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的重要论述讲话精神,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热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联合出品了《“北京党史”慕课》系列专题片。该系列片以《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党史权威著作对标对表,从一件文物、一个细节切入,进行悬念性设计,通过权威专家讲述,还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理想和情怀。

从3月22日起我们为您在市级网络平台、移动地铁公交平台、楼宇户外大屏、各大新媒体平台等陆续播出。

今日,为大家推送第9课 到法国去。

1918年8月15日,25岁的毛泽东第一次走出家乡湖南前往北京。但北京并不是毛泽东一行25人的最终目的地,他们要去的地方,是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法兰西,他们要到那里开展勤工俭学。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说来话长。

1905年,清末大学士李鸿藻之子李石曾,到法国蒙达尼农业专科学校和巴黎巴斯德学院攻读生物化学。在此期间,他想在巴黎创办一家中国豆腐工厂。于是,他在老家河北高阳县布里村招募了一批工人,边训练做豆腐边学习文化。1908年至1913年,四批68名工人到巴黎。为了提高他们的文化和工艺水平,李石曾在豆腐工厂办了一所“以工兼学”的夜校,这些工人就成为中国最早的勤工俭学者。

这两份影印件,是当年留法俭学会入会志愿书和志愿书存根,上面需要填写姓名、年龄、籍贯等等,还有入会介绍人。1915年6月,蔡元培等人在法国成立勤工俭学会,号召中国有志青年到法国半工半读,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1916年成立的“华法教育会”,成为留法勤工俭学活动的总枢纽,并在北京、上海、保定等地设立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或预备班,向全国招生。

1918年夏,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将丰台长辛店德善里18号京汉铁路局火车房总管郭长泰的小红楼,改做高等法文专修馆长辛店分馆工业科(又称预备班)的教室。预备班设立铸造、机械、锻工3个班,开设法文、图画、科学、实习4门课程,每周授课20小时、实习40小时。当年暑假就有100多人入学,其中包括何长工在内的部分湖南籍学员。学员们实行半工半读,既学法文又学做工,还了解当地工人的生活状况。1918年冬和1919年春,毛泽东两次来这里,了解湖南籍学员们生活、学习情况。

让人没想到的是,作为湖南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的组织者,毛泽东本人却没有去法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青年毛泽东有他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高潮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左右时间,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它的最大贡献在于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周恩来、邓小平、王若飞、向警予、陈毅、聂荣臻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来源:北京长城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