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

几十年或许只是弹指一瞬

但那些重要历史转折中

写就的宏大叙事

却在民族精神图谱上

留下深深的烙印

这些作品塑造了

新中国几代人的灵魂

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与成长

镌刻了新中国建设者们的铮铮铁骨

铸就了中华儿女不忘初心

艰苦奋斗的不屈脊梁

犹如鼓舞斗志

蓬勃激昂的华彩乐章

在浩瀚的历史时空中回荡

今天,丹丹带大家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的红色文学经典,重温一段段红色历史与革命往事,引领大家深刻感受作家创作红色文学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进一步了解珍贵手稿背后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文物展示一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手稿

傲骨写忠诚

红岩,本意是红色的岩石,石质坚硬;红岩又是一个地名,在重庆市,一个很小的地方,但在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心中,红岩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一样,是映照信仰、忠诚的镜子,是精神的故乡。红岩精神的确立,长篇小说《红岩》功不可没。

小说《红岩》出版于1961年,是在罗广斌、杨益言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基础上创作完成的。罗、杨二人都是在重庆解放前投身革命斗争的共产党员。不幸被捕后,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中,特别是在渣滓洞和白公馆,他们目睹了许多共产党人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场面,自己也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共产党人的忠诚坚贞、正义凛然、宁死不屈犹如烈火燃烧于胸中,促使作者满怀激情地写出了这部长篇小说。

作为一部传统意义上的革命题材小说,《红岩》虽没有正面描写枪林弹雨和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但由于小说背景特殊,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布局严谨,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小说出版后立即引起广泛好评,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的开先河之作。

小说是塑造人物、讲好故事的艺术,经典小说的构成要素一是人物的理想之光,二是人物命运的英勇悲壮。《红岩》里的主要人物就具备了这两个要素。

江姐,是作者以泣血之情着力塑造的典型人物,或者说,根本不用塑造,作者在监狱里曾亲眼目睹了江姐对同志和亲人的爱、对党的忠贞不渝。

为了让江姐开口供出党组织和地下党名单,敌人用尽酷刑,最后竟用削成尖头的竹签钉入江姐的手指。

竹签钉入第二根手指,江姐昏死过去。“把她泼醒!再钉!”三根!四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江姐的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一阵又一阵泼水声,刑堂内外,已经听不到江姐的一丝丝呻吟……天快亮了,狱友们围着奄奄一息的江姐,轻声唱起叶挺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爬出!……”江姐醒了,她凝视着一双双泪眼,轻声说道:“在接受考验的时候,人的生命,要用来保持党的纯洁……”

从第二天开始,一封封饱含热泪的慰问信,从各个狱室传过来。江姐百感交集,她请狱友明霞替她给同志们回一封信。晚上,通过墙头的秘密孔道,渣滓洞每间牢房里都回响着江姐虚弱而平静的声音: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不久,一个好消息传进狱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国旗是红色的五星红旗。江姐拆下一块红色被面,和姐妹们满怀对新中国的憧憬,一针一线地绣出一面红旗。

就义前,江姐穿上整洁的蓝色旗袍,平静地向狱友一一挥手告别,从容走向刑场……一个坚贞美丽的共产党员形象永远定格在了中国文学史上。

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瞿秋白在狱中送给狱医一幅照片,照片下面题词:“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红岩》是有灵魂的,这灵魂就是江姐这样一群视死如归、百折不挠的共产党人。多少年过去了,《红岩》这部经典被一代代读者所传诵,《绣红旗》《红梅赞》仍在广泛传唱,江姐的人物形象一直活在影视剧和舞台上,活在人们心中。新中国成立前,千百个瞿秋白、江姐们钢铁般的意志和牺牲证明: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傲骨。

文物展示二

杜鹏程《保卫延安》手稿

“英雄史诗”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首次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的手稿,不仅包含写作大纲和人物表,而且包含一至九稿的修改本。这部作品数易其稿才得以出版,出版后又进行过3次修改,出了4个不同的版本,目前可考的总共有16稿之多。舒乙曾经在文章中回忆道:“《保卫延安》是手稿多的冠军,修改次数多的冠军。”

