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披露,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在明日至下星期二出访中东六国,先后前往沙特、土耳其、伊朗、阿联酋、巴林及阿曼访问。

  细心的读者一定发现了,王毅外长的行程可谓马不停蹄。

  北京时间19日,王毅陪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抵达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之后两天,中方同美方连续展开三轮高层战略对话。

  对话结束仅仅隔了一天,人们看到王毅从零下奇寒的安克雷奇,出现在了春意盎然中国西南城市桂林。

  3月22日、23日,他在这里接待了来自俄罗斯的贵客——外长拉夫罗夫。

  在拉夫罗夫结束访华行程后,王毅明天将去到距离桂林6000公里之外的沙特。

  “后疫情时代”世界暗潮涌动,中国很拼,外长很忙。

  桂林迎“贵邻”

  中国网友对中俄外长的见面,有许多溢美之词。有网友说,桂林谐音“贵邻”,寓意中俄是珍贵友好的邻居。

  22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随行官员乘船顺江而行,饱览春色的同时,拉夫罗夫心情不错,向游客挥手致意,还发了一段Tik Tok视频。

  在第一天的正式会谈之后,外交部发布的通稿指出“双方相互通报了各自对美关系近况”。

  

  是什么样的近况呢?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助理研究员李莹莹指出,当前,拜登政府对俄、对华政策正处于形成期。从此前的一系列激烈互动来看,大体框架基本成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拉拢盟友,搞“小圈子对抗”。二是力推价值观外交。对俄罗斯,拜登在首次外交政策讲话和慕尼黑会议上明确表态,确定对俄“强硬“政策主基调。3月初,美国联合欧盟“下手”,以纳瓦利内事件对俄进行制裁,同时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导致地缘政治对抗上升。对中国,美国一方面在中国周边大搞“穿梭外交”,召开美日印澳四国领导人会议,修补与日韩等盟友关系;一方面借口香港、新疆等问题实施制裁,干涉中国内政。

  谈了两天,中国外交部用“富有成果”来形容中俄外长会晤。双方共同签署并且发表《中俄外长关于当前全球治理若干问题的联合声明》,阐释“人权”“民主”“国际秩序”“多边主义”概念的内涵。

  “此次声明是在拜登政府调整对外政策,加大对中俄“双遏制”的力度下出台的,从声明内容可以看出,中俄两国对当前内外形势的判断趋于严峻。双方表达了对国际关系准则的一贯主张,反对美西方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干涉他国内政。声明也传递出双方在对后疫情时代国际秩序的看法高度一致,显示出双方对维护多边体制,塑造和引领国际秩序的坚定信心。”李莹莹说。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今天则特别强调,中俄双方将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互为坚强后盾,在发展振兴道路上互为重要伙伴,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推动新时代中俄关系实现更大发展,更好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互为坚强后盾”,未来可观察在某些大国频频挑战别国核心利益时,中俄双方如何“互为坚强后盾”。

  中东之行

  针对王毅的中东行程,华春莹今天则表示,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零和博弈、集团政治冲击国际秩序。中东地区国家期待同中国加强抗疫和发展合作,深化治国理政交流,乐见中国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据报道,去年,因国内疫情得到较好控制,不具备疫苗三期临床试验条件,国药集团的新冠疫苗获批开始进行国际三期临床试验,而首个进行这一疫苗的三期临床实验的国家是阿联酋。紧接着,摩洛哥、巴林、埃及等中东国相继与中国达成协议在本国进行三期临床试验。

  巴林王国王储、埃及卫生人口部长、土耳其总统和卫生部长都主动接种中国产的新冠疫苗。

  

  “去年疫情以来,中国和中东国家的合作是非常好的,大部分中东国家在抗疫援助、疫苗等支持我们。”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所长牛新春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表示,中阿关系是南南合作的典范,是国家间关系的样板,包括中国提的大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东比较成功。

  牛新春还指出,拜登上任后,在调整中东政策,中东地区的国家间关系在重组。伊核协议、也门问题在进行新的谈判,中国也想在中东发挥积极的作用。

  “王毅此次出访,将有助于巩固中国和中东主要国家的合作。”牛新春指出,中国是伊核协议的相关方,同时,还在在推动海湾国家建立自己安全对话机制。此次出访包含4个海湾国家,考虑中国从中东进口石油的比重不断上升,此访或许也将涉及能源议题。

  “中国与中东的关系,是我们外交关系上比较靓丽的一块。近年来与中东的互动,体现中国的外交更加主动了。”牛新春总结。

  作者:唐萍,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此前报道:

  俄外长访华地点有何玄机?专家:与美会谈地成鲜明对比

  中美此次高层战略会晤周末正式结束,但中美关系仍然是今天的蓝厅里各方关注的重点。只不过,众人的目光逐渐从新闻事件本身转移到了会谈的成果上。

  虽然双方没有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但是从中方的消息稿里面我们仍然能够捕捉到不少信息。

  在今天(2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华春莹在回应中方如何评价此次对话成果的时候就表示,这一次对话中美双方围绕各自内外政策、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长时间、建设性的沟通”。华春莹进一步强调,这一次的对话是“及时的、有益的”。

  

  不过,我们仍然看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仍然是使用了“艰难且直接”等强硬的词汇形容这次对话。而且相比中方相对详细的消息稿而言,美方披露的信息却比较少,而且仍然在重复一些“讲了一万遍”的话题。

