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鈍感之城”邁入萬億俱樂部 濟南做對了什麼

2020年,濟南躋身“萬億俱樂部”,實現歷史性突破;“十三五”期間GDP年均增長7%,主要指標增速領跑全省。2020年,濟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2%,高於全國9.4個百分點,高於全省7.2個百分點;醫藥製造業增長31.3%,計算機通信製造業增長20.3%。

揚起經濟龍頭,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濟南也將目標瞄準了“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有意思的是,這座歷史悠久的名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被人忘卻,甚至默默承受不少負面的稱謂。時間回撥至2008年,當時有媒體撰文形容濟南“溫吞、緩慢、內斂、保守”,是一座“鈍感之城”。9年後,前述媒體再次將濟南命名爲“苟且之城”、“無感之城”,稱其“不上不下,不好不壞,不吵不鬧”。

不經滄桑,何來鉅變?從“鈍感之城”到邁入萬億俱樂部,古城重新煥發新活力,濟南做了什麼?做對了什麼?將來還要做什麼?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前往古城濟南,對話政府官員、企業高管、專家學者,還原這個蛻變的過程。

打破“小成即滿”慣性思維

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濟南,山東省會,南依泰山,北跨黃河,背山面水,又名泉城。“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融山、泉、河、湖、城於一體的濟南,千百年來就是大路通南北、大河貫東西的名城,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歷代文人墨客多有詩賦稱頌。

作爲全國唯一一個擁有全部聯合國所分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經濟大省山東產業體系門類齊全,經濟總量常年位居全國前三。但是,能源原材料產業佔比較高,也導致山東高耗能、高排放問題突出。

濟南也面臨着類似的困擾。

濟南工業有過輝煌,在41個工業大類中,濟南擁有38個,是全國擁有工業門類最多的城市之一。濟南輕騎、小鴨洗衣機等“五朵金花”曾經享譽全國。

然而,在工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變革的大潮中,曾經的榮光先後凋零。

坐落在濟南城東北、成立於1958年的濟南鋼鐵,曾是共和國的工業脊樑,也是濟南的驕傲。半個多世紀以來,濟鋼爲濟南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06年鋼產量高達1200多萬噸,躋身全國十大鋼廠行列,記錄着一代人的豪情和榮光。

然而,去產能、轉方式、促升級,是擺在濟南面前的一道“必選題”。濟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薄濤介紹:“濟鋼產業結構不協調、不平衡,非鋼產業發展能力不足,轉型發展挑戰前所未有。”

2017年7月8日,濟南鋼鐵全線停產,濟鋼的廠區,也一步步被剷平。工業文明時代的輝煌之作,也一步步遠離。同年,濟南5367家“散亂污”企業被取締,全市污染物排放量減少15%。

隨着濟鋼拆除,濟南城東北的轉身時刻來臨,這也是濟南轉型的一個縮影。

2018年初,國務院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提出,作爲三核引領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主引擎之一,濟南高水平規劃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集聚集約創新要素資源,發展高端新興產業,打造開放合作新平臺,建設現代綠色智慧之城,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2018年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的元年,也是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破題起勢之年。

“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這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定下的目標,同樣也是濟南的目標。

目標既定,濟南突出發展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等十大產業,加快構建上中下游密切銜接、配套完善的現代產業集羣,打造濟南的領跑產業、龍頭產業。

3年過去,成效初顯,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爲代表的產業集羣,給這座古老的城市帶來勃勃生機。

2020年,濟南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140.91億元,同比增長4.9%,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截至2020年末,濟南“四新”經濟佔比達到36%,現代服務業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1%。產業能級加快躍升,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產業規模達到4000億元級。

今年2月,山東省發改委公佈全省首批12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名單,濟南生物醫藥、智能製造裝備兩個產業集羣入選。

其中,生物醫藥產業作爲濟南十大千億產業之一,2020年全市生物醫藥集羣集聚生物醫藥企業1萬餘家,已形成集研發、生產、外包服務、醫藥物流、醫療服務等較爲完整的產業鏈條,是國內重要的生物醫藥研發產業化基地。

