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报

4月10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京东科技集团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和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CFD)承办的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线上召开。

在以“全球经济展望”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将由中国领先转为美国领先,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分化以及行业之间的分化仍然会持续。

预期中国与全球经济增长差缩小至3%

朱海斌表示,2021年将是一个全球经济在后疫情时代强劲复苏的年份。就在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为6%,摩根大通对于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为6.5%,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水平,而且在最近几个月这一预期还在不断的上调。

“从引领全球复苏动力而言,2020年毫无疑问中国一马当先,中国是第一个实现‘V型反弹’,也是2020年唯一一个录得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但在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将由中国领先转为美国领先。”朱海斌说。

这一结论如何得出?

朱海斌表示,首先从中国跟全球的经济增长差来看,2020年中国领先全球经济增长约6个百分点,2021年摩根大通预期这一数值会缩小至3个百分点左右。

此外,判断经济增长走势除了同比的增长概念,环比也是研究全年经济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朱海斌表示,中国在2020年二季度到四季度期间环比增速非常强劲,但在今年随着中国政策刺激的退出,摩根大通预计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环比在4个季度中大约会回到5~6%之间。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经济复苏相对比中国较为滞后。随着今年美国后疫情期间正常复苏,以及拜登政府宣布的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法案,会导致美国的环比经济增速呈现非常高的增长,预测在二季度美国环比增速会超过9%,三季度会超过8%。

“所以从环比的概念来讲,美国的经济增长今年大概率会强于中国,这是同去年或者说在后疫情之后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朱海斌说。

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与分化同步进行

对于2021年的整体经济发展预判,朱海斌认为,虽然全球将迎来整体的全面复苏,但全面复苏背后是一个更加严重的分化。

这种分化既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分化,也包括发达国家之间内部的分化。美国经济增长会领先欧洲和日本,直到今年年底几个发达国家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复苏仍然会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可能要到2022年,欧洲和日本的GDP才能够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发展中国家之间也会出现非常强的分化,中国和新兴的亚洲市场复苏会更加强劲,而拉美国家预计直到2021年年底仍然会显著低于2019年经济水平。

在当天的主旨演讲环节,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分享了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中一些值得关注的数据:“从总供给侧来看,工业反弹很强,服务业反弹很弱,因为服务业跟人的接触密集型,比如旅游业跌了近60%。从总需求侧来看,去年投资贡献很大,占整个GDP的52%以上,进出口贡献占13%,从增长的角度来说,消费是负贡献。”

在朱海斌看来这也是分化的特征之一:“一个非常明确的复苏次序是中国的生产端、投资出口、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最先回到疫情之前的增长轨道,但消费和服务业相对比较滞后。美国则是相反,首先复苏的是居民消费,服务业跟生产端应该在今年有望慢慢向上追赶。”

分化背后的两点原因

对于以上分化背后的原因,朱海斌阐述了两个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各个国家疫情防控措施以及在疫情得到控制以后,经济重启次序方面的不同。比如中国首先是复工复产,然后再慢慢取消人群流动的限制。而在欧美国家这个顺序基本相反,首先是人群活动限制的放松,然后才是企业复工复产。

另一方面则主要在于经济政策的力度和重点的不同。

除了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以外,3月3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发表讲话,并公布了一项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计划。该计划为期8年,为拜登-哈里斯政府“重建更美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重建美国老化的基础设施,推动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创造就业机会。

朱海斌坦言,美国疫情之后的财政刺激和降息的速度之快、力度之大,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而且在政策的支持重点方面,美国更加关注居民现金转移。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2020年4月,美国个人储蓄率创下了33%的历史最高水平。

“这是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数字,其实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政府这种财政的直接的支持。中国居民消费恢复相对而言更加缓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政府对于居民部门的直接的财政刺激相对有限。”朱海斌分析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