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中國積貧積弱,中國人被侮辱爲"東亞病夫",體育事業雖有所發展,但始終落後於世界,除了一項運動,那就是足球。

民國的足球運動興起是伴隨着近代大學教育開始的,最早始於上海的教會學校,中國的第一支近代足球隊在上海的聖約翰大學成立,當時的中國球員還是拖着長長的辮子在球場上奔跑。

中國的足球體育運動始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南洋大學、滬江大學、之江大學、東吳大學、金陵大學大學是最早的上海聯賽成員,當時的中國足球運動,沒有任何的官方支持,更沒有任何外籍教練的指導,全是業餘球員,卻開展的如火如荼。雖然國家貧弱,卻能夠經常與國外球隊比賽交流,水平也居於亞洲之首。

當時的遠東運動會足球賽,10屆中有9屆冠軍都被中國包攬,當時日本隊根本不是對手,經常被中國大比分打敗。其中最出名的要數中鋒李惠堂,被稱爲亞洲球王。

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民國政府派員參加,政府連年軍閥混戰,卻不願拿出經費支持體育運動,打仗賣軍火有錢,參加奧運會卻是兩個字:沒錢。知道不會有經費的中國足球隊小夥子們沒有把希望寄託在政府的撥付,在民國代表團出發前兩個月就早早出發,到東南亞踢了二十幾場比賽,爲的就是掙門票錢,因爲是去掙經費,所以日程很緊,比賽一場接一場,沒有休整時間,還要場場爭取勝利,爲了防止當地組織方黑門票錢,除了上場的11名隊員,其他人都要到各個入口去把守, 看起來都讓人心酸。他們不僅自己湊夠了去柏林的路費,還給代表團寄去5萬元。

在柏林奧運會第一站,抽到籤與英國對陣,踢了兩個月的球,又經歷輪船、火車長途跋涉而來的中國隊小夥子們,體力上狀態上遠遠不如英國隊,上半場0比0戰平,最終0比2不敵英國隊,雖敗猶榮,贏得了歐洲足球界尊重,賽後受到多國邀請,訪問了6個國家。

在當時的條件下,中國足球在連年戰火中發展,中國的球員們卻憑着對足球運動的熱愛,憑着頑強的毅力,用一場場的勝利,給內外交困中的中國人帶去了鼓舞和希望,他們無疑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中國足球隊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