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傅躺在病牀上,臉上的“象鼻子”格外引人注目。

李師傅56歲,來自遼寧,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喝酒,每次4兩,一天喝2頓,就這麼喝了40年。

他說,一開始鼻子沒毛病,這幾年越來越大,睡覺容易憋醒,喝水的時候得把這坨肉抬起來,喫飯時鼻子倒先進去,這給他的生活造成諸多不便。

醫生表示,李師傅是典型的酒糟鼻,而很多巨大型酒渣鼻都是長期飲酒所致,特別是喝烈性白酒,會加速腫物增生。

後來,醫生成功爲李師傅實施了手術,去除了“象鼻子”,李師傅說以後不喝了:“好不容易花錢給(腫物)做下去,再喝再長,這不是重複了嘛。”

喝酒的危害相信不用小九再做贅述,但生活中很多人非但不想戒酒,還找出各種理由:

--每天喝一點沒事兒。

--有喫解酒藥呢,不會傷身的。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喝酒的謠言!

一、解酒藥的3個“解酒”內幕

咱們先不展望未來,就眼前來說,這個世界並沒有什麼藥能真正解酒。而市面上所謂的“解酒藥”,它並不是藥,都是保健品。

搜索“解酒藥”,就能看到:XX薑黃解酒丸、XX解酒糖等一系列產品赫然在列。但只要仔細觀察,這些產品並沒有“藥”字樣,如銷量排在前位的XX解酒丸,在其包裝盒也只能看到其標註“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作用”。這些所謂的“解酒藥”其實就是保健食品。

那麼這些“保健食品”到底有沒有“解酒”的作用呢?來看看這些藥品是如何“包裝”自己的。

1、加速酒精代謝?

酒精的代謝需要依靠肝臟,它可以生成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把有毒的乙醛轉化成無毒的乙酸。最著名的解酒藥——葛根,就是通過延遲胃排空時間,降低血液中酒精的峯值。但它並不能作用到肝臟,所以無法影響酒精的代謝。

所謂的解酒藥給人一種加速代謝的感覺,只是由於成分中含有的興奮劑、維生素與氨基酸等可以緩解飲酒之人的頭痛,給人一種酒精代謝速度加快的錯覺。

2、添加護肝成分?

不少解酒藥中都宣稱自己有護肝成分。以熱賣的奶薊草護肝片,其成分水飛薊素確實有抑制炎症,防止炎症對肝細胞的細胞膜造成損害。但這種成分並不能參與到酒精分解,此外它的口服吸收性並不好,長期大劑量服用還會造成肝損傷。

3、天然藥物加持?

在解酒藥熱銷的身影中,就有來自日本的薑黃解酒丸,薑黃素屬於天然的藥物成分,有實驗顯示,服用高濃度、高吸收率的薑黃素30毫克,血液中的乙醛濃度會降低。這麼看來,薑黃素是真的可以解酒。

但研究最終的結論爲,小劑量服用薑黃素產品,“可能”有臨牀上的療效。也就是說,薑黃素並不是100%可以解酒。且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團隊發現,薑黃素所含物質十分活躍,不穩定,在藥物開發方面發揮價值的可能性極低。也就是說,薑黃素目前並不能做成藥物,大家也沒必要把它當“解酒藥”用。

二、這些解酒方法也不靠譜

“解酒藥”的祕密已經被我們所揭示,那麼民間傳說中的“解酒方法”是又行不行得通呢?

濃茶:許多人飲酒後喜歡喝一杯濃茶,用以“醒神”,還能助力排尿。事實上,濃茶裏的茶鹼可引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而酒精會對我們的心血管產生較大刺激。對神經系統有亢奮作用,再加上濃茶的影響,只會讓醉酒情況更加嚴重。

蜂蜜水:蜂蜜水的解酒原理源自於其果糖成分能加快酒精代謝,如若在飲酒時同時食用果糖,有可能使酒精代謝速度加快。但研究發現,果糖和酒精的比例需要達到1:1才能達到解酒效果。而這種操作通過飲用一杯蜂蜜水的話,並不可能實現。且按一般成人醉酒攝入酒精爲75-80毫升,起碼要達到60g果糖才能解酒,而研究發現,人的果糖吸收能力有限,最大吸收量僅能達到50g。

三、真正解酒的方法只有一個

廣東省中醫院肝病專科池曉玲教授表示,事實上沒有真正意義的解酒藥,藥是無法取代身體自我消化酒精的功能,,目前所謂的“解酒藥”也僅是稍微緩解酒後噁心、嘔吐、泛酸的感覺,或者是起鎮定作用。想要真正解酒,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少喝或不喝!

酒文化已經深入人心,若是實在無法避免不沾酒水,那隻能通過一些方法,如:選擇度數低的酒,飲酒時不混着碳酸飲料、茶、咖啡勾兌,在飲酒前先喫點食物墊肚子,在飲酒過程中多喝點水,促進尿液排泄等,來降低酒精對肝臟的傷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