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娜 周健

小米都造車了,華爲爲什麼不造車?

4月12日,華爲公司第18屆全球分析師大會在深圳開幕,華爲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會上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正面回應,並闡述了下一個十年華爲的五大戰略重心。

徐直軍指出,華爲未來將強力投資智能汽車產業部件,做智能汽車增量部件提供商,用ICT能力賦能汽車行業。徐直軍在大會現場點名北汽、長安和廣汽三大車企爲“深度合作伙伴”,將共同打造子汽車品牌,合作子品牌車將逐步走向市場,並將標有“Huawei inside”logo。

爲什麼不造車

“這是個老問題。”徐直軍說,“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認爲華爲應該造車,華爲有品牌,也有能力,爲何不造呢?畢竟連小米都造車了。”

徐直軍表示,華爲做這個決策是經過多年討論的。華爲從2012年開始進行汽車相關研究,2012年成立了車聯網實驗室。那時候還沒有自動駕駛的概念,只有電動汽車的概念。隨着不斷演進,纔有了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的概念。華爲也逐漸明確了自己要做駕駛員。

“我們和日本、德國、中國很多大型車廠都談過,發現他們需要的不是華爲這個品牌的車,而是華爲的ICT軟件能力,能夠幫助他們造好車,賣好車。”徐直軍說,2018年,華爲就明確了“華爲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的策略,這個決策到現在一直沒有改變。

對於進展如何的提問,徐直軍給出明確的答案,“基於華爲ICT能力的汽車將在今年第四季度陸續推出。”

“Huawei inside”汽車4月亮相

徐直軍表示,華爲未來將強力投資智能汽車產業部件,做智能汽車增量部件提供商,用ICT能力賦能汽車行業。同時,華爲也希望開拓一些新商業模式,跟車企打造一些子品牌的車。

爲此,華爲目前選擇了三家車企作爲合作伙伴,打造三個子品牌,北汽今年四季度開始推出一系列車型;長安和廣汽的子品牌的名稱尚未確定,但與廣汽合作的L4級智能駕駛汽車計劃在2024年推出。

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官微近日宣佈,將在4月17日於上海發佈新一代智能純電轎車阿爾法S,此次的合作方便是北汽藍谷旗下合資品牌極狐(ARCFOX)。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發佈的海報中,不僅出現了“全球自動駕駛新標杆”的宣傳語,還出現了華爲旗下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的標識。這意味着阿爾法S或將成爲首款採用華爲HI品牌標誌的車型。

“目前跟北汽的合作已在進行中,其中一個就是北汽的ARCFOX極狐,大家逐漸會看到華爲和車企合作的車走向市場。”徐直軍說。但他也坦言,“這類合作不會太多。”

“我們還設計了‘Huawei inside’的品牌,以後大家看到這個車上有這個品牌,就知道是華爲參與了。不過不是所有合作汽車都會有這個logo,只有使用了華爲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纔會有這個logo。”

徐直軍透露,標有Huawei inside的車4月會在上海車展上展出,最長可實現1000公里自動駕駛。

還在思考如何幫車企賣好車

雖然三家深度合作的車企中,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最先公開表示將攜手華爲、寧德時代聯合打造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但捷足先登的是北汽藍谷。

據公開資料,HI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包括計算與通訊架構,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電動、智能車雲服務,以及激光雷達、AR HUD等30個以上的智能化部件。其中,AI算力、毫米波成像雷達點雲密度、激光雷達激光線數、攝像頭探測距離處於領先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徐直軍在演講中不僅提到華爲要幫助車企造好車,還透露“餘承東最近還在嘗試怎麼幫助車企賣好車”。而就在本月6日,餘承東以見證人的身份,見證了小康股份與華爲簽署賽力斯新能源汽車合作協議。

雖然不是華爲深度合作的車企,但小康股份正在積極綁定華爲,其子公司金康新能源推出的賽力斯SF5搭載的三合一電驅+智能增程系統,由雙方共同研發,是全球第一套融合華爲Drive ONE三合一電驅的智能増程/純電動力系統。

小康股份還曾表示,到2022年,賽力斯旗下新車型將搭載華爲的鴻蒙系統、激光雷達以及運用碳化硅技術電控芯片。

已在智能汽車部件研發上投資超過10億美元

徐直軍說,華爲今年的目標還是活下來,但今年還想爭取活得好一點,希望明年的年報發佈會能正常進行,華爲分析大會還能舉行,還能見到大家。

如何在“活下來”的同時朝着“活得好”發展,徐直軍表示,將優化產業組合,尤其是增強軟件能力、加強先進工藝弱相關產業投資和智能汽車部件產業投資。

“今年智能汽車部件的研發投資超過10億美金,每年每臺車收入如果有1萬元,對我們來說就足夠了。”

徐直軍指出,ICT賦能汽車行業,一旦真正實現了汽車的無人駕駛,就顛覆了整個與汽車相關的所有產業。華爲認爲這是未來十年內最具顛覆性的產業。華爲將加大對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推進汽車行業的智能化、網聯化。他相信,汽車產業將爲華爲帶來長期戰略機會。

除此之外,徐直軍還透露了華爲未來將重點推動的其他四項關鍵戰略,包括推動5G價值全面發揮,定義5.5G,牽引5G持續演進;以用戶爲中心打造全場景無縫的智慧體驗;通過技術創新降低能源消耗、實現低碳社會;努力解決供應連續。

未來幾年芯片漲價可預期

對於備受關注的“芯片荒”問題,徐直軍說,美國對華爲的制裁引發全球產業鏈的恐慌,全球產業鏈都在考慮半導體供應問題,產業鏈已從最初“0”備貨,變爲1個月、3個月、6個月甚至1年備貨。未來幾年,芯片漲價是可預期的。

徐直軍指出,芯片行業高度依賴全球供應鏈,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完全讓芯片供應鏈自主化,他呼籲整個半導體產業迴歸正常商業秩序,重建全球信任,恢復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