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天眼”对全球开放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中国天眼”开了,无疑是上周最令国人振奋的科技消息。这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最大、灵敏度最高,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它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开放。天眼乃中国科学之重器、科技之骄傲。

而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除了天眼,还需要什么?

同样在上周,美国塔夫茨大学发表论文称,他们利用青蛙的皮肤细胞制成的微型活体机器人可以感知环境,被称为“活体机器人”。机器人拥有了生物体的皮肤,拥有了细胞,未来,它们是生物还是机器?

3月31日,《自然》杂志发布另一则科研信息:研究人员首次演示了反氢原子的激光冷却,将样品冷却到了接近绝对零度。该成就产生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冷的反物质,并使一种全新的实验成为可能,有助于科学家在未来更多地了解反物质。

另一项最新发现亦与天文关联。欧洲天文台的科学家认定,2019年8月被发现的博里索夫彗星与太阳系的任何彗星都不一样,这可能是宇宙间最古老的天体。

每当最基础的科学发布时,多数人皆想:与我何干?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进步吗?其实,面对科学,我们大可不必如此功利。正如数百年前,牛顿见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不会直接带来飞机、高铁;而后世人类的一切科技进步,皆源于此。这便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如果基础研究始终是我们的短板,这个补不上,眼前看到的,也许只是浮云。

令人欣喜的是,上周,还有两则消息传来:一则,中日合作西藏ASγ实验观测到迄今为止最高能量的弥散伽马射线辐射,这是国际上首次发现拍电子伏特宇宙线加速器在银河系中存在的证据。该结果被美国物理学会(APS)评论为研究高能宇宙线起源“世纪之谜”的里程碑。另一则,复旦大学团队在基因转录调控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中取得世界级顶尖成果。

基础研究,也许多数人看不懂,却是走向科技强国所必需的。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