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作者 | 健康時報記者 王艾冰

編輯 | 李冬梅

“我有一個小行李箱一直放在車的後備箱中,裏邊裝了一些洗涮和基本的生活用品,以保證我接到緊急任務能夠馬上出發,因爲我們作爲重症醫生,參與的救援都是十萬火急,準備時間很短。”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進駐胸科醫院專家組ICU第六醫療組組長宋邵華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宋邵華在重症病區,受訪者供圖。

1月8號下午3點40分,正在醫院上班的宋邵華接到電話,要求他下午4點要作爲河北省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成員趕到河北省胸科醫院。“石家莊疫情一開始,我就感覺應該會有需要我的地方,所以我那幾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待命,手機一直把鈴聲開得最大,以防止漏掉通知信息,也提前檢查了車上行李箱裏的物資,增加了一些防護口罩等。”宋邵華說,真正接到通知的時候,就感覺心裏的一顆石頭落地了。

“第一例死亡病例出現後,重症病房的壓力驟增”

1月8日下午,河北省胸科醫院的重症患者還相對較少,此時的宋邵華需要作爲省級專家組成員對一個整建制的普通病區進行治療和指導,“因爲這次石家莊的患者主要是以農村的中老年患者爲主,所以整個治療過程中,最難的還是基礎疾病的治療。”宋邵華表示,病區裏有很多患者說自己很健康,但他平時沒有測過血壓和血糖,我記得我們病區有一個病人一測血壓,高壓已經170了,但是他說平時沒任何感覺。

宋邵華和同事,受訪者供圖。

“當時在普通病區的工作壓力也非常大,我們一般一天的時間要兩穿兩脫防護服,至少進兩次紅區。”宋邵華告訴記者,直到1月17日,我接到通知,要去重症病區支援。

1月14日,河北省衛健委通報,河北省新增1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河北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閻錫新介紹,患者來自石家莊市藁城區增村鎮。1月9日核酸陽性,出現發熱、咳嗽、氣短等症狀,發病後病情進展特別迅速,住院當天,就有比較明顯的呼吸困難,血壓下降,休克等,患者本身患有嚴重的心臟損傷後來逐漸出現肝功能、腎功能損傷。救治過程用到了氣管插管、體外膜肺支持等手段,但最終沒沒能挽留住患者的生命。

“這一例死亡病例出現後,重症病區那邊的壓力就變得非常大,所以決定抽調一些重症專家進駐到重症病房。”宋邵華回憶,做重症醫生已經10多年了,當時進到重症病區的時候,的確有點震撼。

宋邵華說,“當時整個病房有10多位重症患者,平時我們能夠用到的一些搶救設備包括ECMO、無創呼吸機等生命支持儀器全部都在運作;另外基本上10多位病人全部採用了俯臥位的方式在接受治療,基本上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患者。”

“重症病區的工作一秒鐘都不能耽誤”

“我記得有一天凌晨2點半,評估完一個重症患者以後,一看他的血氧飽和度很低,當時這個患者已經上呼吸機了,但是血氧飽和度持續走低,而且整個生命體徵也不太穩定。”宋邵華回憶,當時的情況根本容不得我有半點猶豫和遲疑,我迅速召集我們當時當班的幾位醫生,很快我們就迅速做出決定,要馬上啓動ECMO,同時彙報國家組專家,他們也經常夜不能寐,需要隨時關注患者病情變化,當時我們啓動好ECMO已經是早上6點鐘了。

李芸在河北省胸科醫院重症病區工作,受訪者供圖。

多年的重症救治經歷讓宋邵華對每一位重症患者的搶救都具備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在這次新冠肺炎重症救治的過程中,宋邵華坦言,“這在之前十多年的工作中根本見不到,這麼集中的相似的病例。在我們做其他的重症救治的時候的話,每個病人的病情都不太一樣,但是現在我們面對的十多位病人情況都有很多相似點。”

“面對這一情況,我每天都強迫自己做個筆記,因爲每個人的病情可能都差不太多,但具體的數據都有一些差異,這些數據對於病人的搶救非常重要。”宋邵華表示,這其實是我們醫生最頭疼的一種情況,因爲每個病人需要記錄的數字特別多,但是因爲相似性,我們很難憑藉記憶給病人做一個區分。