濟南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已形成以數控機牀、機器人、激光裝備、智能測控裝置四大優勢產業爲引領的總體格局,構建了上游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中游裝備製造、下游行業應用的全產業鏈,產業鏈上核心產業佔比超過70%。

記者獲悉,濟南也將以兩個省級集羣爲引領,集中優勢資源,加大重點產業鏈培育力度,全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擴大能級、提質增效,打造更多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新興產業集羣。

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背後是轟轟烈烈的思想解放大討論。

作爲文化大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濟南深受孔孟文化薰陶,過去相當一部分濟南幹部小成即滿,中庸守成有餘,開拓創新不足。濟南也認識到,比之於顯性的經濟發展難題,扭轉過往的慣性思維纔是濟南開啓奮進趕超征程的隱形難題。

2015年以來,濟南市掀起轟轟烈烈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找差距、出思路、想辦法,碰撞出瞭解放思想、加快發展的智慧火花,並切實落實到行動上。

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濟南的城市發展框架功能定位已比較成熟,城市發展重點也更加明確。

見證了濟南城市成長的董彥嶺認爲,濟南不但變大了,還變美了,打個比喻,從過去的小家碧玉長成了今天的大家閨秀。

產業+金融構建發展新高地

資本市場“濟南板塊”初長成

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

與經濟發展類似,濟南資本市場也有一段黯淡的時光。走過低潮,迎來爆發,資本和金融的力量已經成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

濟南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酈弘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近年來,濟南將推進企業上市作爲金融及資本市場助力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上市在爲企業帶來資本的同時,更爲我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新舊動能迭代轉換提供了核心動力。”

“產業+金融”,爲新舊動能轉換注入強勁的動力,形成正向循環,構成支撐濟南經濟發展的閉環。

華熙生物、科興製藥等生物醫藥企業先後登陸資本市場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2019年11月6日,全球玻尿酸龍頭華熙生物正式在科創板上市,成爲濟南地區的第一家科創板公司。登陸資本市場的華熙生物,2019年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均超38%;2020年儘管遭遇疫情影響,營收增速仍高達39.6%。2020年12月14日,國內重組蛋白藥物龍頭企業科興製藥成功登陸科創板,乘着科創的東風,科興製藥也將開啓生物製藥發展新篇章。

在華熙與科興們的帶動下,濟南的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已達1500億元級別。2021年濟南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提高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健全新藥研發和成果轉化扶持政策,加大新藥研發獎補力度,支持醫療機構開展臨牀試驗,促進在濟落地轉化。鼓勵引導華熙生物等龍頭企業向產業鏈下游延伸,推動美妝產業做大做強。

華熙生物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爲玻尿酸龍頭企業,華熙生物將繼續聚焦生物科技領域,在加強研發佈局的同時,持續不斷地進行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推動山東地方經濟新舊動能加速轉換,集合產業鏈上下游力量,共同提升優化當地經濟產業結構。

星星之火,正在燎原。濟南過去上市公司數量較少的狀況也在改善。

2020年,濟南板塊在資本市場迎來集中爆發。全年濟南新增上市企業數量達到8家,首發上市和過會數量超過前三年之和並創歷史新高,企業上市工作呈現持續健康發展勢頭。

截至3月末,濟南上市公司總數達到45家,首發融資總額489.27億元,股票融資總額1155.36億元,總市值約6300億元。此外,還有6家企業過會待發,2家企業正在問詢待審,22家企業在山東證監局備案輔導,重點後備資源企業儲備達到60多家。

濟南產發集團成功重組上市企業茂碩電源,成爲濟南市屬國企併購重組首例。濟南高新重組天業股份和玉龍股份,開拓了濟南高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資本路徑。新三板企業聯創集團、乾元澤孚遷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並已報備精選層掛牌輔導,顯示資本要素開始成爲新舊動能轉換新的支撐力量。

“2020年首發上市的7家企業全部集中在軟件、金融、環保、醫藥等我市十大千億產業,說明企業上市已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方面邁出了富有成效的一步。”酈弘指出。

