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在定增市場中獲配新發定增項目數量和定增規模接連攀升,較去年同期出現大幅增長。截至4月11日,年內基金管理人已累計獲配定增項目近177億元,同比驟增近400%。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多位公募基金人士處瞭解到,在一季度A股震盪調整、權益類基金表現乏力的背景下,具備發行折價優勢、持有期回報的定增項目投資,成爲不少基金管理者優化基金組合結構的新方向。

基金調倉換股

定增標的成“香餑餑”

今年以來,基金管理人獲配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的數量和定增金額出現明顯“雙增長”。

從上市公司的融資情況來看,定增融資已成爲上市公司主要的融資手段。Wind資訊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至4月11日,按定增股份上市日計算,發行並實施定向增發融資的上市公司共137家,募資總規模達到2204.5億元。其中,41家基金管理人蔘與定增項目,累計獲配資金176.78億元,占上市公司定增募資總額的8.02%。

而在去年同期,發行並實施定向增發的上市公司僅有49家,募資總規模爲1858.39億元。其中,12家基金管理人蔘與定增項目,累計獲配資金35.67億元。

北京某公募基金經理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近年來受政策影響,收緊的公募基金定增業務被重新喚醒。在一季度A股震盪調整,權益類基金表現乏力,低估值、順週期板塊表現搶眼的背景下,自己所管理的基金在調整倉位結構時,會比較關注低估值、順週期板塊。當前發行的定增項目中,如果出現了契合自身投資策略的投資機會,是兼具盈利能力和成長性的優質標的,且有發行折價,就會成爲調整基金組合結構的一個選擇。

九泰基金定增投資中心總經理劉開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投資定增的機構來說,伴隨此前再融資新規落地,定增參與門檻下降、發行折價率更高、鎖定期更短,均有利於提升定增投資的風險收益比,定增投資的吸引力在明顯提升。”

除了直接參與定增項目外,以“量化+”的方式參與定增正成爲未來基金管理人考慮的新方向。例如,構建“定增+對沖策略”產品,將定增的折扣從組合Beta中剝離出來,使有意願的投資者可獲得定增股票不菲的折扣,而較少承擔底倉的波動。

據《證券日報》記者獲悉,近期部分基金公司也推出了定增量化對沖策略,通過一系列量化手段來“提純”,力爭獲取定增組合的折扣收益。

財通基金認爲,與過往一攬子定增股票簡單用滬深300指數中證500股指期貨對沖的量化策略不同,定增“量化+”策略是通過定增多票組合,疊加“風險配平組合”去模擬滬深300指數,同時投資滬深300股指期貨空頭,進而力爭獲取對定增折扣提純後的收益。

定增業務

考驗公募選擇標的能力

綜合來看,已有部分基金公司將定增業務作爲未來的重點佈局方向,但也有部分管理規模有限的中小基金公司對定增業務“望而卻步”。

從今年獲配資金規模來看,財通基金以49次獲配、累計獲配資金36.4億元居首;易方達基金、諾德基金的定增獲配次數分別爲8次、6次,獲配資金分別爲24.47億元、15.66億元,位居行業第二名、第三名。中歐基金、朱雀基金的獲配資金也突破10億元,分別獲配資金10.63億元、10億元。嘉實基金、富國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銀華基金等則分列行業第六名至第十名。

深圳某公募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獲得定增項目超額收益是判斷一家基金公司定增團隊投資能力的核心標準,但是定增項目選擇的內核要求還是要回歸到挑選出優質標的上,尤其是當前部分板塊的估值已經較高,在篩選項目時不能只看發行折價去大批量參與定增,要更加註重上市公司經營基本面情況與市場整體波動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抵禦產品週期內的波動,避免踩雷,實現中長期相對穩健的回報。”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同樣認爲,定增項目折價率的分佈逐漸收斂,因此選擇定增項目時更需要關注個股的中長期基本面。由此來看,基金公司定增團隊的能力變得尤爲重要,團隊需要精選具有超額收益能力的優質項目,以抵禦產品週期內的波動,實現中長期相對穩健的回報。

一位資深投資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目前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下,投資者對於定增產品的收益要有一個合理的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