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習黨史的重要論述講話精神,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學習熱潮,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和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誌辦聯合出品了《“北京黨史”慕課》系列專題片。該系列片以《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爲準繩,與《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等黨史權威著作對標對錶,從一件文物、一個細節切入,進行懸念性設計,通過權威專家講述,還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理想和情懷。

從3月22日起我們爲您在市級網絡平臺、移動地鐵公交平臺、樓宇戶外大屏、各大新媒體平臺等陸續播出。

今日,爲大家推送第19課 慈悲庵的紅色記憶

北平和平解放前,毛澤東來過北京兩次,每次都有半年左右的停留時間。這張照片是青年毛澤東在北京留下的爲數不多的幾張照片之一。拍攝時間是1920年1月18日,地點是陶然亭的慈悲庵。那麼,這幾位年輕人到這裏是幹什麼呢?

“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 元代古剎慈悲庵西側的三間敞軒,就是陶然亭,中國四大歷史名亭之一。這裏風光旖旎,宛若江南水鄉,成爲封建士大夫、文人墨客聚會吟詩的好去處。不過,晚清以後,這裏逐漸荒蕪,人煙稀少,恰好易於避開當局耳目,不少革命者在這裏開展祕密活動。

照片中這株老槐樹很有名,清康熙年間工部郎中江藻在《陶然吟》中就提到過:“涼霄千頃霽月明,霜天萬竈寒煙起。三時眺望盡有得,老樹寺門閒徙倚。”

爲了開展驅除軍閥張敬堯的鬥爭,1920年1月18日這天,毛澤東與在京的“輔社”成員羅章龍等人,聚集在慈悲庵,共同商討驅張大計。會後第二天,毛澤東與湖南各界公民代表陳贊周等人給北京政府總統、總理呈文,歷數張敬堯十大罪狀,指出“張督一日不去湘,湘民一日無所託命。”

1月23日,毛澤東的父親去世,他忙於驅張鬥爭,沒能回湘奔喪。1月28日,湖南公民、教職員、學生三個代表團,向北京政府作最後一次請願,毛澤東以湖南公民代表團團長的身份參加。中午12點,請願團數十人分三路向國務院進發,之後又到國務總理靳雲鵬的私宅。毛澤東等6人被推舉爲代表,怒斥張敬堯禍湘的罪惡。

驅張運動取得了明顯效果,張敬堯的惡行逐漸大白於天下。在各方聲討下,他的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直係軍閥吳佩孚、馮玉祥和湘軍譚延闓取得了默契,於是湘軍長驅直入。1920年的6月,張敬堯終於被趕出了湖南。

1950年底,在中央軍委公安部部長羅瑞卿的陪同下,毛澤東重遊陶然亭,看到這株老槐樹,感慨萬千,說道:“陶然亭是燕京名勝,這個名字要保留。”

不過,今天慈悲庵前的老槐樹已非原來的那棵樹了,而是1979年,選了一株近似的槐樹補栽的。當年的老槐樹雖然不見了,但由於毛澤東樹下的合影照片,讓老槐樹永遠留在了紅色的記憶中。

  

(來源:北京長城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