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延期后的东京奥运会揭幕时间越来越近。但是,似乎一切都充满着未知与不确定性,百余年奥运史上首次出现的突发状况,给梦之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而2021年1月下旬,在武汉进行的跳水奥运选拔赛中,男子跳板小将王宗源的横空出世,让梦之队看到了令人惊喜的新生代实力。

19岁小将王宗源和谢思埸首次搭档双人项目,跳出504.2分赢得金牌。分数之高,创造了男子双人三米板的历史。在之后的单人项目中,王宗源再现黑马成色,将谢思埸与曹缘,两位前辈拉下马,勇夺第一。609.55分的成绩,让他成为该项目,2005年规则修改以来,首位在跳板上超过600分的运动员。

这是跳水重启奥运选拔比赛后,三站争夺中的第二站,对奥运名额的产生有着深远的意义。

谢思埸和王宗源赢得双人三米板金牌

首次亮相的"中意CP"

"中意" CP源于谢思埸接受采访时的突发奇想。"中"对应王宗源的"宗","意"对应谢思埸的"埸"。"中意" CP在奥运选拔中的成绩,想必也被很多粉丝中意。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武汉奥运选拔赛比赛开始前,王宗源面对扑面而来的大赛压力,由于过度紧张,出现了动作上的紊乱。

与世界超一流选手谢思埸尝试着组合,是对他的肯定,更是对他的考验。害怕拖"谢哥"的后腿,每天王宗源都是在忐忑中度过。武汉的选拔赛是他们携手,冲向奥运的第一步,也是王宗源的主场(王宗源在进入国家队前是湖北跳水队队员),实力已经达到了世界顶级,但是内心面对梦想的渴望,以及突如其来的压力,差点将他压垮。

"从走板的第一步开始,我就什么也感觉不到,控制不了动作,最后稀里糊涂地入水。"王宗源的成套动作,并不是个个都手拿把攥,"状态糟糕的时候,做几个躺平几个,差点把自己急哭。"对于王宗源,动作的稳定性,影响着他的心态和发挥。而个体的发挥直接影响着双人比赛的成败。

谢思埸和王宗源在训练中

比赛越来越近,王宗源的焦虑也丝毫没有缓解。一直默默关注着搭档的谢思埸,用老大哥的胸怀,将经验与他进行了无私地分享,"谢哥让我不要着急,放松下来,在脑子里去回忆自己最佳动作的那种状态。"王宗源回忆到,谢思埸的鼓励像是照进他心里的一束光。接受了老大哥的建议,渐渐卸掉沉重的包袱,王宗源再次面对整套比赛动作,居然产生了神奇的变化。"我似乎就在一刹那找到了感觉,感觉整个世界都是亮的,我有预感双人比赛肯定没问题了。"

果然,他们奥运选拔的双人比赛十分顺利,分数打破了男子双人三米板的历史最高纪录。带着这种势头,王宗源又一鼓作气拿下了单人三米板的金牌。"双人三米板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比单人项目时我一站在跳板上,就来感觉了。"

对于那场打破纪录的双人比赛,谢思埸至今回忆起来既兴奋,又讶异。

他没料到王宗源高质量完成了所有动作,并且全部跳得干脆利落,几乎没有溅起一点水花。"看到比赛结果,我更多的是欣慰,但感觉这样说是不是显得自己像个'老父亲'。"回忆起武汉奥运选拔赛,谢思埸的语气透露着轻松和喜悦。这个结果打消了他对年轻选手的一切顾虑,让他心里踏实了,对未来的比赛也更有信心。

相比王宗源,谢思埸更加成熟,经验也更加丰富,但他形容他们更像是一条船上的兄弟,前面的风浪等着他们肩并肩共同承担。

把这两位经验悬殊的运动员带到同一条船上的,是突然爆发的疫情和延期一年的奥运。

关于2020年的记忆

谢思埸的转变

2019年10月军运会的赛前训练,谢思埸意外伤到了腰。连享受夺冠的喜悦都顾不上,他便匆匆回到北京,开始各种检查。万幸的是,并没有伤到骨头。腰上的感觉用两个字就能概括清楚:酸和疼。

屋漏偏逢连夜雨,那年冬训开始后,伴随他多年的脚伤再次发作,也开始向他发难。难以忍受的疼痛让他沮丧,烦躁的时候可以一个星期都不与身边人交流。"站久了脚疼,躺下了腰疼。训练起来疼得受不了,不训练时心里又很着急。"就在他陷入低谷的时候,新冠疫情肆虐而来,队里实行封闭管理,禁止外出。"那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该继续前进,还是停下来。"

