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整整百年。百年峥嵘岁月,人们浴血奋战,同仇敌忾,中华民族才得以再次屹立于世界。在这段激情澎湃的历史中,艺术作品饱含爱国热情,激荡人心,成为回顾建党100周年历史时不可磨灭的一角。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家远洋归来,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他们以笔杆代替刀枪,他们以墨纸取代火炮,用作品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他们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中,书写了一段又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因此,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特推出“建党100周年中的艺术作品”系列,通过回顾百年征程中那些值得纪念的艺术作品,向心系祖国的艺术家们致敬。

第一期,我们介绍的是董希文《开国大典》。

董希文《开国大典》405x230cm 1952

在中国艺术史上,很少有作品能享受进入历史课本的殊荣。从这点来看,说董希文《开国大典》是家喻户晓,恐怕并不夸张。

董希文《开国大典》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盛大庆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场面气势恢宏,喜庆气氛热烈。时任中国领导人,11位入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董必武、郭沫若,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37岁的董希文和《开国大典》

当董希文在1952年接到巨型命题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任务时,他才37岁,是中央美术学院的青年画家、教授。这次的任务虽然是学院派发,但最终却是来自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

董希文

1951年初,中国中宣部、文化部开始筹备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举办党庆画展。中国革命博物馆迅速组织中国几十位知名画家,进行突击创作。短短几个月,便创作出近百件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美中不足的是,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典时刻——开国大典的作品没有。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型命题油画“开国大典”。[5]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董希文。

开国大典现场

董希文接到任务后,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电影、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认为资料里的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不在一个图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在他的想像中,这幅画应该是新中国开国领导集体与广场群众同在一个画面的构图。他决定打破写实的限制,采用一种表现派和现实派相结合的大胆的艺术处理手法,去选择画面构图。

《开国大典》草图

画作草图构思:董希文先画了一张草图,并征求美术界及文艺界人士的意见。草图上,董希文创造性的突破有两个:一个是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外,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里,而右边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有失平衡,但却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另外一个是按正常规律,在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大红柱子,但草图中被抽掉了,广场显得更为开阔。

为了创作《开国大典》,董希文常在画室的椅子上过夜。由于房间太小,画幅上接房顶,下贴地板。作画时,他一会儿爬上房顶,一会儿躺在地上。当《开国大典》已完成七、八成时,董希文的老友、油画家艾中信等人去他的画室参观。讨论中他们发现,原本身材高大的毛泽东,由于站立的位置居中靠前,在画面上显得不够高。大家一致认为,毛泽东的形象不应受立足点造成的透视缩小的限制,有必要加高几分。虽然加高不到一寸,但工程不小,为了使画面不留痕迹,董希文用稀料谨慎地把原画部分洗去,重新画了一遍。从开始创作到局部修改完毕,董希文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长4米、宽2.3米的巨型油画《开国大典》便创作完成了。

1953年4月,中南海怀仁堂里布置了一场特殊的展览,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参观《开国大典》油画作品。毛泽东称赞:“是大国,是中国。”

《开国大典》之于中国油画

《开国大典》被载入中国艺术史,并不仅仅因为其主题的宏大,还因为其艺术上的突破。《开国大典》采用了一种表现派和现实派相结合的手法,艺术处理很大胆。要知道,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写实传统占据上风的当时,要将表现和现实融合,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如前所述,为了显出天安门广场的明朗开阔、群众场面的雄壮宏伟,使得国家领导人置身在这样一个天地恢恢的气氛中,从而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庄严宣言,《开国大典》的草图上,除了毛主席侧身站立在画面中间,其他的领导人都站在左边大约三分之一的画面上,形成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从一般的构图规律来看,似乎失去了平衡;其次董希文还把按一般透视规律应该看到的一根廊柱抽去,大大放宽了天安门城楼中间两根廊柱之间的跨度,和实际的建筑构架也相差悬殊,可能会引起人们的非议。

在色彩的运用上,《开国大典》强调色彩的单纯和对比。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白云、绿树和鲜花形成强烈对比,使画面热烈而明快;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描绘,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

画天空,不论面积多大,适宜一次涂好,为了将天空画得干净统一,或上下有意识地变化,天色用大碗预先调成上、中、下三层颜色,免得在调色板上拼拼凑凑调得很乱。而调上、中、下三层天色,又应先调上空色,中层色再加白粉或添点其它颜色,就成了下层天际色。

《开国大典》的天空

《开国大典》的天空画得干净利落,明朗美丽之极。为了增强地毯的质感,在颜料中掺上锯木的木屑和沙子,增强了地毯的质感。画中张澜长袍上的褶皱看上去是特意熨平折好,专等到庆典才穿上去的。还有汉白玉的栏杆故意没有画得很白,而是偏黄,是为了体现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该作品画面,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油画用色法,糅进了中国画的工笔重彩绘画技法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

《开国大典》的天空

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油画,是受动于中国国家行为下,代表一个民族的政治无意识,该幅作品作为红色经典,是对一个政党、国家与民族,行走至一个重大历史时刻的集体记忆,是红色政治无意识的视觉想象,全然不是画家董希文的个人视觉私语,而是国家画语。它充满了新中国诞生时中国人意气风发的豪情,以及在油画民族化探索中的自觉践行。该油画作品,是中国老一辈文人、画家关于政治无意识的集体记忆,不仅超越了以书写的语言对历史的红色记忆,更是以画语完成了多元的视觉想象:在红色记忆下,去重塑新中国。

转自:雅昌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