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經濟在全世界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高,中國現象、中國問題的重要性相應就會提高。解釋中國現象、解決中國問題的理論,對世界的影響也就會越來越大

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探索有效市場跟有爲政府的結合,新結構經濟學正是往這個方向在努力

美國技術封鎖,只會加速中國的技術提升,加速中國技術對美國技術的替代

世界銀行原高級副行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

世界經濟中心就是大師輩出的中心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王仁貴 於雪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嘹亮號角。因改革開放而生,《瞭望》1981年4月創刊。新華社舉全社優勢力量打造的這一刊物,各界寄予厚望。

“如同她的名字一樣,這是一本高瞻遠矚、具有深刻觀察力的刊物。”主要創刊人之一、《瞭望》原副總編輯劉野如此回憶當年確定的辦刊路線。

此後40年,《瞭望》始終立於改革潮頭,與改革同頻共振。

“《瞭望》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一本時政週刊,對了解我國在每一年、每一階段的重要機遇與挑戰,以及世界經濟發展的大勢,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瞭解世界。”同爲改革見證者、親歷者和參與者的林毅夫如此評價《瞭望》的作用。


世界銀行原高級副行長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林毅夫

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會上,林毅夫以“經濟體制改革理論的探索者”獲譽“改革先鋒”稱號。林毅夫現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曾擔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他植根於改革開放實際,自主創立了新結構經濟學理論體系,在國際上產生重要影響。

早在1989年,林毅夫就在《瞭望》發聲,提出“改革的前途在於確定新的發展戰略”。此後,無論是1994年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的《一堂具體的市場經濟課》,還是1995年以《“兩率”衝突:以往改革效應的雙重評價》《循序漸進:存量改革的可行之路》爲題連續深入探析國企改革的核心問題,或者是近年來的《全球治理:“一帶一路”倡導新型義利觀》《改革向着復興偉業再出發》等文章,林毅夫持續在《瞭望》上貢獻着自己對改革的思索與遠望。

在《瞭望》迎來創刊40年之際,圍繞着對這本刊物的認識、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學的構建、破解中國面臨的“卡脖子”問題等,林毅夫再次接受《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專訪。

“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瞭解世界”

《瞭望》:今年是《瞭望》創刊40週年。在梳理過刊時我們發現,你1989年就開始在《瞭望》撰文或是接受專訪。你對《瞭望》是什麼印象?你的觀點通過《瞭望》啓發着讀者,《瞭望》是否也帶給你或者說像你這樣的學者以啓發?

林毅夫:《瞭望》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一本時政週刊,對了解我國在每一年、每一階段的重要機遇與挑戰,以及世界經濟發展的大勢,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瞭解世界。

我們的研究成果、我們對國家發展機遇與挑戰的認識,利用《瞭望》這個平臺傳播出去,並與其他學者交流,讓我們能夠更好地把握問題的實質,明確挑戰和機遇在什麼地方,從而形成共識。這樣大家才能夠往一個方向去努力。《瞭望》在這方面起了非常突出的作用。

《瞭望》:早在1989年你就在《瞭望》上提出“改革的前途在於確立新的發展戰略”,結合當時的背景看,這篇文章有着怎樣的考量?

林毅夫:當時我國正在推進經濟轉型,那就要了解過去計劃經濟產生的原因是什麼。計劃經濟是爲了快速實現趕超,當時發展的產業是違反比較優勢的,企業在開放、競爭的市場當中沒有自主生存能力,只能靠政府保護、補貼,由政府直接動員資源、配置資源,以計劃經濟的方式把那樣的產業發展起來。

經濟轉型的目的是要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在市場經濟當中,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上起決定性作用。當然,既要有效市場,也要有爲政府。但前提是要有有效市場,在有效市場當中不靠保護補貼能發展的產業,一定要符合比較優勢。從違反比較優勢的發展戰略變成符合比較優勢的發展戰略,轉型才能夠最終完成,當時那篇文章主要的思想是這樣的。

中國的改革發展實踐是理論創新的富礦

《瞭望》:你2002年提出《消除貧困也要發揮比較優勢》。發揮比較優勢是你主導的新結構經濟學的核心內容之一。當時是否已有了新結構經濟學的框架?

林毅夫:這是新結構經濟學很重要的理念。消除貧困,最重要的是要給具有勞動力的低收入人羣創造就業。有了就業就有了收入,就能消除貧困。要最大限度創造就業,就要更好地發揮比較優勢。2002年,我國纔剛剛跨過低收入國家的門檻,進入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勞動力多還是我們的比較優勢。當時大量農村貧困人口轉移到城市,必須有就業,這就需要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按照當時的情形,農村家庭只要一個人到城裏面務工,全家就脫貧了。這正是當時提出消除貧困也要發揮比較優勢的用意所在。

《瞭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着力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你主導的新結構經濟學可否認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探索之一?

