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隨着內部裝飾工程竣工,各類精密試驗設備陸續安裝調試完畢,入駐兩江協同創新區的“雙一流”高校研發機構,西北工業大學重慶科創中心,正式揭牌!
面向航空航天裝備創新的重大需求
科創中心建築面積約3.4萬平方米,將容納西北工業大學8-10個科研團隊,擁有3000餘平方米的孵化辦公區、展廳、報告廳及辦公用房等。
設計上,遵循“背山望水、景觀交融”及“開放共享、首創門戶”的創新理念,採用架空層設置,使建築本身成爲穿插其間的一個固有的自然形態,漫遊人羣與科研人員均能以豐富的路徑遊走於融爲一體的山地景觀與硬地廣場之中,實現了建築與景觀的內外交互。
科創中心是由兩江新區管委會與西北工業大學共同組建按照市場化運作並探索體制機制創新的新型研發機構。面向航空航天裝備創新的重大需求,集聚優質資源,開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爲提升重慶地區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業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科創中心主要依託於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對高性能鈦合金、高性能精密鑄造、鈦合金鑄造等航空航天精密鑄件、鍛件進行產學研轉化。”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蘇海軍介紹,目前,科創中心已落地了高性能金屬結構材料精密鑄造平臺、航空航天關重件殘餘應力檢測平臺、熱加工數值仿真模型定標平臺、輕量化結構精確塑性成形平臺。
“後續,還將把更多進入中試階段的科研成果入駐兩江協同創新區,服務重慶科技和技術創新,打造成西工大科技創新的旗幟。”蘇海軍表示,科創中心還將落戶航空航天難變形材料特種連接平臺、高潔淨度熔鍊與粉末製備平臺、高端智能製造裝備設計與開發平臺、基於材料基因工程的新材料開發平臺等。
該中心將重點支持航空航天領域,開展關重件關鍵技術研究,通過與中國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國航發、中國商發等企業集團在產學研一體化方面合作,加快20餘項發明專利技術成果在重慶落地轉化,重點發展航天油箱骨架及航空機匣等產品和技術應用,加快航空類產品服役壽命評價等平臺建設。
打造成高端人才“蓄水池”
在成果轉移轉化方面,科創中心已孵化航空航天鈦合金大型複雜薄壁結構件精密鑄造產業化項目,包括重慶兩航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三航先進材料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預計到2025年,成爲國內該領域技術引領的龍頭企業;到2030年,形成10-15億銷售規模,預期利潤突破3億元。
西北工業大學校長汪勁松表示,西北工業大學將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才優勢、科研優勢,實現優勢共享、產業共融、科技共興,打造校地合作的創新典範,高質量推進科創中心的建設發展,全力將其打造成高端人才“蓄水池”、科技創新要素“聚集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助推器”,助推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科創中心是集科研實驗、教學、辦公爲一體的創新基地,設32個實驗室,目前科研團隊中兩院院士、國家級人才6人。預計未來5年內,科創中心的核心科研團隊將達到300人,建設2個國家級、2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和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成2個國家級科研平臺(鈦合金精密鑄造技術創新平臺、航空航天關重件精密成形與檢測評價創新研究平臺),2個省部級科研平臺。
作爲兩江新區做靚“智慧之城”的重要名片,兩江協同創新區正緊緊圍繞“山清水秀、綠色智能、開放共享、活力多元”建設方針,注重產城景融合,彰顯“生態+科技”內涵,目前各大科創平臺正在建設中。
“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助力科創中心的團隊入駐和功能完善,依託現有的科研平臺和產業基地,對科研成果進行應用開發和轉化落地,最終形成航空航天及高端新材料爲主體的新興產業基地。”兩江協同創新區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有35家大學大院大所簽約,預計今年內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和聯合產業孵化基地基本建成,還將有更多高校正式入駐。
近年來,兩江新區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把科技創新作爲“一號工程”,加快推動兩江協同創新區等建設,加快打造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策源地集聚地。瞄準主導產業和主攻方向,緊盯汽車、電子等主導產業,瞄準航空航天、車聯網、新材料等主攻方向,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用科技爲產業賦能,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兩江新區正緊扣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的目標,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的奮鬥姿態,以搶一秒、搶一天就是搶未來的責任意識,更好更快推動兩江協同創新區等創新平臺和創新中心、孵化器等創新載體建設,精心謀劃佈局應用場景,集合優勢資源,提升創新集聚度、活躍度、貢獻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