談起在重症病區的救治經歷,最讓宋邵華難忘的就是一位60多歲的患者,“這位患者全家有多位家人感染,而他剛好是最嚴重的一個,當時從入院到呼吸困難轉入ICU,然後因爲呼吸困難上呼吸機,最後呼吸機都無法維持,我們給他上了10多天的ECMO,這整個過程,我都全程見證了。”宋邵華表示,現在這位患者已經脫離了ECMO,當時剛剛脫機的時候,他就要下牀活動,恢復鍛鍊,求生的慾望非常強烈。

“後來在交流中,我們能感受到這是一位非常要強的患者,我們試圖讓他跟他的家人交流一下,緩解一下情緒,他當時很快就拒絕我了,說他不想讓家裏的人擔心,我就意識到他可能是家裏的頂樑柱。”宋邵華介紹,那個時候,我們就感覺,我們不僅是救回了一個患者,還是挽救了一個家庭。

“我們和患者基本零交流,但感情卻最深厚”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科護師李芸也是河北省胸科醫院重症病區的一員,1月16日晚上,剛剛去醫院上班的她接到了要去支援的通知,“我當時想都沒想就同意了,感覺能把這個機會給到我,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情。”李芸告訴記者,因爲從武漢疫情開始,自己已經主動寫過兩次請戰書了,這次終於可以走上戰場,這對於醫務人員來說,是一件特別光榮的事情。

李芸在河北省胸科醫院重症病區工作,受訪者供圖。

“我當時一進病房,確實被震撼到了,就覺得滿眼全是大白,進去後,每一個患者身邊都有很多的儀器。”李芸回憶,因爲人多,我們都需要特備大聲的跟醫護說話,纔可以彼此聽得到,不然就會被聲音所掩蓋。

而與醫護對話相反,這裏的患者大多都非常平靜,“我從進入重症病區之後,就負責看護整個病區最嚴重的患者,當時我接手他的時候,他已經在使用ECMO了,並且直到我離開這個病區都沒有撤機。”李芸說,可以說,我跟我的患者全程沒有任何溝通,但是我離開這個病區之後,一旦有機會,我還是會上去從窗子裏看一下他的情況,希望他能儘快撤機,慢慢變好。

“其實在我們這個病區的患者大多都需要鎮靜,尤其是上ECMO的患者,我們必須要把他鎮靜到最深,如果患者有自己的意識,就會有自主呼吸,有自主呼吸對他的肺的損傷就會很大。”李芸告訴記者,所以整個過程中,我們和病人的交流其實並不多,但直到我離開重症病區去普通病房工作裏一段時間後,我最牽掛的還是他們。

宋邵華也告訴記者,“前兩天我們看到和一個重症患者能夠在牀上微笑的舉起雙手來跟我們打招呼,我們好多醫生都激動的流淚了,因爲我們這個病區的患者都比較重,有時候哪怕他們給我們伸一個大拇指表示感謝,也是他做了最大的努力,我們知道,這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

“我們重症醫生有時候會有一種情懷,管牀大夫管病人都管出感情來了,經常管病人都管出感情來了。”宋邵華說,我們有一個女醫生,因爲太累了,醫院就想安排他到普通病房進行一個休整,但是她放心不下一直照看的一個病人,她直接一口回絕了,她說累點苦點不要緊,病人好起來了,這是我們最大的安慰,最後她也等來了他的病人能夠有自主意識,等來了她的病人給他豎大拇指,那一刻,她真哭了。

“前段時間,我們從醫院回賓館的路上經過石家莊最繁華的街道看到的都是空無一人的景象,我就想着趕緊去努力,趕快把這些患者都救過來,讓我們的生活能迴歸平靜。”宋邵華回憶。

截止發稿前,宋邵華、李芸及其同事剛剛結束支援任務,撤離重症病區,在賓館隔離休整,“現在整個重症病區只剩下7位患者,並且這7位患者的狀況都不錯,相信都會慢慢編好。”宋邵華說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