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记者 苏启桃

春节后,一周10家的IPO上会节奏继续。2月24日上会的湖南达嘉维康医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达嘉维康)即是其中之一。

金融投资报记者梳理发现,开年即迎“大考”的达嘉维康拟登陆创业板,却无研发投入也无技术人员,毛利率还远低于同行;同时,公司历史上的股权转让和增资定价蹊跷;在股东及高管的信息披露上也前后不一,其真实性大打折扣。

1

毛利率远低于同行

公开资料显示,达嘉维康是湖南本地的一家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主要从事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的分销及零售业务。分销业务以直接向终端销售的纯销模式为主,医疗机构为主要销售终端;零售业务则重点发展专业药房业务。

公司称,依托批零一体化,发挥供应链优势,发展专业药房新零售模式,并通过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开展增值服务,公司逐步向医药服务商转型。

不管业务描述多么“高大上”,达嘉维康区域医药流通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其业绩增长的乏力和毛利率的低廉。

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2020年1-6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22亿元、21.89亿元、24.57亿元和10.59亿元,对应各期净利润仅7994.90万元、7798.74万元、8765.25万元和1091.22万元,毛利率分别仅为13.70%、12.14%、11.81%和10.65%,还呈逐年下降趋势。

且就医药零售业务毛利率来看,远低于同行。

2017-2019年,老百姓(603883)的毛利率分别为35.47%、35.31%、33.65%,大参林(603233)的毛利率为38.88%、40.08%、38.04%,益丰药房(603939)毛利率为38.41%、37.81%、37.39%,而达嘉维康的毛利率为17.48%、15.4%、13.14%。

2

信披真实性存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只是一家毛利率极低的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达嘉维康却拟登陆创业板。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公司列举的同行全部来自上交所主板和深交所中小板,并没有一家同行登上创业板。

且有意思的是,记者翻遍招股书,报告期内公司既没有一分钱的研发投入,也没有披露任何一名研发人员或技术人员。然而在公司新三板挂牌期间发布的2017年半年报中却曾披露公司有核心技术人员3人。

顺着2017年半年报,金融投资报记者还发现,公司在信披上前后不一致,信披质量大打折扣。

比如,在上会稿中披露,公司高管彭佳的学历为“中专学历”,而在2017年半年报中却披露其为“大专学历”。

无独有偶,深交所网站显示,公司几遭问询,其中关于公司实控人之女王越的问询较多。因为不仅其作为证券从业人员短暂持有过新三板挂牌公司股份,还在公司的保荐人国金证券处就职。对于这些问题,公司均有回复。

但记者注意到,就在这多番回复之中,暴露出公司信披的不严谨。

比如,在上会稿中,公司披露王越存在可能因其在证券公司任职期间持有新三板公司股份导致被行政处罚的风险时称“王越系于2017年7月入职中国民族证券有限公司(试用期3个月,2017年10月正式入职)”,但在公司2017年半年报(2018年8月25日发布)中,公司却披露其在方正证券任职。

3

股权转让及增资定价缺乏逻辑性

当然,达嘉维康缺乏逻辑性的事情绝不止信披一样,公司历史上定增及股权转让定价的逻辑性也令人生疑。

作为一家成立时间较长且曾挂牌新三板的公司,达嘉维康历史沿革颇长,但在同一时间或者前后接近的时间段,定价悬殊。

例如,2017年12月14日,屠仁海、陶允翔分别与公司实控人王毅清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约定股份公司摘牌后5个工作日内,屠仁海将其持有之股份公司 0.0024%的股份(对应 0.3 万元注册资本)转让予王毅清,转让价格为4.8万元;陶允翔将其持有之股份公司0.0127%的股份(对应1.6万元注册资本)转让予王毅清,转让价格为24万元。

很明显,此次股权转让价格并不一致,分别为16元/出资额、15元/出资额。

到了2018年2月26日,股份公司召开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股份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13033.97万元,新增的432.07万元注册资本由刘建强以货币认缴,增资价格为每股7元,增资价格系参照2017年6月增资价格并经双方协商确定。 此次定增于当年5月落定。

2个月之后的2018年7月24日,股份公司召开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同意股份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15169.93万元,新增的2135.96万元注册资本由王毅清、钟雪松以其持有的达嘉物业100%的股权认缴,其中王毅清以其持有之达嘉物业98.18%的股权出资2097.12万元,钟雪松以其持有之达嘉物业1.82%的股权出资38.84万元。本次增资的增资价格为每股8元, 增资价格系以2018年5月增资的估值为基础协商确定。

前后相差2个月,公司实控人及大股东增资价格却高于新来的刘建强。对此,公司在给深交所的问询回复中称“刘建强在药品终端零售具有市场业务开拓能力,要引起入职并向其增发股份”。

但奇怪的是,在2021年的上会稿中,刘建强并未在公司担任职务,招股书中也未披露其信息。

公司因拟引入刘建强入职而向其低价增发股份,但目前却未在公司任职的原因是什么?公司高管彭佳的学历究竟是大专还是中专?公司2017年还在的3名核心技术人员流向了何处?

金融投资报记者将一系列的疑问整理并发至公司,但截至记者发稿仍未获回复。几次问询后仍问题缠身,达嘉维康前路几何,本报将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