  “他们在美国国内也面临很大压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孙成昊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采访时表示,“拜登很怕国内指责他是不大强势的总统,外交上会对共和党让步,表现就是对中国保持强硬的立场。”

  其实,美国政府面临的压力,在中美正式会晤之前就能感受到,而开场白上布林肯的一些举措更是坐实了拜登政府两难的困境。“美国一直在调低国内的期待,也不敢在第一次对话后发表成果清单,甚至连联合声明也没有。我们能预料到,美国国内的‘反华政治正确’还是很严重,”孙成昊向深圳卫视&直新闻表示。

  “但是就像王毅国委说的,对话肯定比对抗强。”孙成昊指出,中美这一次对话只是互相了解对方的政策优先,为未来更进一步的对话留有余地。“我们肯定也会根据对话的具体内容,来评估美国新一届政府到底采取怎样的对华态度。”

  联合盟友“抗中”行得通吗?

  而从目前来看,美国的另一个“政治正确”似乎是联合盟友对抗中国。在这一点上无论是美国国内,还是美国的一些盟友,都对其表达了巨大的期待。澳大利亚贸易、旅游和投资部长提恩近日表态称,感谢美方在中美高层会晤上“站出来支持澳方,美不会让澳孤立无援”。

  对于美方“联合盟友遏制中国”的举措,杨洁篪与王毅在阿拉斯加非常清晰地表达了中方立场。中方一直认为,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的多边主义仍然是集团政治。

  

  今天华春莹又再次强调,美国及其几个所谓盟友代表不了国际社会。“实际上,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不承认美国就是国际社会,不承认美国的价值就是国际价值,不承认美国说的就是国际舆论,不承认少数国家制定的规则就是国际规则。”

  外界也注意到,诸如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并没有那么吃美国“联合盟友遏制中国”这一套。此前,韩方表示韩国不仅不会视中国为威胁,还会进一步同中国加强务实合作。

  华春莹在回应中指出,中国同美国及澳大利亚等几个美国盟友之间“各有各的问题和立场”。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就拿澳大利亚而言,澳对华的经济依赖十分巨大。此前,中国对澳大利亚煤炭、大麦、铜矿石及铜精矿、食糖、木材、红酒和龙虾等7个大类的商品停止进口。禁令一出,澳大利亚仅明面上的直接损失就高达60亿澳元。根据澳大利亚当地媒体《悉尼先驱报》的报道,澳大利亚外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希望与中国继续在经贸方面开展合作。

  今天,华春莹在回应中也指出,“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有直航,绕道美国舍近求远,得不偿失。”但为什么澳大利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选择去抱美国大腿呢?

  孙成昊表示,这是因为特朗普时期美国对于盟友的态度更倾向于功利主义,“而拜登上台以后,澳大利亚似乎看到了机会。”

  “分层次、分体系”似乎可以用来总结美国整体的盟友架构。“澳大利亚属于五眼联盟,无论是在语言、历史还是在情报方面,与美国的关系都更为密切,”孙成昊进一步分析称,“关于美国的盟友,我们还是得case by case去分析。”

  事实上,与澳大利亚一样,在历史、语言等方面与美国更近的盟友加拿大,也在涉华问题上频频对中国施压。

  今天,加拿大公民康明凯接受了庭审,但是一些外媒仍然在指责中方“不允许包括加拿大驻华使馆外交官在内的一些外交官旁听”。虽然在上周五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赵立坚已经强调了,康明凯、迈克尔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犯罪,“因案件涉及国家秘密,有关法院依法不公开开庭进行审理,无可指责。”

  针对一些西方国家的“胡搅蛮缠”,今天华春莹在回应相关问题时也点出了加拿大“双标”的行为。华春莹指出,加拿大《刑法》明确规定,出于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加法官有权决定对有关案件不公开审理。“加方一方面自我标榜为法治国家,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办案妄加评论,在法律问题上搞‘双重标准’。这不仅虚伪之至,而且十分无理。”

  拉夫罗夫访华时间地点有何玄机?

  但是我们也发现,越是喜欢联合盟友遏制其他国家的人,越是容易恶意解读其他国家之间的正常往来。今天就有外媒记者在蓝厅提问称“俄外长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结束后访华,表明中俄正在联手对美,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每一次外交活动和访问都需要双方事先商定,”华春莹在回应时指出,“中俄本来就是非常亲密的伙伴,双方一直在各个层级保持着密切交往。中俄关系发展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我们的关系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不像个别国家拉帮结派,有着不可告人的阴谋甚至阳谋。”

  今天,拉夫罗夫已经抵达广西桂林,正式开启了他的访华行程。华春莹在记者会上表示,今明两天拉夫罗夫都会与王毅外长举行会谈,就一系列重要和广泛议题深入沟通,“相信此次拉夫罗夫外长的访问将进一步促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一次两国外长的见面地点选在了广西桂林。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助理研究员康杰观察到,王毅外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次的选址来自于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大使的推荐。“而且桂林已经春意盎然,与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这一次拉夫罗夫外长访华,华春莹表示,双方将就中俄关系、双方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作、双方高层交往等一系列广泛重要议题进行深入沟通。“相信这次拉夫罗夫外长访华一定会促进中俄关系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