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红军师长——张辉

□ 成雪峰

身献硝烟卫国家,英雄美誉遍天涯。张辉烈士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天水时牺牲的最高红军将领,生前为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红六军团十六师师长。

张辉,字岳,号显辉,1911年1月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三阳乡。1926年,年仅15岁的他便投身于平江农民运动,并担任晋平农民协会秘书。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政府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5月,在长沙发生了“马日事变”,使湖南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中,张辉跟随西一区农民自卫军进入杨梅山区坚持斗争,并担任分队长。不久后加入平北游击队参加了著名的“三月扑城”,战斗失败返回杨梅山根据地组建短枪队,组织动员群众打土豪、筹精款,开展秘密武装斗争。

1929年冬,短枪队编入湘鄂赣边独立团。次年春又扩编为湘鄂赣独立师,张辉任特务连连长。1930年7月下旬,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从平江出发攻打长沙,为配合主力红军,张辉奉命带领一支小分队前出驻晋坪敌军侯鹏飞团侦察敌情,并把情报及时反馈给主力红军,发起晋坪战斗,一举捣毁了敌团部,活捉了敌团长侯鹏飞。晋坪战斗结束后,张辉任红十六军第七师一团团长,率队参加了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久攻不下撤出战斗,在转往湘鄂赣边界的途中,参加了攻占湘阴县城的战斗。随后,红十六军抽调张辉和部分红军干部组建了湘北独立团,张辉任第一营营长。1931年春,湘北独立团扩编为湘鄂赣独立第一师,张辉任第一团副团长,率队先后参加了湘鄂根据地第二、三、四、五次反“围剿”战争。

1934年9月,张辉率部随军西征。1935年春,被任命为红十八师第五十四团团长,率团参加了开辟湘鄂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1月,调任新编红十六师第四十六团团长,11月19日,随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在长征途中,张辉因英勇善战、指挥有方被提升为红十六师师长。1936年4月,张辉率红十六师随红二、六军团到达金沙江畔准备渡江,但各个渡口早被国民党军队封锁,红二、六军团采用“佯攻昆明、挺进滇西”的战术,由红十六师担任掩护,从5个渡口安全顺利渡过了金沙江,张辉完成掩护任务最后过江。他率领红十六师官兵克服极其恶劣的气候环境和饥饿,以超越生命极限的顽强毅力,带领全师官兵翻越4座大雪山,穿越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

1936年9月7日,走出草地的红二方面军在哈达铺研究制定了《成(县)徽(县)两(当)康(县)战役计划》。8日,总指挥部下达作战命令,红二方面军兵分左、中、右三路纵队出击。张辉率红十六师和十七师、十八师及模范师组成左路纵队担任先锋队,主攻天水,出击两当和陕西凤县。9月1日,红十六师随红六军挺进礼县,9日在礼县固城、崖城一带召开群众大会并组织了抗日救国会,14日红十六师随红六军在红河镇集结,16日过齐寿、娘娘坝向李子园开进,17日进入徽县,18日与敌交火,全歼敌军一个保安团,为红二方面军创建徽、成、两、康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卓越贡献。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撤出徽、成、两、康革命根据地,挥师北上,红十六师派出侦察人员深入娘娘坝,了解到敌军驻有一个连的兵力,部队决定派一个营前出夜袭娘娘坝牡丹山守军,为大部队打通前进道路。5日,张辉带领部队到达娘娘坝,消灭了街上少量敌人后,当晚向牡丹山发起冲击,敌人在牡丹山构筑了碉堡,易守难攻,加之从天水调来一个营的援兵,红军腹背受敌,张辉即命战士冲出重围,自己冲在最前面,带领战士边打边向牡丹山下撤退,张辉却不幸中弹,身负重伤。在红军战士的掩护下迅速撤离了娘娘坝,黎明时分到达李子园,由于伤势严重光荣牺牲,时年25岁。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红军战士把张辉遗体埋葬在李子园普华寺的后山坡。1986年,张辉烈士遗骨被安葬在他曾战斗过的牡丹山。1994年,迁至秦州区革命烈士陵园。

如今,每年烈士纪念日,天水市都会在此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每到清明时节,天水各界都要来此开展祭扫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

相关链接

独臂将军晏福生曾到李子园祭奠张辉烈士

晏福生(1904—1984),原名晏国金,湖南省醴陵县人。与张辉是亲密战友,他们曾率领红十六师在长征中并肩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晏福生被授予中将军衔。

1983年春天,红军长征时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十六师政委的独臂将军晏福生及伍修权、陈明义等一行,不顾年事已高重走长征路,来到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李子园普华寺后山坡,祭奠张辉烈士。老将军采摘了许多盛开的鲜花献在墓前,并脱帽鞠躬致哀,他含着热泪说:“张师长,我们看你来啦!”之后,晏福生一行又来到娘娘坝,登上张辉战斗过的牡丹山,重温当年战斗的情景,寻觅当年战斗的印迹。

李逢春为烈士默默守墓半个多世纪

1936年,刚满18岁的李逢春在李子园小学当老师,就住在村头的普华寺。10月的一天,听到阵阵枪声的李逢春刚跑到寺门口,就见十几位红军战士抬着一位伤员直奔普华寺而来。由于伤势过重,还没等走到,伤员就牺牲了。面对前来寻求帮助的红军战士,李逢春二话没说便找来两位村民帮忙,又卸了三块门板,在普华寺后的万人坟亲手掩埋了这位红军。当日临别时,一名红军战士告诉他:“老乡,这里埋着的是我们的师长,请你一定要记住,我们会回来迁走他的。”这句话,李逢春记在了心里。此后,无论遇到什么状况,他都坚守着这个秘密,守护着这座红军墓,默默等待着,而这一等就是50余年。

直到烈士的战友晏福生等老将军重走长征路,寻找失散的红军英灵时找到李逢春,他才知道自己当年埋葬在李子园的红军师长名叫张辉。

高维汉二十余载甘做义务讲解员

高维汉老人是娘娘坝村人,就住在牡丹山脚下。1989年退休后,他每天去烈士陵园义务打扫卫生,兼做义务讲解员。

从20世纪90年代初,高维汉开始收集与烈士相关的资料,并于2003年起相继自费印刷了《张辉烈士和红军入陇》《长征日记》《血染青山 浩气长存》等几本小册子。2004年至2007年,在孙子陪伴下,高维汉又3次踏上长征路,相继穿过四川、甘肃、陕西、宁夏等30多座县城和12个长征纪念地,回来后便出版了第一本书《铁流万里》。高维汉说:“对革命事迹了解越多,越觉得自己责任大,越想让更多人知道。”为此,他经常带着自制的27幅展板前往娘娘坝、平南等乡镇的中小学,给师生们举办以《长征永远的丰碑——红二方面军在秦州》为主题的长征图片展览等,他本人也因此被聘为娘娘坝中学等8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