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球",可能很多球迷都聽說過。什麼是"讓球"呢?說白了就是假球。只不過稱之爲"讓球",是因爲處於比賽的需要而已。

那麼你知道讓球是什麼時候被人知道的嗎?你知道這個讓球事情爆出後,對於中國乒乓球事業影響多大嗎?

換言之,讓球是出於隊奪冠需求的基礎上。因爲存在在團體的球類項目裏,所以稱之爲"讓球"。其實不止球類項目,其餘的項目裏也有。比如在中長跑項目裏,就有類似"讓球"的做法。

爲了讓比賽更具有看點,在馬拉松或者其他長跑項目上,組委會甚至還專門聘請一些領跑的運動員,讓這些運動員來提高後面運動員的成績,從而使這項整體賽事的成績得到提高,而對於這些領跑運動員來說,他們就是類似"讓球":犧牲自己的個人成績,成就團體成績。

再比如在中長跑項目中,如果一個國家的參賽運動員超過兩人,那麼教練組就會制定一些技戰術,比如讓奪冠的運動員跟跑,而另一名運動員則負責去衝擊有奪冠實力的對手,消耗他的體能,從而在後半段達到讓自己隊友脫穎而出,奪冠的目的。很顯然這個前半程耗費對手體力的球員,其實就做了類似"讓球"的事情。

所以,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只要有超過兩人蔘賽的集體項目,就會有技戰術,就會有人做出犧牲,而這種犧牲自己成就別人的做法,是團體項目必備的,你很難判斷是對是錯:對個人來說,可能這種做法是錯的,因爲我和隊友實力相當,憑什麼我要做出犧牲?但是對於最終的奪冠,這種做法又是對的,畢竟集體的榮譽高於一切。

而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當時女乒選手陳靜和和何智麗兩人實力相當。但是出於比賽的需要,乒協作出了讓陳靜奪冠的決定,但是何智麗並沒有服從這個決定,奪得奧運金牌後,離開中國,赴日發展。

於是我們看到了此後幾年,改名爲小山智麗的何智麗,成爲中國女乒最大的對手。而且此後幾年,受何智麗影響,很多不甘讓球的選手,都到海外發展,形成了名爲"海外兵團"的乒乓球羣體,曾經一度給我國女乒造成威脅,鄧亞萍、喬紅等球員,都敗在他們手下。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何智麗在亞運會等重大賽事上,戰勝中國選手怒吼的場景,我們也不會忘記,面對她們奪冠,我們乒協工作人員的無奈。孰是孰非不重要,可記憶是深刻的。

而今,日媒報道,爲了增加伊藤美誠奧運奪冠概率,日乒協聘請何智麗作爲伊藤美誠的私人教練,以便對中國女乒形成遏制。

可以說,一個讓球,給何智麗一生造成了影響,至今不能釋懷,甚至反目成仇,究竟何智麗的做法對還是錯,我們不是當事人,不能評判。但是從推廣乒乓球運動來說,這些海外選手,卻是推動了乒乓運動的發展,不是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