封闭训练期间,谢思埸感到外面的世界越来越陌生。场馆似乎变得狭小了,在他的身边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各种故事,只是他却无法触及。

他想起一部科幻电影,电影里一位宇航员被派往月球执行任务,总部承诺一年后接他回地球,但一年过去仍没有人联系他。最后这位宇航员发现地球上已经没有人类,整个太空好像只剩下他一人。这部让他感同身受的电影,他已经记不起名字,只有那种挥之不去的情绪包裹着他。

谢思埸:"封闭训练让我们的生活与外界脱离了。"

寂寞的滋味让谢思埸忘却了生活的繁华,世界里似乎只剩下了跳水这一件事。谢思埸说封闭训练前,他曾计划去滑雪,最大的心愿是回家。封闭训练后,他每天和伤病斗争,训练完,回到公寓玩游戏打发时间,也不在乎输赢,情绪就像一条没有起伏,又永远毫无波澜的直线。

很多时候,做着眼前的事情,情绪却不知不觉飘走了。他想象过很多关于东京奥运会的场景:会不会没有观众?比赛时的氛围和往常有什么不同?去之前得隔离多久?各种奇怪的猜测都在他脑海中浮现,可还是有一个被漏掉了。"我设想过无数情形,但没料到奥运竟然延期了。"

2020年3月24日,东京正式宣布奥运延期一年。训练馆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消失了几天,再次出现时,骤然增加到了481。这让谢思埸产生了时间上的错乱感,"似乎一下就回到一年前。那过去这一年我都做了什么?难道都倒放,退回去了?"

奥运会延期后不久,跳水队队委会宣布:已经完成的三站奥运选拔积分全部清零,一切似乎都回到了原点。

谢思埸在接受了奥运延期的消息后开始自我调整。他意识到奥运延期反而带给他利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恢复伤病,"情绪是影响自己的主要原因。无论会不会比奥运,健康是一切的前提。"负面情绪会阻碍身体恢复,谢思埸开始有意暗示自己"多分泌多巴胺",也更积极地做治疗,每天都会最后一个离开医务室。

除了努力感受快乐,谢思埸也会有意记录下快乐。他利用没有比赛,难得的大段空闲时间,开始学习制作vlog。从购买设备,到拍摄技巧,再到文案剪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到现在已经断断续续更新了八、九期。按时间翻看这些视频,你会发现拍摄的画面变得越来越有镜头感,记录下来的瞬间也更有味道。vlog里陈艾森总爱入镜耍帅,谢思埸被嘲笑"发际线后移"后的语塞,施廷懋在电梯里和其他队员"大打出手",队友们在温暖的阳光中漫步……

在归零后的起跑线上,谢思埸也重新整装待发。

王宗源的反思

封闭训练的决定是2020年1月24日,通过手机信息通知到队员的。刚好原本的奥运选拔第三站结束。王宗源回忆当时的情形,"本想着比完赛,终于可以好好出去玩一玩了,结果信息在比赛一结束就发到了手机上,心态立马有点崩了。"更没想到,突然而至的封闭训练,持续了一年之久。

不同于谢思埸,那时的王宗源对奥运席位并没有很强烈的渴望,只是觉得训练不能太松懈,即使去不了东京,争个替补名额也行。

这个目标对19岁的年轻人来说,非常切合实际,但显然无法为他提供充足的动力。封闭训练的前两周,王宗源坦言自己是混过去的。早上不想起床,训练时经常偷懒,动作不用力做,也不认真想技术要领。有时候实在不想练了,他就跟教练说自己头疼,需要休息。

不愿留下遗憾的王宗源,开始不断努力追赶

但渐渐地,王宗源开始考量一直"混"下去的后果:"不能这样下去了,我好不容易来到国家队,如果一直这么糟糕,最后只能给自己留下遗憾。"训练结束后,他的脑海里会不时闪现这些问题:如果真的要比奥运了,自己的能力却不够强,岂不是会后悔现在没有全力以赴?

奥运延期后,宣布重启选拔机制的那天,王宗源和老队员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对我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机会,过去的成绩归零,说明我可以和谢哥、缘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按照原来的选拔成绩,谢思埸和曹缘基本锁定了参赛席位)。"当老队员的心态遭受重创,训练质量出现问题时,王宗源开始奋起直追。原本做5个达标的动作,他会做8个,对每一个跳水动作,也会更投入地琢磨细节。

如果说一些老队员在被强行拽回到起跑线后,出现了思想上的起伏,王宗源却已经在那里蓄势待发。

殊途同归 站上起跑线

谢思埸和王宗源能走到"同一条船上"并非偶然。

两人军运会就有配合夺冠的记录,从去年四、五月份也开始断断续续进行着双人的尝试,直到11月,才正式成为搭档。

王宗源的唯一一次大赛经历是2019年的光州世锦赛1米板,虽然他逆转夺冠展现出强大的心理,但1米板毕竟不是奥运项目,在压力上无法与3米板相提并论。不过谢思埸这样评价经验:"关于我们的组合,其实我有过类似的担忧,比如王宗源过于稚嫩,能否处理好奥运的压力。但转念一想我也没参加过,奥运对我们都是第一次,所以为什么不能尝试在一起呢?"

