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江蘇蘇寧俱樂部宣佈停止運營後一天,3月1日晚,社交媒體上關於中國足協與PP體育結束中超聯賽獨家版權協議的消息開始不脛而走。

平心而論,基於蘇寧體育當下的經濟困境,在英超、意甲相繼停播之後,新賽季中超無法繼續落地PP體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從頂級聯賽冠軍的停工到頂級聯賽版權的無處安放,似乎預示着屬於中國足球的巨大泡沫已經被徹底刺破。

  拖欠版權費,中超重回起點

多方消息顯示,早在2月8日,中超公司就已經向中超聯賽媒體版權獨家合作伙伴體奧動力發去瞭解約函,背後的原因很簡單--協議中2020年的版權費用遲遲沒有着落。

過去4個賽季,體奧動力按照約定向中超公司累計支付了40億元的版權費,這筆錢的實際買單者是中超獨家轉播方PP體育。但進入2020年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PP體育已經無法按照協議期限正常付款。

據澎湃新聞記者瞭解,春節前中超公司僅僅收到1.5億元的部分版權費,按照10年110億元的價碼計算,每年的費用應爲11億元,1.5億元純屬杯水車薪……基於這樣的現狀,中超公司隨後做出解約的決定。

中超版權未來由誰接盤,目前尚無定論,但業內較爲一致的看法是,中超版權將從重回分銷時代。

繞了一大圈,一切似乎又回到了起點。

蘇寧體育的撤退,讓PP體育也失去了資金來源。

  過度溢價,遲早崩盤

作爲蘇寧俱樂部和PP體育的擁有者,蘇寧註定成爲焦點,而蘇寧之殤的背後,你分明聽見的是一聲"噗"--過去數年各方圍繞着中超吹出的泡沫破了、散了。

"說到中國足球的泡沫,當年80億元天價版權的誕生可以說是一個開始。在俱樂部層面,個別俱樂部的大投入也爲中超樹立了一個'金元足球'的榜樣,似乎大投入就能得到冠軍,大投入就能帶來其他商業回報,這讓其他俱樂部爭相效仿……"

前PP體育總經理張迅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一針見血地指出,無論是版權市場的過度溢價還是俱樂部不計成本和運營壓力的投入,都背離了中國足球大環境下應當遵循的市場規律,很難保持長期發展,終究也會面臨市場的拷問。

事實上,從中超5年80億元版權的出現到之後調整爲10年110億元,入局者已經感受到了壓力,操盤者也從當初的樂視體育變更到之後的PP體育--

無獨有偶,兩家曾經獨領風騷的平臺最終都成爲了犧牲品,樂視體育已經銷聲匿跡,PP體育的前景也不樂觀。

在張迅看來,版權費維持在極端高位的情況下,國內的媒體平臺目前找不到合理的盈利模式來消化巨大的版權投入。

據澎湃新聞記者瞭解,PP體育一年在中超的版權花費約爲11億元人民幣,而此前英超3年5.3億英鎊版權投入,一年超過15億元人民幣投入,加上其他各種賽事版權,在不計算團隊運營成本的前提下,一年就有數十億元人民幣的投入。

雖然通過頭部版權也收穫了更多用戶和廣告贊助,C端和B端的收入大幅增加,但遠遠無法填平版權投入--PP體育每年都處在虧損狀態下。

PP體育此前也失去了英超轉播權。

  流量經濟,在版權層面並不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投入和產出的問題時,過去各大平臺都有相似的回應,比如通過旗下生態中多板塊業務可以消化版權投入。

更直接一點,體育賽事的流量價值可以被利用,在多元化的業務中帶來變現。

但當下,張迅直言不諱--想通過體育賽事引流、打造其流量經濟是一個悖論。

"體育賽事的引流能力遠遠無法和很多節目比如娛樂綜藝相比較。打個比方,2019年我和團隊打造了一檔《極限青春》的綜藝節目,聚焦國內的滑板愛好者。其實國內的滑板人羣還非常小衆,但這檔綜藝的點擊量達到了7.2億次,即使是頭部體育賽事要想帶來相當的流量,也並不容易。"

張迅表示,以目前的體育賽事版權價格來說,所謂的流量經濟並不成立,以投入和流量獲取的成果來看,性價比極低。

一邊是居高不下的版權投入,一邊是無以爲繼的商業邏輯,中超和其他高價體育版權何去何從呢?

張迅認爲,版權價格調整到合理價位是唯一的出路,

"體育版權並非沒有價值,一旦性價比合適,就會產生相當的商業潛力,合理的價格區間依然會讓相關平臺趨之若鶩。"

此間,張迅也談到,要想助推體育事業和產業,尋找具有發展空間的標的,不應該只聚焦於頭部賽事。

"一定程度上,過去所有的資本都湧向中超這樣的頂級賽事也是造成版權溢價的一個關鍵因素,但踏踏實實做體育應該下沉到次級聯賽、青少年聯賽甚至社區的比賽。"

張迅拿美國的NCAA和日本的高中足球聯賽作爲例子,"無論比賽上座率還是其撬動的商業價值,他們都不遜色於很多頂級聯賽。這意味着這些相對低級別的比賽不是沒有看點,而是賽事主辦方和直轉播方缺乏更多包裝和宣傳,觀衆也缺乏引導。"

有數據顯示,美國NCAA的商業價值一年已經超過10億美元,日本高中足球聯賽決賽的上座人數超過6萬人,遠超日本J聯賽平均約2萬人的上座人數。

用戶生成內容纔是大勢所趨

目前,距離中超聯賽新賽季開幕還有不到2個月時間,眼下相信中超公司也會和新賽季有意播放賽事的各大平臺進行溝通。

可以預見,中超價格恐怕很難維持之前的價位,由一家轉播平臺壟斷的局面也可能不復存在 。

張迅認爲,如果版權市場能夠迴歸理性,對於中國足球不失爲一件好事,"搞壟斷不是一個好選擇,對於平臺而言,需要的不是封閉,越開放才能擁抱更多的人羣。"

張迅同時表示,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的大發展,當下的體育賽事平臺也迎來了新的機遇,絕不只有購買版權一條路。

"在我的認識裏,做內容必須是多維度的,一方面是版權的採購,一方面是自制內容。此外,還需要PGC(專業生產內容的團隊)和UGC(用戶生產內容)的介入。"

"用戶生成內容已經是大勢所趨,比如抖音、快手就是這樣的打法,體育內容平臺也需要與時俱進。"

的確,體育版權對於各大平臺來說當下都處於冷靜期,未來中超轉播平臺也必然在短視頻版權發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