“濟南作爲區域性產業金融中心和資本窪地集聚效應已經形成。”酈弘還表示,爲搶抓資本市場密集改革機遇,濟南將傾力打造資本市場的“濟南板塊”,充分利用上市企業資本優勢,服務濟南經濟社會發展,爲實現“十四五”戰略目標、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做出貢獻。

全力打造“五個濟南”

狠抓科創引領“牛鼻子”

蟄伏、破局、起勢,濟南下一步如何延續、擴大新舊動能轉換的良好態勢,是GDP突破萬億後的首要課題。

董彥嶺表示,GDP突破萬億之後,濟南應該提升自己的眼界,不僅要做山東省的省會,還要看齊北京、上海、深圳等,充當“黃河時代”的明星城市、核心城市。

未來已來,以夢爲馬,莫負韶華。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濟南發展重點已明確:未來將以科創引領城市的發展。

濟南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力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爲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蹚出路子,爲山東半島城市羣建設當好引領,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

“五個濟南”,科創濟南爲首。黃河之濱將崛起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是濟南的謀劃。

扁鵲的“望聞問切”四診法開啓中醫先河;2000年前的漢朝,濟南冶鐵技術就聞名於世。創新其實一直根植濟南,濟南的科研院所衆多,科技服務業比較發達,科技成果轉化的機構較多,這是建設科創濟南的優勢,而科創濟南的定位就是建設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也爲濟南未來十到二十年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談創新,濟南高新區是繞不開的話題。2021年的濟南高新區,四項重大戰略機遇在此交匯,高新區、自貿試驗區、綜保區“三區”政策優勢在此疊加。圍繞“邁進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的總體目標,濟南高新區將突出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聚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着力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對外開放新高地。

在建設重點產業方面,濟南高新區將提升信息技術產業能級。加快推進新型創新研發平臺建設;打造“中國算谷”,建設全國算力產業新高地;培育全省集成電路產業高地。培育生物醫藥超級生態。推進山東省互聯網醫保大健康平臺、山東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國家(山東)暨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和監管服務大平臺、生物醫藥(械)OEM超級工廠、濟南扁鵲健康小鎮等重點項目建設。做大做強裝備製造產業。加快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車工廠項目建設;支持美核電氣加快發展,做強激光、核電產業;推動無人駕駛運營示範區策劃建設,打造千億級智能網聯汽車城。高起點謀劃量子產業。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積極承接科技創新2030“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重大專項;加快量子科技類及上下游企業的招引和項目落地,實現量子信息產業集聚。

作爲創新主體,科創企業對濟南也有新的期待。

“濟南GDP突破萬億,基礎設施及民生交通領域投資大幅提升,便利的生活條件對企業引進相關專業人才提供了強大的吸引力,爲企業加快跨越式發展積蓄強勢後勁、助力當地企業高質量發展。”科興製藥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科興製藥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公司在科創板上市後,加大研發投入、加速創新進度是發展的重中之重,這其中離不開高端人才的引入。人才引進後相關政策扶持以及人才的後續發展,都是企業未來要考慮的問題,這其中也離不開地方人才政策的指引。”

華熙生物也有着類似的盼望,前述華熙生物相關負責人表示,華熙生物正處於企業發展的快車道上,業務發展速度極快,對於具備科技創新力以及研發能力的人才需求很大。因此,希望當地政府能夠出臺更多關於人才引進的相關政策,增加對外來人才的吸引力,助力當地經濟發展做好企業人才儲備。

“春色滿園關不住”,行走在春天裏的濟南,新生的嫩芽爬滿了枝頭,清脆的鳥鳴聲不絕於耳,趵突泉終日白浪翻滾,銀花盛開。

濟南的泉,因勢而動,尋機而湧,永不停歇;機敏之中彰顯執着,靈動之下藏着澎湃,孕育了濟南人血脈中的寬厚、平和、堅韌。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描述的一幕正在悄然發生。當下,新濟南沐泉重生,古老與現代相映,歷史與未來交融,新的泉與城的故事正在上演。

記者觀察

Observatio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