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海南省教育厅印发“2021年工作要点”提出,加快推进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三亚崖州湾科教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江东国际教育新区等重点教育园区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累计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40所以上。海南日报 图

  高等教育资源一直较为稀缺的海南省,最近几年动作频频,引进了不少高校,颇有“逆袭”之势。

  3月2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电子科大’)获悉,海南省教育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邢孔政带队访问该校,双方就电子科大在琼办学相关事宜进行了洽谈。

  据介绍,校地双方重点就海南省相关政策支持、项目推进情况和共建研究机构等进行了研讨。这是双方首次对外明确提及“合作办学”事宜。值得注意的是,同日,大连海事大学也在官网透露,该校将“南下”海南建立研究院。

  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2月,海南发布“十四五”规划,其中将“打造国际教育创新岛”纳入“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任务,提出“引进40所以上国内外知名高校在琼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澎湃新闻,海南除了发力引进外地高校,走发展高等教育的“捷径”之外,也要破除制约本地高校发展的障碍。

  校地双方就共建研究机构进行研讨

  澎湃新闻获悉,电子科大校长曾勇代表学校欢迎邢孔政一行来访,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

  曾勇表示,希望通过与海南合作拓展国际办学项目,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海洋电子信息科研平台、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为美好新海南建设贡献成电力量。

  邢孔政介绍,此前,教育部和海南省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决定建设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平台。希望能跟以电子科大为代表的国内外知名高校携手合作,将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打造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更好地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局长助理罗青则介绍了园区概况和园区的战略定位、建设内容、规划布局、办学模式、治理体系和目前建设进展等。校地双方还就海南省相关政策支持、项目推进情况和共建研究机构等进行了研讨。

  而在“电子科大或将前往海南办学”消息传出的同日,大连海事大学也在官网透露,该校也将“南下”海南。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郑少南、副校长王小勇一行调研了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双方就合作成立大连海事大学洋浦研究院进行了交流。此外,郑少南一行还出席了大连海事大学海洋法治与文化研究院海南分院揭牌仪式。

  为补短板,海南发力引进高校

  高等教育一直是海南的“短板”。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南共有21所高校,全国范围仅高于宁夏、青海和西藏。其中,本科院校8所,公办本科院校仅5所。电子科大坐落于四川成都,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为引进高校落地办学,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亲自带队前往近两千多公里之外的成都,可见其“急迫”心情。

  海南省政府官网显示,早在2018年海南省“两会”上,政协委员廖清林就建议加快推进海南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在新时代,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海南人才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严重缺乏。”廖清林称。

  海南省教育厅2018年8月回复,教育部正着手制定海南教育创新岛实施方案,方案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包括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内”的海南教育国际化。此外,该厅将出台《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指导意见》,对国内外知名高校来海南合作办学给予土地、专项资金等方面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

  2019年底,《海南日报》报道称,在教育部统筹指导下,海南在三亚崖州湾科教城、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海口桂林洋教育园区“组团”布局,“下决心拿出条件最好的资源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

  据澎湃新闻梳理,截至目前,三亚崖州湾科教城已洽谈引进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11所高校,形式以研究院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该科教城已在去年9月迎来了首批研究生。

  前述提及的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截至今年2月中旬,则已签约引进国内外高校16所,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16个。倘若这次与电子科大洽谈顺利,该试验区高校引进名单上或再增一所。

  为表诚意,海南省不惜砸下“重金”。以三亚崖州湾科教城为例,给予入驻高校前期经费补贴,支持其分支机构建设运转,2020年的5500万元补助资金已经拨付到位;在科研保障上,根据研究方向及产业发展,打造了40余个实验室及科研平台,各类科研设备投入超10亿元;另外还建设了球场、图书馆、电影院、健身房等生活娱乐设施。

  《中国新闻周刊》此前报道称,引进中外名校可谓发展高等教育的捷径,也被称做“借鸡下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该刊记者采访时称,这种模式总体来说是希望在高等教育发展上走捷径,主要由行政部门主导。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奏效,但也可能是一个短效。海南高等教育能否完成“逆袭”?储朝晖认为,教育的发展是延续性的,没有十年二十年的积淀很难发展好,或许十年以后能够看得更准确一些。

  3月25日,储朝晖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进一步提到了海南本土高校的发展。他认为,如果仅仅有经费及行政的支持,是无法办好大学的。“办大学的逻辑远远比行政逻辑复杂。”储朝晖称,海南高等教育较为薄弱,还缘于其办学理念、管理制度等软性条件的不足。因此,除了发力引进外地高校、“走捷径”之外,也要破除制约本地高校发展的障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