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IT時報

作者:潘少穎

30秒快讀

1 智能汽車領域“越來越香”了,互聯網巨頭甚至“門外漢”都急着造車。

2 滴滴也要造車,它的底氣是什麼?只是上市前的“助推器”嗎?

這廂,小米直播間尚未開始直播,那廂便傳出了滴滴要造車的消息。這些都發生在4月6日。開啓人生第三次直播的雷軍主要聊的就是造車,第一臺車叫什麼名字、是什麼車型、定價多少、什麼時候上市……一週前,小米扔出了這顆“核彈”。

智能汽車領域“越來越香”了。

小米大大方方地官宣造車,滴滴還遮着一層紗,對造車這事不予回應,但媒體已經挖得有板有眼,造車項目的負責人是滴滴副總裁、小桔車服總經理楊峻,並且已經開始從車企招人,造車勢在必行。

四年前,滴滴成立了“洪流聯盟”,彼時,創始人程維堅決表示滴滴不會造車。不過,這幾年,滴滴似乎一直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最典型的就是2020年11月滴滴發佈定製網約車D1,由比亞迪代工,搭載了爲滴滴司機設計的智能車機系統。雖然D1只能租不能買,也只能用於開網約車,但這可以看作是滴滴造車的“敲門磚”。

對於“滴滴牌汽車”的諸多細節,如價格、車型、上市時間沒有更多消息,但和D1不一樣的是,車企佔主導的方式或許會被改變。有觀點認爲,滴滴應該像小米一樣,以代工+供應鏈的模式,進軍新能源汽車賽道。

滴滴的底氣何在?

除了滴滴多年積累的司機、汽車、服務方面的數據基礎和運營模式,和造車有強關聯的無人駕駛滴滴也早有佈局,成立400人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L4級自動駕駛車型的研發與量產已被列爲滴滴內部重點項目,去年滴滴自動駕駛公司獲得軟銀願景基金領投的5億美元。

數據、運營、無人駕駛、定製網約車……車是連接無人駕駛和網約車平臺之間的橋樑,本來就做出行生意的滴滴確實有着合理的造車邏輯,如果說車企佈局網約車是希望通過網約車直接觸達司機和乘客,倒逼汽車的生產製造,同時去庫存,盤活資產,那麼滴滴造車的邏輯剛好相反,既能增強對車本身的控制力,網約車還是天然的銷售渠道。

小米、百度等算是跨界造車,但滴滴原本身處這個領域,優勢是明顯的。在軟件重新定義車輛的時代,滴滴也要實現閉環。

在D1發佈會上,滴滴透露了10年目標,2025年推出D3,普及100萬輛,搭載自動駕駛功能;2030年希望去掉駕駛艙,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雖然新能源車已經是紅海,但當新能源車具有成熟的無人駕駛和智能聯網功能後,在出行、貨運、快遞等領域可是“真香”了,估值、股價必然會上一個臺階,難怪最近互聯網大佬們急着造車。

說起股價,滴滴上市的傳聞一直不絕於耳,如何打動對網約車模式“不感冒”的投資者?畢竟,如果只做網約車平臺,滴滴可以進一步挖掘的利潤空間十分有限。目前滴滴做的事都是極具資本吸引力的標籤,自動駕駛、造車都是“熱詞”。

最新的消息是,滴滴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交表、三季度完成上市,目標估值超過600億美元。如果傳聞屬實,那現在已經是上市前的關鍵時刻。去年11月,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行網站companiesmarketcap數據顯示,全球34家上市車企合計市值高達1.5萬億美元,以特斯拉以及國內的蔚來、理想、小鵬爲代表的公司,市值合計高達近5000億美元,佔比32%。

不過,當互聯網巨頭甚至“門外漢”紛紛宣佈造車,感覺“今天說,明天汽車就能上路”,造車真那麼簡單嗎?

雖說汽車是“一部移動的手機”,但相比於手機,兩者的複雜程度不可同日而語。小米汽車或許會在三年後上市,這三年,不知道要突破多少技術難點。雷軍也意識到了這點,他曾說,我們還需要攀登技術的制高點,硬件工業大量的技術門檻和技術積累,最後都是用芯片形式來體現的,芯片這一戰是繞不過去的。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造智能汽車最關鍵的難點在於技術,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智能駕駛系統……這還只是大類,每一項技術後面包含着細分技術,有的部件還依賴於海外,汽車“缺芯”事件就是證明。

小米爲造車準備了100億美元,這並不算“鈔能力”,實際的投入費用可能會超過預期,特斯拉2020年的研發費用接近15億美元,蘋果在電動汽領域的累積投入也早已超過了百億美元。軟件、硬件、芯片方面的自主知識產權,無論是對小米還是滴滴,都有相當高的技術門檻,不是砸錢就能解決的問題。除了成本,落地週期、資金迴流都是企業要考慮的。

目前,車企或科技企業很難單打獨鬥完成所有的硬件、軟件開發,5G、雲計算、大數據都具有較高的門檻,產業鏈聯合或許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比如雲計算強的公司主攻汽車數據處理等,彼此利用優勢降低研發成本。

汽車智能市場規模很大,是一個誘人的流量入口。但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也曾直言,隨着未來補貼的逐步退出,新能源汽車進入“硬碰硬”時代,智能化將會是決勝的關鍵。

智能化代表着對未來的想象力,滴滴、小米和蔚來、小鵬、威馬等的“腦力”夠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