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消息]太空探索公司“獵鷹”9-1.2型火箭4月7日在卡納維拉爾角天軍站第40號發射臺進行了“星鏈”低軌寬帶星座的第24次專項組網發射,任務代號“星鏈”v1.0-L23。箭上攜帶了60顆“星鏈”衛星。火箭於美國東部時間12時34分(北京時間4月8日0時34分)點火起飛。星箭分離於起飛後約64分鐘進行。

這是太空探索公司今年的第10次發射和第8次“星鏈”組網專發。本次發射瞄準高度約爲270公里的一條軌道。衛星隨後要利用自帶的氪離子推力器升往550公里的工作軌道。

本次發射採用了此前已用過6次的一枚一級火箭,編號B1058.7。該箭去年5月30日參與發射了執行“驗證”2載人試飛任務的“載人龍”飛船,7月20日被用來發射韓國首顆專用軍事通信衛星“陸海空三軍衛星信息系統”(ANASIS)2,10月6日參加了“星鏈”第13次組網專發,12月6日被用來發射首艘第二代“龍”貨運飛船,今年1月24日執行了太空探索公司代號爲“運輸者”1的首次自營拼單發射任務,3月11日又執行了“星鏈”第21次組網專發任務。在本次發射中,該箭又成功實施了落船回收。

本次發射所用整流罩有一瓣此前已參加過3次發射,包括以色列“阿莫斯”17通信衛星發射任務和兩次“星鏈”組網專發任務,另一瓣也參加過一次“星鏈”組網專發任務。

太空探索公司3月24日進行上次“星鏈”專發時派出了一艘新船來對整流罩實施回收,名爲“謝莉亞·波德倫號”(Shelia Bordelon)。新船上並未像此前另兩艘回收船“特里女士”和“奇夫女士”那樣架設網捕回收用的大網,而是單純採用從海水中打撈的回收方式。船上配備了便於開展打撈作業的升沉補償起重機。本次發射仍由該船來執行回收任務。

太空探索公司早前幾次發射就已在使用“搜尋者號”(Searcher)和“領航者號”(Navigator)回收船來從水中打撈回收整流罩,“奇夫女士”和“特里女士”船上架網用的支臂近期已被陸續拆除。有報道稱,該公司去年底決定放棄成功率很低、常常要靠碰運氣且存在安全風險的網捕回收方式。該公司已完成的整流罩複用飛行採用的也大都是落水後回收的整流罩,複用效果似乎並不比網捕回收的差,只是因爲受到過腐蝕性鹽水浸泡,翻修費用可能要高一些。

自2019年5月組網發射啓動以來,太空探索公司迄今已通過24次組網專發任務將1433顆“星鏈”衛星送入軌道。另外,該公司還借其1月底的首次自營拼單發射任務把10顆“星鏈”部署到極軌道。加上2018年初發射的2顆“丁丁”原型衛星,已發射“星鏈”衛星總數爲1445顆。

該公司早前曾表示,“星鏈”網絡需要24次發射來實現對幾乎所有有人居住區域的覆蓋,但12次發射後就能覆蓋緯度較高的地區,比如加拿大和美國北部。該公司稱,其初期星座擬由約1440顆衛星(亦即24次發射,每次60顆)來實現組網。

不過,根據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天文學家麥克道爾新近更新的數據,“星鏈”星座已發衛星中已有67顆離軌再入(其中主動離軌59顆,報廢后再入8顆),另有2顆正在離軌,還有25顆似乎已失去機動變軌能力。這也就是說,目前“星鏈”星座在軌衛星總數頂多爲1378顆,而可正常工作衛星數量應該不超過1351顆。

太空探索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肖特韋爾4月6日在以線上方式舉辦的2021年衛星大會低軌數字論壇的一場分組會上說,“星鏈”星座“已然能通達全球”,只是還不具備“全面的全球連接能力”。她說,公司希望在大約28次發射後實現連續全球覆蓋。儘管近兩年前發射的v0.9型衛星仍然少數幾顆在軌,但本次發射是v1.0型衛星的第23次組網專發(由1月份那次拼單發射送入極軌道的那10顆也屬於v1.0型)。這意味着該公司將在再進行4~5次發射後實現連續全球覆蓋。

雖然該公司曾暗示“星鏈”網絡有朝一日組網衛星數量或會多達4.2萬顆,但肖特韋爾說,該系統任意給定時間的實際在軌衛星數量將視市場需求而定。她說,公司的規劃是要運營一個“很可靠、時延很低且確確實實能爲這個星球上的每個人所用”的網絡。她說,一旦這個網狀網絡建立起來,那麼接下來基本上每次新發射就都是爲了新增容量。

“獵鷹”9火箭未來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進行的發射將把更多“星鏈”衛星送入極軌道,以擴大網絡覆蓋範圍,並實現北極和南極的上網服務。兩極互聯網服務是美國軍方渴望得到的一項能力,有望成爲“星鏈”項目利潤最爲豐厚的市場之一。

太空探索公司去年11月請求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准其把348顆衛星部署到高560公里、傾角爲97.6度的一條太陽同步軌道。FCC批准了該公司借1月份那次自營拼單發射把10顆“星鏈”送入太陽同步軌道,但餘下部分仍有待批准。肖特韋爾說,公司打算在幾個月內開始向極軌發射更多“星鏈”衛星。她還證實了該公司此前的說法,即那些極軌衛星將配備星間激光鏈路。已率先發往極軌的那10顆衛星上已配備了激光通信終端。

肖特韋爾預計“星鏈”網絡將能在3~5年內服務於“美國每個農村家庭”。她說,公司還在針對其它國家開展相關分析。她說:“我們初期的重點是美國,因爲他們講英語,而且距離近,所以如果他們的天線出問題,我們能很快就發運一臺新的。但我們肯定希望把這一能力擴展到美國和加拿大以外。”

“星鏈”項目的一大難題是降低用戶接收天線的造價。這些終端可隨着“星鏈”衛星從上方過頂自動完成星間切換,目前針對貝塔測試用戶的收費標準是499美元。肖特韋爾說,“星鏈”用戶終端造價現已降至不到1500美元,比此前的3000美元低了不少。她說,終端造價預計會在一兩年內降至“小几百美元”的範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