在因年代久远而微微泛黄的第一页手稿纸上,我们可以看到红色、浅蓝色、墨蓝色和灰色4种颜色的笔迹,纸张上写满了错综复杂的修改符号、密密麻麻的增补文字。透过满溢着作家心血的薄薄纸张,我们仿佛能看到战地记者杜鹏程伏在膝头用蘸水笔记录着延安保卫战每一个难忘的战斗场面。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保卫延安》

《保卫延安》是作家杜鹏程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鸿篇巨制。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作品,被誉为“英雄史诗”。

它全面地描绘了1947年3月到7月延安保卫战的历史进程,通过对党中央撤离延安后在西北战场上开展的青化砭伏击战,羊马河、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上突围战,沙家店歼灭战和九里山阻击战等几场重大战役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的雄伟气魄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生动地展现了在延安保卫战中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这一历史发展过程的全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急剧变化的政治、军事形势。

作品以高昂的笔调,遒劲的笔力,塑造了一批丰满、生动、高大的英雄形象。他们之中有彭德怀这样的我党我军的领导人,有陈允兴、李诚、赵劲、卫毅这样的驰骋疆场、有胆有识的将领,有周大勇、王老虎这样的叱咤风云、威震敌胆的基层指挥员,有普通的战士、炊事员,还有李振德那样的根据地的革命老英雄。这些人物具有共同的革命英雄本质,高扬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展示出革命英雄主义的风采。

《保卫延安》作者杜鹏程

《保卫延安》是反映革命战争的“英雄史诗”。作品自始至终洋溢着浓郁的诗意和澎湃的激情。读这部作品,总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心中回荡,博大的力量犹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作者如此深爱他笔下的人物,用无法抑制的感情为他们谱写赞美的诗章。彭德怀关于人民战士要做供人民使唤的扫帚的格言,李诚关于政治工作者神圣使命的剖析,周大勇在埋葬烈士时的内心独白,都是激情和诗意的结合。正是这种激情和诗意,为作品增添了摄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重温《保卫延安》,那用激情挥洒浪漫的“英雄史诗”仍然让人激动不已。历史将人们置于延安这一特殊的舞台,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在这个舞台上,都肩负着强烈的民族责任与生死大义,完成了自己的历史角色。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读罢《保卫延安》,崇拜英雄之情油然而生。曾有一段时间,中国革命史上的英雄人物被某些心怀叵测之人肆意恶搞,其真实目的是动摇人们的价值共识和信仰根源。捍卫我们的英雄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崇尚英雄,对英雄心存敬重,这是一个民族不可动摇的道德底线,敬重英雄的民族才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民族。

革命英雄主义始终是我们这支军队的传家之宝,也将永远是我们军人最宝贵的品质。愿今天的我们都能铭记那些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

文物展示三

管桦《小英雄雨来》手稿

在战火中成长

管桦的代表作品《小英雄雨来》的手稿原本藏于管桦家乡、河北省丰润区还乡河畔的管桦陈列馆和雨来纪念园中。但因馆内条件有限,并未配备纸质文物保存所必需的防尘螨、污染、潮湿、干燥等智能系统。在作家管桦的家人与文学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小英雄雨来》这部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整个文坛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作品,最终从作者的家乡来到了首都北京,并在此“安家”。2006年4月,李婉女士从老家将《小英雄雨来》的手稿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小英雄雨来》

作品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叫雨来的孩子,他的游泳水平很高。后来,爸爸为了让雨来有学问,让雨来接受党的爱国教育,从而懂得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祖国”的道理。

一天,鬼子又来扫荡了,雨来的爸爸妈妈都出去了,雨来正趴在炕头看识字课本。突然,交通员李大叔来到他家,后面还跟着一群鬼子。在雨来的掩护下,李大叔匆忙跳进雨来家事先挖好的地洞里,而雨来自己却被鬼子抓了。雨来拒绝了鬼子的哄骗和利诱,在敌人的威胁、毒打下坚决不屈服,没有供出李大叔的去向。鬼子无可奈何,决定把他拉到河边枪毙。河边响起了枪声,村民们听见枪声都哭了……等鬼子走后,雨来从水里爬上岸,他还活着!原来枪声响起之前,雨来趁鬼子不备,一头扎进河里游走了。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新中国成立后,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被改名为《小英雄雨来》并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成了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红色手稿讲述的故事里

折叠了多少历史的往昔

破碎的书页中

留存了多少时代的风雨

批阅的笔迹如丝丝引线

鲜活的文字似盏盏明灯

必将照亮文学的未来与前行的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