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北京組工推出“有問有答”專欄,回顧黨的崢嶸歲月,從細節求解百年大黨的“成長密碼”,汲取智慧力量。

黨支部建設的歷史起點在哪?

1925年1月,上海虹口,在淞滬鐵路旁一座石庫門建築裏,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這次大會首次將支部確定爲黨的基本組織,成爲黨重視並加強支部建設的歷史起點。

建黨初期,由於黨員人數較少,且地域分佈有限,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處於起步階段。

中共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規定,凡有黨員五人以上的地方,應成立委員會。中共二大制定第一部《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各農村各工廠各鐵路各礦山各兵營各學校等機關及附近,凡有黨員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組,每組公推一人爲組長,隸屬地方支部。中共三大通過《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明確凡有黨員五人至十人均得成立一小組,每組公推一人爲組長,隸屬地方支部。

雖然中共二大首次提出“支部”概念,但並未將支部確定爲黨的基本組織,“地方支部”更近似於地方黨組織,而“組”則處於黨組織的最低層級。

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召開,標誌着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隨之,大多數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積極幫助創建和發展國民黨組織,使其在全國範圍內得到空前大發展。但由於忽視了自身建設,共產黨組織發展減緩甚至停滯。據統計,從三大到三屆一中全會,近半年時間裏黨員增加不過百人,部分地區甚至有所減少。與此同時,國民黨內反對“容共”的聲音從未消弭。

爲加強對日益高漲的革命運動的領導,總結國共合作一年來的經驗教訓,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首次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運動中的領導權問題,要求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和加強黨的組織,以強有力的組織工作來保證領導權的取得與實現。

“組織問題爲吾黨生存和發展之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大會將支部確定爲黨的基本組織,初步奠定了黨的支部制度基礎:

一是規定了支部的設置原則:凡有黨員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我們黨的基本組織,應是以產業和機關爲單位的支部組織,不能以機關爲單位組織支部時,則可以地域爲標準。

二是規定了支部的職責任務:支部的工作,不能僅限於教育黨員,吸收黨員,並且在無黨的羣衆中去煽動和宣傳,幫助他們組織俱樂部、勞動學校、互助會。

三是規定了支部的領導方式:每支部公推書記一人或推三人組織幹事會,隸屬地方執行委員會。

四是規定了支部的活動方式:各支部每星期至少須開會一次,由支部書記召集之。但已分成小組之支部,其小組每星期至少須開會一次,由小組組長召集之;支部全體會議,至少每月舉行一次。

中共四大後,黨的組織迅速發展壯大,成功實現從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小團體到羣衆性政黨的偉大跨越。到1927年中共五大召開時,黨員已經發展到57967人,黨內不少優秀人物如羅榮桓、徐向前、粟裕等都是這段時間入黨的。

自中共四大將支部確立爲黨的基本組織以來,支部作爲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單位,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壯大中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在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中,支部建設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隨着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持續釋放着新的耀眼光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