损的图书都会挑出来以待修补。修补工作对于古籍来说,更是家常便饭,补好一本古籍往往要用数月的时间,这也是闭馆一年中,历史文献部的工作人员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

例如近期有位徐州市民把家传的清康熙年间的《画禅室随笔》捐赠给了图书馆,图书馆将利用闭馆这段时间,将破旧的古籍修补好,再复制一套赠给捐书人,以感谢和鼓励更多的人将古籍捐赠给更有保管条件的公共图书馆。

市图书馆现有职工57人,闭馆期间,图书馆将调拨一些工作人员到其他站点进行工作指导和服务,将专业化的图书管理方法传递到各城市书房、区图书馆。

除了线下的文化服务,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后台也不闲着,网站数字资源、手机移动图书馆(书香徐州APP)均可正常访问。

阅读延伸

历史上徐州公共图书馆的数次大搬家

1930年,铜山县立公共图书馆在现在的快哉亭公园内建立,这便是今日的徐州市图书馆的前身。

据《徐州文史资料》张绍堂文章,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市民反日情绪高涨,图书馆根据读者要求,置备了抗日救国理论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书刊。1936年间,徐州学生抗日组织用出售没收查获的日货款买了数千册社会科学和抗日宣传图书,建立“九一八”纪念图书陈列阅览室,供群众阅览。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直逼徐州。铜山县立公共图书馆为避敌机轰炸破坏,将图书报刊置于十多个大砂缸内,用木盖水泥封好,埋在阅览室地下,古籍旧书移至天主教堂内,部分书籍运至郑集保存。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后,图书馆为敌伪文教局接管。

日占期间,徐州成立伪淮海省图书馆,选址在旧图书馆东面,该处建成后改作医院,图书馆移至石牌坊街文昌宫(后来的中枢街小学)。

1947年上半年,图书馆停止开放,同年秋迁至坝子街附近的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即现在的第三医院院址),但没有开放。徐州解放后,图书馆为人民政府接收。

据《徐州文史资料》薛利平文章,1950年10月,徐州市图书馆的前身市立人民图书馆迁至大同街50号,1959年大同街西首的61号即现在彭城饭店南大门西侧一带的原单位搬走后,也归图书馆使用。

1974年,一幢新的图书馆大楼在大同街50号旧址开工建设。在图书馆工作了数十年的薛利平回忆说,大同街图书馆开放的26年里,为徐州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市民素质提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3年5月,市图书馆又迁至景色秀丽的泰山路新址。2022年,在原址上提升改造后的图书馆,将以更加现代化、功能齐全的新面目,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图书借阅环境和服务。

徐报融媒记者 张瑾/文图、视频

编辑 郝力

责编 辛安然 总监 胡劲松

汉风号——打造徐州城市首席客户端

精装修变“惊装修” !徐州业主吐槽:“坑”太多!

徐今天,徐州地铁3号线试运行!

老母亲去世后,徐州4兄弟姐妹为争遗产上了法庭!

点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