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创新应用试点仍在逐步向前推进。4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央行营业管理部就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发布征集公告。在金融领域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也出现了统筹开展金融科技创新业务试点的字样。业内人士认为,金融相关市场主体布局金融科技具有必要性,创新试点中未来可能会浮现消费金融机构身影,而金融科技创新也需要在监管之下稳妥进行。

北京试点工作常态化

继累计公示三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宣布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后,北京再度开始征集金融科技创新应用。4月9日,央行营业管理部发布公告指出,将开展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征集、辅导、公示等相关工作。

央行营业管理部方面表示,在前期分阶段征集的基础上,工作组现开展创新应用长期征集工作,鼓励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积极参与。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2019年12月,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北京作为首发城市,于2020年1月率先公示了创新监管应用入选名单。随后,上海、深圳、苏州、成都等多个城市也对试点应用入选、落地情况进行了公示。

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11日,9个地区共有86个创新应用对外进行了公示。其中,北京先后共计公示22个创新试点应用,项目总数居全国试点城市首位,当前已有20个应用已通过复审完成登记,向用户正式提供服务。

根据相关试点城市披露的信息,北京并非首个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进行常态化征集的城市。此前,深圳、天津、杭州等城市曾就此发布过征集公告,但未对征集时间做出要求。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从央行营业管理部披露的试点应用信息来看,北京创新试点应用有序落地,前期征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在此基础上,央行营业管理部决定开展长期征集,也意味着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进入了常态化模式。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征集逐渐常态化,试点城市也有望继续增加。就在央行营业管理部发布征集公告的当日,央行、银保监会等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提出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在金融管理部门统筹下开展金融科技创新业务试点,稳妥推进科技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

除了监管定调推进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外,不少城市也在完善辖区内金融科技布局。以厦门为例,据厦门日报报道,“厦门市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于4月7日出炉,支持金融行业拥抱金融科技,打造厦门金融科技产业集群。

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孙扬指出,多地竞速金融科技赛道,是因为发展金融科技有助于提升本地区金融机构的客户规模拓展,有助于贷款规模提升以及提高数字化经营水平。一方面可以促进本地区金融机构更好服务于本地区的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本地区的金融业增加值,提高金融科技产业对于本地区的税收贡献。

尚未有消金机构身影

细化来看,各城市发展金融科技的脚步在加快,也是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逐渐加大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局。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当前公示的创新应用名单发现,除了银行、保险以及第三方支付等持牌机构外,参与试点的机构类型还包括科技、征信、物流公司等。其中,银行与科技公司仍是主力军,多数试点项目由银行与其他企业合作推出。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银行系试点项目中,除了银行本身外,参与主体也包括多家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第三方支付机构也有少部分参与项目进入“监管沙箱”,例如联通支付有限公司推出的“基于智能风控的支付服务”。

金融科技的浪潮之下,银行通过布局金融科技子公司进军金融科技领域,金融科技也成为银行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银行外,金融相关市场主体也在涌入,不少第三方支付、消费金融、小额贷款机构也开始强调自身金融科技属性,强调金融科技赋能业务。

以消费金融行业为例,部分机构通过自主研发,搭建金融科技开放平台,在风控等方面实现核心科技自主可控。随着2020年营业数据陆续对外披露,多家消费金融机构也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在于加大了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未来还会持续发力,依托金融科技实现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的融合。

不过,当前入盒的试点项目中,尚未有消费金融机构的身影。于百程分析认为,消费金融和第三方支付业务均需要面对海量用户,业务也主要以线上方式开展,因此应用科技的必要性比较强。

“当前入盒的信贷相关应用,以支持小微和三农为主。”于百程表示,虽然目前并没有消费金融公司作为申请主体参与,但不少试点应用可以应用于消费金融业务。例如智能风控、知识图谱等,也不排除未来创新试点中会有消费金融公司的参与。

在孙扬看来,不论是消费金融还是第三方支付行业,参与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都是必要的。消费金融方面,金融科技能够提升消费金融公司对于场景的渗透水平,从贷前、贷中、贷后等环节,深度识别风险,并促进机构深度融合场景、客户。消费金融机构将加紧自营场景的建设,大力发展非贷款服务提升客户黏性。

而在第三方支付行业领域,孙扬表示,支付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反洗钱风控、用户体验等领域面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支付机构要增加增值服务收入比重,如数字营销、用户画像、用户转化等技术服务,向高端服务转型,而这也离不开金融科技。“行业将进入金融科技军备竞赛时代,谁在认真做金融科技,谁就能在这一轮金融行业转型升级中生存。”孙扬说。

稳妥创新

2019年8月,央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也进一步指明了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央行金融科技委员会在2021年工作会议上,提出强化金融科技创新活动的审慎监管,再次确定了金融科技重点部署方向,

此外,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这一方面,也有A股上市公司公开表示将谋划参与项目申报。按照监管部署,这一项目将于2021年5月向社会公示。

不过,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的审批、落地情况来看,监管对于试点项目的要求并不低。按照央行营业管理部提供的申报模板,参与主体需要对项目创新性、安全性以及合规性等多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于百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一举措也表明了监管对于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审慎态度,按照监管指引和要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金融科技的创新监管试点,又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创新空间,积累了经验。

于百程表示,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下,包括海南、厦门等在内,才会有更多城市以各自的方式推动当地金融科技的发展,而试点工作后续有望继续扩大范围。

“只有监管加强对于试点工作把关的力度,金融科技创新未来才能向务实方向发展,”孙扬认为,当前,市场更关注金融科技对于金融业务的突出作用,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稳步推进下,金融科技行业将会涌现一批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也只有真正做好金融科技生态的机构才能行稳致远。

“在金融行业监管加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能力强的机构,在竞争中更容易获得一席之地。”于百程强调,在金融科技热的过程中,金融科技的发展需要在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风险可控、充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金融业务需要持牌,金融科技的创新需要在监管之下稳妥进行。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廖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