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雄安新區的規劃出臺後,這個被稱爲“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新城計劃正式進入公衆視野,同時也吸引了國內一大批優秀的企業來到新區,支援新區的建設。作爲國家重點規劃的“未來之城”,創新意識和企業責任都是他們必不可少的素質,他們肩負起了新區建設發展的重任。

北京中聯天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天盛)作爲最早一批來到雄安新區的企業之一,一直在新區的土地上默默耕耘。在公司負責人邱明軒帶領下,從組織公益活動到部署雄安高鐵站防水項目,凡事都嚴把質量關,做好每一項工作的統籌規劃。在中聯天盛雄安新區的市場化運營項目中,大力開發綠色生態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試驗,推行智能建設,將概念落地。

在政策剛剛出臺的時候,中聯天盛便來到了雄安新區,併成立雄安分公司。但是來到雄安後發現新區的建設確實與其他地區有很大差異,而且當時新區整體規劃的批覆一直沒有下來。那段時間裏一直沒有項目可做,根據集團公司黨委要求,做不了項目做慈善,於是他們開始做起了探望老兵家屬和養老院老人等活動。做了一年左右的公益後,中聯天盛中標了亞洲第一大站雄安高鐵站的防水工程。之後便全身心的投入到雄安高鐵站的建設當中,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他們充分展現了中聯天盛“鐵軍”的形象,出色的完成了項目一期工程的建設,並得到了甲方的一致認可。信譽就是信任,到目前爲止中聯天盛在雄安共中標7個項目。

中聯天盛現在做的是雄縣一個市場化運營項目,作爲一個投資型項目具有很大挑戰,但中聯天盛肩負起一個民營企業的責任。拿到項目後,最初的計劃是想要做果樹、文旅、苗木這三個方向,反覆的諮詢各大設計院以及經過多方專家的論證,最後放棄了果樹的計劃,選擇了種植竹子。竹子雖然在南方很常見,但在北方只是作爲園林裝飾的點綴,並沒有大面積的種植和應用,因此這個決定還是具有一定的風險和挑戰的。但“南竹北植”剛好符合雄安作爲一個“未來之城”、“創新之城”的發展理念,因此我們想讓竹子紮根在雄安。未來還會成立一個南方樹種的馴化基地,目的就是讓更多的南方植物能夠在北方存活。

在雄安新區有很多革命的先輩,包括項目所在地米家務鎮也是過去的革命老區,更是有紅色米家務之稱。他們便想借助竹林生態的景觀打造“紅色文旅”產業,爲逝去的革命先輩塑像,將先輩的事蹟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瞭解他們,記住他們。

聽過中聯天盛的故事後,人們感受到的是一個有強烈社會責任的企業,更是感受到了一位兢兢業業的雄安建設者。

當問起項目的收益和回報的問題,中聯天盛負責人邱明軒則表示並沒有將利益放在首位,現在要做的就是讓現有的竹子成功的存活下來,一步步的再擴大“馴化”的樹種,希望可以在北方看到越來越多的南方樹種。此外,邱明軒還提到了項目內兩塊成功的試驗田,一是毛竹、龜甲竹的植物試驗田,現階段竹子的存活率可以達到95%以上,但是具體的存活率還要看這個冬季過後的數據。還有一個佔地20畝的“智能養護”試驗田也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現在可以做到手機控制遠程灌溉。

圖爲中聯天盛的建設者們。

看到這兩塊試驗田如今的成功,中聯天盛人自豪的感覺感溢於言表,他們感慨地說,“南竹北植”也好,“智慧養護”也好,中聯天盛要做的是踏踏實實落地的實事,而不是一味的炒概念,不落地。

說起參與新區未來的建設,中聯天盛負責人邱明軒表示,縱使再天馬行空的想法,也需要踏實地的付出。新區現在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位紮根在這裏的企業和個人的默默奉獻,然而新區的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既然來到了新區,那就要把自己看成新區的一份子,都應該以“做好一名雄安建設者”爲己任。(張凱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