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将推进跨境立案,探索中小微企业挽救路径

新京报快讯(记者沙雪良)4月9日,北京市高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4.0版改革举措。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司法审判“云模式”,推进跨域立案、跨境立案;继续提升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将一般案件鉴定评估平均用时缩短至30天;推进信息化手段在处置破产财产方面的应用,探索中小微企业挽救路径等。

4月9日,北京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新闻发布会现场。新京报记者王飞摄

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企业产权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双玉介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推动诉讼执行全流程提速服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即北京法院4.0版改革举措,已于日前推出。

《意见》主要包括4个部分,35项工作。其中明确,要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主要举措包括,推动制定完善司法政策,全力服务保障北京市“两区”建设,推进涉外案件集中管辖,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北京金融法院,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尊重契约自由、维护契约公平、鼓励市场交易,为各类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活动提供稳定预期。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双玉介绍情况。新京报记者王飞摄

执行案款发放实现“最多跑一次”

北京法院4.0版改革举措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涉及立审执协调推进和智慧法院建设的内容。在以往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诉讼便利化信息化,更加突出矛盾纠纷高效化解,更加突出市场主体全周期服务,努力把各项改革落准落细落实。

刘双玉介绍,4.0版改革将完善司法审判“云模式”,推进跨域立案、跨境立案,为当事人提供在线批量立案、在线交纳诉讼费等服务,实现全流程网上办案。

改革方案还提出,要优化执行案款发放机制,通过提前确认当事人账户信息、纸质案票据电子化等措施,实现执行案款发放“最多跑一次”。

将一般案件鉴定评估平均用时缩短至30天

在4.0版改革中,北京法院将聚焦制约审判执行效率的关键环节,推动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进一步降低。

刘双玉介绍,法院将落实网上立案无纸化,非因案件审理需要,确保网上立案后不再重复提交纸质起诉材料。提高送达效率,升级“北京法院送达地址信息库”,推动釆集律师个人在全市法院统一适用的送达地址确认信息,扩大电子送达率。简单案件快速审理,深化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试点改革,依法简化流程,严控程序转换,强化当事人诉权保障,继续提升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

方案提出,要规范鉴定评估,完善“北京法院对外委托一体化平台”,强化对专业机构的动态管理和考核评价,将一般案件鉴定评估平均用时缩短至30天。

改革还将加快动产处置,持续加大网络司法拍卖力度,试点由专门团队集中负责扣押财产的登记、管理、询价、上拍等工作,推广应用全国法院询价评估系统,提升执行工作效率,降低执行成本。

此前,北京法院全力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试点改革,让纠纷化解更加高效。2020年,北京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审理纠纷31.1万件,平均用时比法定审限缩短一半以上。

降低破产财产处置成本,建立破产案件信息共享机制

在降低成本、提升回收率方面,北京法院4.0版改革将持续发力,推动改革举措落地。

刘双玉介绍,法院将加大破产成本监控,深化落实线上债权人会议、线上债权申报、破产网拍等工作机制,加大对破产费用支出和管理人履职的监督,推进信息化手段在处置破产财产方面的应用,降低破产财产处置成本。

注重维护债务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法院还将探索运用破产网拍制度实现债务人资产整体出售和持续经营,完善债务人整体营业转让条件和流程,丰富网络拍卖财产处置形式,提升办理破产经济效益。

另外,法院将探索中小微企业挽救路径,充分利用重整、和解等程序,强化破产预防、关注程序简化、尊重意思自治,健全配套政策支持,保障挽救制度成功实施。

在加强破产审判信息化建设方面,改革方案提出,要建立破产案件信息共享机制,明确破产案件办理信息线上通知的效力,建设破产审判专属信息化平台,持续提升破产审判的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

据了解,2019年至2020年,共计对20家企业进行司法挽救,接管各类资产880.7亿元,为企业引入投资40.1亿元,有力发挥了破产制度“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的功能作用。全市法院破产网拍零费用,共计节约线下拍卖佣金1125万元。

新京报记者沙雪良摄影记者王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