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院士帽不可承受之重

半月談記者

“菸草院士”引起爭議10年後,“白酒院士”與“黃金院士”再次引發關注。作爲我國科技領域的最高學術稱號、終身榮譽,院士頭銜經歷數十年沉澱,備受社會尊重與期待。在公衆認知裏,科研工作者邁入院士殿堂,既要“學高爲師”,也需“身正爲範”,要經受住多方面的考量與約束。

1

金字塔尖的風向標指向哪?

釀酒工藝的技術含量究竟有多高?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一位專家表示,釀酒是食品工業的重要門類,體現着工藝的沉澱與創新,毫無疑問具有技術與產業價值。同時他也認爲,釀酒是我國較爲成熟的傳統工藝,其在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領域取得重大工程科技突破的可能性不大。

“國酒”茅臺在釀酒方面有沒有取得重大工程科技成果?由於沒有得到有關機構的正面回應,這個問題引發了專業人士對“白酒院士”的質疑。更廣泛的爭議在於,酒企工程師有沒有資格參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這需要考量社會各界對於院士的一貫認知,涉及院士評選標準與制度的合理性、導向性問題。

除了“學高爲師”,人們對院士級別的科學家,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更高的期待,比如錢學森、鄧稼先、茅以升、童第周等院士“身正爲範”,展現出家國情懷、精神意志與道德情操,爲國家富強、社會進步、激勵年輕人等做出了突出貢獻。

3月1日,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爲學子講述中國航天故事(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石英認爲,單從科技角度考量,我國兩院院士不僅要在專業技術、行業培育、地方發展領域頗有建樹,更要體現於關乎國家戰略、國計民生等基礎學科、前沿領域。

白酒市場雖然龐大,但在多數人心目中,喝酒和抽菸一樣,並非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這樣的認知下,且不論學術高度,單是白酒產業屬性、“天價酒”狀況頻出,就與人們印象中的院士氣質格格不入。

站在我國科研體系的金字塔尖,院士是科研資源分配、科技人才風格形成的風向標。當前,國家諸多卡脖子技術處於攻堅關鍵期,院士遴選理應體現學術導向,選拔頂尖人物攻關重大科技問題,而非產業導向、市場導向,把名額交由“納稅大戶”。

2

院士等於“聚寶盆”

喜歡拋頭露面,爲企業站臺,活躍於各類會議論壇,在非自身專業領域發表言論、誤導公衆……院士“走穴”現象曾經引起輿論譁然。對此,有關部門出臺政策,限制院士獲取非正當的經營利益。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隨着科技進步、產業變革進一步加速,作爲科技領軍者的院士不斷靠近產業前沿,其頭銜與名利掛鉤的脈絡也不斷延伸拓展,“含金量”十足。

國內城市掀起的“搶人大戰”中,院士作爲頂尖人才、引才政績的標誌,往往能得到上千萬元的項目啓動資金,其個人還能以“一人一議”的方式解決住房問題,價值等同於數百萬元,並享受頂尖檔次的醫療保健待遇。

東部某縣集聚的院士工作站將近20個,號稱引進的兩院院士超過30名。當地建設的院士專家科研創新主平臺,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集納學術研討、項目引進、成果轉化、決策諮詢等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該平臺還以某度假區爲核心,具有“休假療養總基地”功能。

科創板一家企業創始人對多國院士體系有過比較。他認爲,國內院士評選的問題是利益與評選制度不對稱,院士頭銜意味着直接、豐厚的物質利益:一是院士身份與行政級別直接掛鉤,並配有相應的高標準生活保障;二是在科研資源、學術話語權方面,院士也承載諸多利益。

“一個單位如果有院士,就等於有個聚寶盆。”貴州省一名從事信息技術研究的學者說。在申報項目和課題時,如果擡出院士頭銜,就能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在院士評選中,很多單位非常積極,甚至想方設法找關係。

與豐厚的名利掛鉤,促使院士評選競爭異常激烈,關注度高,爭議不斷。東北某研究機構從事科研管理工作的受訪者認爲,對院士評選結果的爭議不僅是在今年,此前有多次事件在學界關注度較高,比如,國內科學家評不上院士,但其科技影響力得到國際學術界認可,評上外國院士,再“出口轉內銷”。

3

“唯院士”與“學閥”問題亟待破解

浙江一家集成電路企業創始人2018年回國創業,在項目申請優惠政策過程中,地方政府按照慣例,邀請了多位院士進行現場答辯把關。讓他難以接受的是,有的院士年近九旬,已經長期不在科技和產業一線,只憑頭銜硬,就被視爲產業佈局權威,決定政策資源走向。還有院士與項目專業並不對口,甚至說出“外行話”。

接受半月談記者採訪時,多位學者除了表達對“唯院士”現象的擔憂,還提及“學閥”現象。容易拿到重大課題,組織龐大團隊,滋生“近親繁殖”,甚至誘發學術界的半商業行爲……院士頭銜捆綁了過多的利與權,容易滋生利益驅動、結構僵化的“學閥”現象。

“局外人看是專家評選,實際上背後大家都清楚誰和誰是什麼關係,肯定能上。”山東省一位學者坦言,院士評選需要排除“學閥”作祟,消解“花錢跑院士”“背靠大樹好乘涼”等亂象。