林毅夫:我想是的。中國的改革發展實踐是理論創新的富礦。新結構經濟學是對中國改革發展經驗的一個總結,是以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爲指導,用現代經濟學的方法來總結中國的發展經驗。這是我們爲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理論作出的努力,這個理論提出的一些想法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並付諸實踐。可以看到,中央的政策以及我們在國際上的主張都提倡,每個國家、每個地區要發揮比較優勢。

過去西方的理論,不是強調市場的作用忽略政府的作用,就是強調政府的作用忽略市場的作用。我們在新結構經濟學裏提出,要按照比較優勢發展,前提是有效市場跟有爲政府兩隻手共同作用,市場有效以政府有爲爲前提,政府有爲以市場有效爲依歸。這個理論體系讓市場跟政府在發揮作用的時候,有一個邊界,有一個參照系。

我很高興看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明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探索有效市場跟有爲政府的結合。新結構經濟學正是往這個方向在努力。

中國是理論創新的最好平臺

《瞭望》:要構建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學,未來應該往哪些方向來努力?

林毅夫:理論提出的目的是幫助我們認識世界,同時改造好世界。能夠幫助我們真正認識世界和改造好世界的理論,一定來自於我們的實踐。要了解經驗背後的道理,深入剖析存在什麼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態度審視我們自己、瞭解我們自己,這樣提出的理論才能夠幫助我們總結國家發展的經驗,分析面臨的挑戰,並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構建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學,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更好挖掘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理論創新“富礦”。我相信,隨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經濟在全世界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高,中國現象、中國問題的重要性相應就會提高。解釋中國現象、解決中國問題的理論,對世界的影響也就會越來越大。

《瞭望》:你對中國學術界的世界貢獻有什麼樣的期待?

林毅夫:世界經濟中心歷來就是世界經濟學的研究中心,就是世界經濟學引領思潮的大師輩出的中心。隨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變成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同時也將成爲最有影響的經濟體。這是學者對經濟學理論創新作出貢獻的最好機遇,我期待中國經濟學家能夠抓住這個機遇。我們要把握這個機遇,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這樣才能夠提升中國的話語權、軟實力,才能把中國經驗、中國智慧貢獻給世界,與希望發展的國家人民分享,推進共享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現。

技術封鎖只會加速中國對美國的技術替代

《瞭望》:你剛剛提到了軟實力提升,硬實力的提升也有艱鉅任務,比如各界關注的“卡脖子”問題。結合新結構經濟學核心思想和具體實踐,破解“卡脖子”難題應如何發力?

林毅夫:這個問題是現實存在的。像美國對華爲、中興的技術封鎖,把我們的一些高科技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跟我們有任何商業活動等,都會對我們帶來一定的影響。那些我們還沒有的技術領域,就是他們卡我們脖子的地方。

但回到經濟的基本原則,經濟要發展,不管哪個國家都要按照比較優勢發展,都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美國作爲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確實在一些高科技產業上有比較優勢,在世界上處在領先水平。一些技術我們目前還不擁有,它不賣給我們,確實會影響到經濟安全甚至國家安全。但絕大多數的技術不是隻有美國一家有,世界上發達國家也不是隻有美國。絕大多數的技術是美國有,其他發達國家也有。

美國卡我們的脖子,實際上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因爲這些高科技產品需要很大的研發投入才能取得技術上的突破。技術實現突破後,有多大的盈利取決於它的市場有多大。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如果這些有優勢的產品不賣給中國,這些企業就可能從高利潤變成低利潤,甚至是沒利潤。

這些企業要繼續維持在技術上的領先,需要不斷地投入大量經費。如果從高利潤變成低利潤甚至是虧損,維持技術領先的能力就越來越低。美國政府出於維持霸權的目的強迫這些企業犧牲自己發展的機會,美國企業整體上是不歡迎的。其他發達國家的企業如果聽從美國對中國實行封鎖,利益就會受損。美國是出於政治目的需要,而這些企業無非是爲美國作嫁衣裳。從根本上,這些企業不會願意。

從這個角度講,真正“卡脖子”的技術,是那些只有美國有而其他國家都沒有的技術。但這樣的技術和產品,數量非常非常少。

對於那些只有美國有,其他國家都沒有的技術,我們必須用新型舉國體制來攻關。中國發展到今天的階段,對那些數量極少的高科技產品,只要我們有決心,快則一年兩年,慢則幾年,我相信是能取得突破的。過去的經驗一再證明,只要中國能生產,這個產品的價格馬上就下降,參與封鎖的企業只會更後悔。美國技術封鎖,只會加速中國的技術提升,加速中國技術對美國技術的替代。

美國咱們管不了,但我們做好自己的事,一定有能力衝破這個難關。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要繼續開放市場,推進國內循環跟國際循環相互促進,讓其他國家分享中國發展的機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