王宗源听到配对消息时,则完全无法相信,"我这个水平怎么可能和谢哥配?"表面上的平静,无法抑制他内心的紧张与激动。这就好比是与武林高手一同研修功夫,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修为,很大可能有朝一日,将称霸天下。

只是磨合阶段注定不容易。谢思埸记得开始配对时,王宗源一和他训练就哆嗦,还因为过度紧张,差点忘记怎么走板。谢思埸回忆起第一次训练的场景:"我左脚有伤所以跳不高,而王宗源很有劲,蹦得老高。那段时间我都有点困惑,是不是自己真的老了?"原本身边站着的是奥运冠军,如今换成小白级别的王宗源,谢思埸心里很难没有顾虑。

谢思埸的老搭档曹缘经验丰富,两人已合作多年

而另一边,王宗源同样感受到极大的压力。"我和谢哥的风格会有差异,比如谢哥是有爆发力的类型,转速有内在力支撑,而我是跳得高,掉得也快。"每次走板,王宗源会尝试着压低一些高度,尽量不打乱谢思埸的节奏。第一天和谢思埸训练完双人后,他感受到的疲惫,疲惫的程度仿佛是练了一百堂训练课。

"配对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自己和谢哥差距太大了,这样配下去肯定不行。"王宗源开始不断反思自己的动作细节,对自身要求也上了一个台阶, "谢哥非常稳定,我不想拖后腿,所以要求自己跳七个动作,至少有六个得稳住。"王宗源坦言,如果没有疫情和奥运延期,他也得不到和谢思埸配对的机会,"我提醒自己一定得绷紧一根弦,一旦松下来,这个机会可能就没有了。"

虽各有担心,但从配对效果看,王宗源和谢思埸的默契确实出乎意料的好。配对仅仅一周,他们便逐渐找到了感觉,同步性得到很大提升。

两人的风格不同,性格却很相似,比如他们都不爱说话,沉稳内敛,更喜欢安静的空间。原本身高、体重就相近,双人跳水进行久了,动作感觉也会越来越像,就连每天在一起的教练,仅看背影,有时候都会把他们两个人弄混。

武汉奥运选拔赛中,王宗源超过谢思埸获得金牌

跳水界的双人搭档往往也互为竞争对手,但作为老队员,谢思埸表示自己会帮王宗源排解压力,让他放轻松跳出自己该有的水平。"毕竟我的承受能力更大一些,也知道要怎么处理。"谢思埸表示武汉奥运选拔赛的单人项目,他输得心服口服,也希望王宗源能快速成长起来。抛开竞技体育对输赢的敏感,谢思埸说自己会直面王宗源带来的挑战。"他的出现,只能让自己保持强大,在动作上追求极致,在心态上更胜一筹。"

曾经,谢思埸被命运捉弄,与奥运失之交臂。而这次,反复发作的伤病和史无前例的奥运延期让谢思埸的奥运梦变得更加艰辛。但这些经历对谢思埸而言其实更像是一笔财富,它们的价值和意义,或许远比一枚奥运金牌昂贵。"前半生所有的青春都留在跳水池里,跳水承载了我太多的欢笑与泪水。"

作为小队员,19岁的王宗源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还有些紧张内敛,他会很认真地听完问题,点点头表示理解,仔细思考后,再慢条斯理地回答。可当问起他是否随着奥运奥运的临近,而倍感焦虑,他摇摇头,开朗地咧嘴笑道:

"焦虑?这个还好,因为我还年轻,不会想那么多。"

"也就是有年轻的资本,如果这一届没把握好也没关系?"

"当然希望这一届能把握好,下一届还能再来!"

里约奥运会,有着"梦之队"美誉的中国跳水,在玛利亚·伦克水上运动中心气贯长虹勇夺8枚金牌中的7枚,唯有男子双人3米板留下了遗憾。5年后的东京,"中意"组合的横空出世,希望让所有人都"中意",帮助中国跳水跃上辉煌的顶点。

【来源:春城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