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自主可控區塊鏈技術發佈!已在北京冷鏈追溯中顯威

3月24日,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海淀區瞭解到,國內首個自主可控區塊鏈技術體系“長安鏈”近日由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發佈,已在海淀區深度應用並正在全市推廣。

據介紹,“長安鏈”是基於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專用加速芯片、全球領先的每秒處理交易數達10萬筆以上的算力、軟硬件一體、模塊化可靈活裝配等行業領先技術開發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開源開放的公益性平臺,是國內首個自主可控的區塊鏈技術體系。與此前的區塊鏈技術相比,性能、安全性大幅提高、能耗下降。

“長安鏈”由北京微芯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騰訊百度等知名高校、企業共同研發。北京微芯研究院是北京市支持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2019年成立,落戶在海淀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邊緣計算芯片和區塊鏈技術,其核心研發人員上百人,均是海外歸國以及國內頂尖的區塊鏈專業技術人才。

目前,微芯研究院已自主研發了三款芯片,包括貼在腋下每秒可測量一次體溫的芯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使用了40萬人次;安裝在電纜上可監測溫度異常等情況提前預警的芯片;應用在區塊鏈領域的加速芯片。正是其研發的自主可控加速芯片,爲長安鏈技術體系提供硬件支撐。

“長安鏈”的應用場景涵蓋食品追溯、供應鏈金融、碳交易等領域,還將與數字人民幣融合創新,推進數字經濟領域高質量發展。

以基於“長安鏈”打造的“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爲例。“過去要想實現對冷鏈食品的追溯,要先建一個系統,再讓企業把自己的數據導入進來,麻煩、數據安全性低。一些數據對於企業來說是商業機密,他們也不願意提供。”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負責人任常銳介紹,應用了“長安鏈”以後,有系統的直接接入,沒系統的可以直接用長安鏈提供的系統,通過區塊鏈的分佈式記賬技術,企業負責記錄、管理好自己的數據,放在鏈上,“鑰匙”自己拿着。需要追溯時,通過“長安鏈”的加密技術數據“可用不可見”,確保數據安全。

“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等於對冷鏈食品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提高了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2020年11月初上線以來,已有近2萬家企業上鍊。“因爲’長安鏈’每秒可交易10萬筆,容量、頻次可以滿足對全北京冷鏈食品的追溯需求。”任常銳表示。截至2021年3月21日,“北京冷鏈”累計記錄進口冷鏈食品產品品種39176個,批次81492個,涉及104個國家、國內全部省級行政區,累計流通產品39.3萬噸。

在海淀區,“長安鏈”的應用更深入。截至目前,海淀區政務服務聯盟鏈共有聯盟單位58家,可支撐37類數據鏈上覈驗,共落地601個政務服務場景。“長安鏈”也在支撐海淀“城市大腦”建設,爲其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數據分享和協同。海淀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與微芯研究院深度合作,以應用場景擴展促進“長安鏈”迭代升級,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生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