一名院士能影響一批學者,甚至整個學科的學術風氣與活力。對院士需要有德才兼備的規範與考量,既要領軍科技攻堅,也需帶頭營造蓬勃清朗的學術空間。與利權過度掛鉤,導致有些院士行爲走偏,與當初搞“兩彈一星”的科學家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院士在享受便利、資源的同時,缺乏相應的規範和約束。一旦評上院士,就能躋身學術和道義制高點,即便出現學術、行爲不端,懲戒也相對輕、相對隱蔽,宜着力從制度上填補盲區。(採寫記者:陳芳 方問禹 熊琳 孫飛 閆祥嶺 向定傑 孫正好 孟含琪 夏天)

  下:迴歸“院士”初心  

半月談記者

兩彈一星、雜交水稻、新冠肺炎疫情……無論是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科技突破,還是全球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兩院院士展現出的專業與風骨,在歷史和國人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記。院士制度改革引發廣泛關注的背後,隱含着公衆對院士的美好期待。

北京、廣東、山東、貴州、陝西、海南等多地受訪兩院院士、科學家及高校專家認爲,牢牢把握中央對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的“四個面向”要求,以榮譽製爲導向,讓院士制度迴歸科研本身,是治本之策。

1

迴歸榮譽,重在落實

“院士的定位應該是學術最高榮譽稱號。最高、榮譽稱號是兩個關鍵詞。推選院士首先考慮的應是學術性,包括科學、技術。在所在領域具有創造性、對科學經濟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應成爲推薦人選。”中部省份一位受訪院士說。海南師範大學教授馮國平認爲,近年來,院士評選制度改革舉措頻頻,制度設計日趨完善,但也要看到,仍有掣肘因素待突破。

輿論爭議的背後隱含兩方面問題:一是獲評院士會給個人、單位甚至地區帶來巨大利益,需警惕院士制度逐漸演化成集多方、多種利益於一體的“龐然大物”。二是提名人選來自多個渠道,實操層面標準難統一。

迴歸榮譽,是當前完善我國院士評選制度的緊迫改革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院士制度改革持續穩步推進,但這些精心設計如何實現全環節、多層面落實才是難中之難、重中之重。

院士制度本質是一種榮譽,而非利益。發達國家將業務標準作爲遴選人才的關鍵標準,在推動科技進步、樹立良好導向的同時,也形成良性循環。如果當選院士的人不是科研能力最強、學術成就最突出,而是擁有一定社會地位、能調動資源的人,這不僅背離了院士制度設置初衷,也難以應對激烈的國際科技競爭。

迴歸榮譽制改革並非難於登天,國內有些權威學會已經做到。以中華醫學會各分會主任委員選舉爲例,競爭雖然非常激烈,但評選標準主要是業務,評上是一種業界公認的榮譽,不會從政府層面帶來過多利益。

2

抓牢“四個面向”

從現行院士評選辦法看,候選人在科技領域成就和貢獻是首要評價標準。如何界定,兩院文件均有明確規定。在現有制度基礎上,院士評選應進一步把握以下幾點原則:

——構建關鍵:四個面向。應牢牢把握中央對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提出的“四個面向”要求,即肩負起歷史責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秉持這一原則,無論是兩院院士還是各級團體推薦人選,都不會偏離院士制度設置初衷。

——寧缺毋濫,不搞平衡。院士評選應着力避免學術平衡、地區平衡因素。既要避免人才斷層,也要秉持寧缺毋濫原則。

——德才兼備,淡泊名利。“一些發達國家院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很多在一線從事科研教學任務。擔任大學教授的院士還在給本科生上課,期末本科生還會給他們打分。在職教授外出講學,待遇受到嚴格限制,需要向學校上報,避免名譽尋租。”科創板一家企業創始人說。

——科學佈局,國際視野。以更廣闊的國際視野主動出擊,吸引更多國內外優秀中青年科學家加入,對於構建多元融合的院士梯隊及科技人才培育體系意義重大。

3

完善配套機制

受訪兩院院士、科研人員等認爲,在實際操作層面,院士選拔可在選拔、票選、學風、監督、退出等機制方面進一步完善。

——高峯導向,一線傾斜。“院士應該是科學工作者中身體力行的楷模,是科學技術一線的工作者。”某科技企業創始人坦言,當選院士在業內應是公認的“高峯”人物。“在一些國家不難看到,有的高齡諾貝爾獎獲得者還在實驗室工作,率先垂範,令人欽佩。”

——完善票選,選拔透明。近年來,兩院院士評選在候選人提名方式、增選工作機制、候選人公示和投訴的分類調查機制等細節設計均在不斷完善。今年,院士評選在票選機制上還有積極改革舉措。

——遵循規律,樹立學風。院士應有國士精神。學術方面要樹立良好學風,提倡國家意識、科學精神、終身學習,真正踐行人民對院士“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的內心期待。

——多元監督,完善退出。院士評選應經得起歷史檢驗,接受來自政府和社會的廣泛監督,及時糾偏。除觸犯法律法規或道德底線的院士退出機制外,院士也應該和他人平等遵循退休制度。(採寫記者:陳芳 熊琳 方問禹 孫飛 閆祥嶺 向定傑 孫正好 孟含琪 夏天)

來源:《半月談內部版》2021年第4期 原標題:《爲中國院士祛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