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小公募“旱澇不均”!冠軍基金經理看好哪些行業?

來源:國際金融報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如今,這句諺語越來越能反映當前公募行業的現狀。

隨着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陸續披露,旗下的公募基金公司財務數據也陸續揭曉,行業的分化愈發顯著。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十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將去年的財務數據公之於衆,大型公募牢牢佔據業績榜前列,小型公募經營情況欠佳。工銀瑞信基金以19.73億元的淨利潤暫居公募榜首,華夏基金以15.98億元的淨利潤暫居其後,南方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博時基金淨利潤均突破10億元,浙商基金、中海基金、南華基金去年淨利潤均爲虧損。

公募行業分化加劇

過去一年,依託權益類基金業績的大放異彩,公募基金整體規模迅速擴容,創下公募有史以來最高新基金成立份額紀錄,不少基金公司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1家公募基金公司財務數據公開。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還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財務數據隨控股股東年報一起披露。

根據已披露的情況來看,截至2020年底,有6家公募基金公司淨利潤突破10億元。工銀瑞信基金實現淨利潤19.73億元,同比增長28.45%,暫居公募淨利潤榜第一;華夏基金實現淨利潤15.98億元,同比增長33.02%,暫居第二;增長率暫居行業第一的公司又是一家銀行系公募,交銀施羅德基金實現淨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114%;南方基金、博時基金、建信基金淨利潤均突破10億元,分別達到14.84億元、12.47億元、11.19億元。

上述基金公司均屬於行業規模較大的頭部公司,而規模較小的基金公司運氣就不太好了,不但沒有享受到權益類基金業績和規模增長的紅利,有的淨利潤甚至出現虧損。

數據顯示,浙商基金、中海基金、南華基金2020年淨利潤均出現虧損,分別虧損86.16萬元、364.93萬元、1168.56萬元,這三家基金公司2020年末基金規模分別爲311.36億元、135.41億元、34.82億元。浙商基金和南華基金的共同特點在於權益類基金規模佔公司總規模比過小,均以債券型基金爲主。

在財務數據披露過程中,浙商基金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

3月19日,浙商基金髮布澄清公告表示:“該年度報告錯誤地引用了我司2020年度財務數據,原因系誤將2019年已更正審計調整調整至2020年未經審計財務數據中。截至目前,我司2020年度經審計財務報表尚未最終確定,具體請以上市公司最新公告爲準。”

3月23日,浙商證券發佈的公告提及,浙商基金於2020年4月24日提供了經審計財務報告,其報告顯示,淨利潤(含其他綜合收益)較前期提供給本公司的財務報表減少了168.24萬元。浙商基金提供的2020年度財務報表淨利潤爲82.09萬元,經調整後,浙商基金2020年度淨利潤爲-86.16萬元,不存在錯誤引用的情形。截至3月19日,浙商基金2020年度經審計財務報表尚未最終確定,其最終財務數據以浙商基金2020年度經審計財務報表爲準。

結構分化依舊是主旋律

截至3月29日,越來越多的基金披露了2020年年報情況。

去年的年度冠軍基金農銀工業4.0混合於3月29日發表了對市場的回顧和展望。農銀匯理基金經理趙詣在報告中表示,目前組合持倉仍然主要集中在計算機、電子、機械、新能源等行業。

趙詣認爲,上市公司的經營質量仍是最重要的關注因素,因此部分業績穩定增長的優質公司,由於缺乏題材,導致在一季度股價表現不佳的情況下,反而是爲明年後三個季度佈局的好時機。同時,頭部企業由於在低折現率、長久期、高流動性的情況下,給了很高的溢價,而中盤細分行業龍頭由於關注度較低,估值、增速更匹配,因此也會存在較好的機會。

展望未來,趙詣表示,組合配置上仍然以5G產業鏈、新能源、高端製造爲主。

工銀中小盤混合基金經理黃安樂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公司估值給予謹慎態度,並減持了該類產業鏈中高估值的部分公司,增持性價比更合理的公司,總體依然超配,但持倉比重下降。

黃安樂在年報中提及,經過2020年以來的大幅上漲,部分公司的市值可能已經接近本基金預估的三年之後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即便對更遙遠的未來很樂觀,但受限於自身的預測能力的邊界,對此類公司3年之後的價值增長空間評估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基於投資策略和對未來市場的預判,該基金逐步增持了國防軍工,尤其是軍工材料和軍工電子器件等細分行業。此外,該基金對低估值的順週期板塊也逐步增加了配置。

在一些基金經理看來,熱門的消費行業仍然具有一定機會。

銀華食品飲料量化股票基金經理李宜璇在2020年年報中表示,目前白酒估值處於中樞偏上,橫向對比仍有一定的性價比。大衆消費品方面,受提價預期影響,啤酒和調味品近期反彈明顯,預計仍然具備一定的持續性。一些目前看景氣度恢復低於預期的和明年業績不確定性較大的標的可以持續觀察,尋找合適的介入機會。對於食品飲料板塊來說,目前的風險主要存在於流動性收緊風險、大盤系統性風險。

展望A股市場,工銀醫藥健康股票基金經理譚東寒表示,伴隨着產業發展和投資者結構變化,預計A股的結構分化還將是市場主旋律,而當前市場高估值,尤其是龍頭公司的高估值高溢價也需要企業業績增長來消化。2021年投資者需要放低收益預期,同時要做更精細的個股選擇比較來努力獲得超額收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