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記者 李山

新冠疫情之下,短短一年多時間,全球已有十多種新冠疫苗在不同國家獲批投入使用。疫苗生產商正在將新冠疫苗的生產規模擴大到數十億劑。對新冠疫苗的空前需求和迫切的交貨壓力已導致該行業達到其產能的極限。與此同時,“自我優先”盛行和疫苗分配矛盾進一步加劇了疫苗生產供應鏈的風險。全球迫切需要加強國際合作,確保疫苗的安全供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產能擴張導致供應鏈瓶頸

新冠疫情之前,全球疫苗生產能力合計約爲每年40億—50億劑。而2021年, 製造商們宣佈的新冠疫苗計劃產能合計已達140億劑,是此前所有疫苗產量的3倍。全球新冠疫苗產能的雪球越滾越大。以德國的BioNTech公司和美國輝瑞公司爲例,2020年底兩公司實際產量僅爲5000萬劑左右,而2021年的產能計劃高達20億劑。

而隨着疫苗產能的擴張,疫苗生產供應鏈的壓力與日俱增。新冠疫苗製造商越來越多地遇到原材料、包裝材料和設備的瓶頸問題。國際藥品製造商協會聯合會(IFPMA)總幹事托馬斯·庫尼強調說:“在數月之內使世界疫苗產量翻倍,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製造疫苗需要數百種原材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瓶頸,這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分配矛盾增加供應鏈風險

供需矛盾導致疫苗及相關原材料的出口管制措施不斷增加。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生產主要集中在美國、歐盟、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等國家和地區。 美國以所謂的“美國優先”爲藉口,通過優先採購限制所有在其境內生產的疫苗出口。此外,美國還通過《國防生產法》阻礙供應商履行海外客戶訂單。這給全球疫苗生產供應鏈造成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英國緊隨美國步伐,不僅買斷了所有在英國生產的新冠疫苗,還大量進口在歐盟生產的疫苗。歐盟因此在意大利查扣了290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並加強了疫苗出口管理。此舉激化了英國和歐盟關於疫苗出口的矛盾。而從疫苗生產供應鏈來看,主要疫苗生產國都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疫苗關鍵成分,限制出口或相互制裁只會帶來兩敗俱傷的結果。

安全疑慮加劇供應鏈壓力

就在英歐圍繞阿斯利康疫苗激烈鬥爭之際,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確認, 罕見血栓應被列爲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一種非常罕見副作用。截至3月底,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後出現血栓的病例,歐洲經濟區報告86例,其中18例死亡;英國報告79例,其中19例死亡。儘管英國和歐洲藥品監管部門都強調,繼續使用阿斯利康疫苗的益處遠大於風險,但人們對這種疫苗的信心已大幅下降,多個國家暫停使用該疫苗或者設定了年齡限制。

作爲向貧困國家提供疫苗全球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阿斯利康疫苗曾被世界各國寄予厚望,一度計劃在2021年生產30億劑。經歷“一波三折”之後,其龐大的產能計劃已蒙上了厚厚的陰影。近日,美國政府已經決定讓位於巴爾的摩的生產設施停止生產阿斯利康疫苗,爲強生疫苗的生產“讓道”。由於重新利用現有疫苗生產設施並達到最大生產能力至少需要半年時間,後續如果阿斯利康疫苗生產因需求變化而銳減,那麼全球疫苗供應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全球合作確保供應鏈安全

對於很多國家而言,努力加強本國的疫苗生產能力建設是意義深遠的事情。從長遠來看,這也是在爲下一次疾病大流行作準備。不過,人們必須意識到,製造新冠疫苗的關鍵成分以及輔助用品的供應鏈錯綜複雜,遍佈全球,對單個國家而言,不可能追求一系列複雜商品的完全自給自足。更好地開展包括技術轉讓和相關商品進出口在內的全球疫苗合作,將有助於人們早日戰勝新冠疫情。

來源:科技日報

終審:何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