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點餐,就得註冊,就得關注微信公號或小程序,就得允許獲取位置信息、手機號、性別、暱稱……

掃碼點餐逐漸成爲人們外出就餐的必備操作,便利歸便利,爭議也日愈增多。越來越多網友不滿上述提及的奇葩流程,認爲這直接讓掃碼點餐“消費便利”變成“消費煩惱”。

二維碼背後的隱憂

僅不足五成網友喜歡掃碼點餐

據21網調實驗室的調查顯示,僅48.8%的網友表示喜歡掃碼點餐,超過51%的網友希望保留人工點餐。事實上,人工點餐正在被逐步取代。

調查顯示,近九成網友曾遭遇必須掃碼點餐的情況,只有5%的網友從未遇到過。有網友調侃:“所以不會掃碼的就不配點餐了嗎”,甚至有網友吐槽,“用餐體驗成了奢侈”,這就不得不提掃碼點餐的奇葩流程了。

掃碼點餐並非字面上那麼簡單,消費者還得完成關注公衆號、註冊會員、登記手機號、“同意”被獲取地理位置等一系列動作,才能開始點餐。這下網友炸了:“這不就是變相‘霸王條款’,侵犯個人隱私嗎?”

調查顯示,有48.59%的網友表示,非常反感被強制關注小程序或商家微信公號;其次約26.5%的網友認爲,商家沒有必要也沒有權利收集與點餐無關的個人信息。

然而現實中,在掃碼點單系統裏,索要用戶數據已是十分常見的行爲。

  • 據深圳市消委會,不少餐飲店要求掃碼關注公衆號或授權後纔可消費,超過90%商家都有上述強制行爲,以實現精準營銷。

  • 有媒體抽樣調查了國內某城市裏的100家餐廳,72家餐廳提供掃碼點餐服務。而掃碼後,有35家餐廳要求關注相關微信公衆號後才能點餐,20家餐廳需要在點餐前輸入手機號才能點餐。

對此,有律師表示,上述做法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也存在個人信息泄漏的風險,若商家故意泄露信息,或將涉及刑事犯罪。

《網絡安全法》第24條規定了實名制的要求,網絡運營應爲用戶處理網絡訪問、域名註冊服務、固定電話、手機等接收手續,或爲用戶提供信息公開、即時通信等服務,向用戶提供實際身份信息。

目前二維碼技術監管領域仍存在法律空白,執行層面仍有薄弱之處,但設立掃碼點餐的數據安全“邊界”勢在必行。 

掃碼點餐不應是“單選項”

九成網友支持保留傳統點餐服務

不可置否的是,現存諸多槽點的掃碼點餐的確爲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商家不應讓其成爲“單選項”,還得遵循“最小必要”原則。

21網調實驗室調查結果顯示,約93%的網友認爲應該保留傳統菜單和點餐服務,不能爲降成本減了服務。其中近三成網友強調,店家應該照顧不會掃碼點餐的顧客。

21網調實驗室發現,許多餐廳公衆號或小程序上的點餐頁面都比較複雜,消費者需要通過多次點擊後才能進入最終的點餐頁面。頁面裏通常還會包含五花八門的菜品分類,字體也比較小。消費者在點餐過程中要是想查看某道菜品的介紹或定製菜品規格,還需要再次點擊相應菜品進入下一個頁面,稍不留神還可能退出,再登錄進去還得重新選。

歸根結底,還是掃碼點餐用戶體驗不到位。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呼籲,餐飲業屬於服務業,餐飲業創新應當多從消費者角度換位思考,誠信經營,公平相待,在尊重消費者意願的基礎上,努力爲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技術進步應當讓消費者享受發展紅利,而不是成爲經營者商業欺凌的工具。

掃碼點餐背後的餐飲SaaS:

市場規模超350億,美團、BAT現身

掃碼點餐一系列奇葩流程背後,除了餐廳老闆希望減成本,更多的是掃碼點餐系統服務商——餐飲SaaS(全稱“Software-as-a-Service”)服務商在爭奪市場。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普及,2012年餐飲SaaS在國內全面興起,其通過運用數字技術爲餐飲業提供:點餐、收銀、排隊、預定、會員管理等場景下的軟硬件服務。其中引發諸多吐槽的掃碼點餐小程序設計並不複雜,費用從數千元到上萬元。

艾瑞諮詢報告顯示,結合當前我國餐飲市場規模4.6萬億,目前我國餐飲 SaaS的規模佔全國餐飲企業規模的0.78%,約358.8億元,預計仍將保持可觀增速。

隨着美團、阿里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相繼進軍,餐飲SaaS行業競爭愈加激烈,目前已進入存量競爭的巨頭對壘階段。如今賽道上只剩下美團、客如雲、美味不用等、嘩啦啦、屏芯科技等頭部玩家。其中多家佈局智能營銷領域,即通過收集和分析用戶消費行爲數據,形成精準的用戶畫像,再有針對性地推送營銷方案給用戶,促使用戶到店消費。

據客如雲此前披露的業績顯示,2017年客如雲營收2.2億元,虧損超9000萬,2016年、2017年兩年共虧損約1.5億元。而客如雲絕大部分的營收貢獻來來自於軟件服務,硬件毛利率低不足以支撐企業收入增長動力。

數據顯示,中國倒閉餐飲門店的平均存貨時間僅爲456天,大多數門店倒在8個月到2年的時間裏。也因此,餐飲信息化滲透率不足10%成爲餐飲SaaS服務商難以突破的問題。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餐飲SaaS會成爲餐飲行業的基礎設施,營銷並非服務商的核心業務,尤其隨着美團、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的加入,市場競爭格局逐步完成,形成智慧餐飲中樞纔是它們的真正落點。而這中間,正需要餐飲SaaS打通點單、結賬與庫存管理、供應鏈等板塊的鏈接,延展出集大成的數據中臺業務。誰將率先完成,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金珊 編輯:曾靜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