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这里一年多了,住着楼房,还能在家门口找到好工作,比以前在山里的日子好多了。”4月9日一早,在河北省阜平县阜东新区安置区,来自该县大台乡教庆村的村民文华容正忙着赶往小区附近的硒鸽厂上班。谈及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带来的变化,48岁的文华容信心满怀。

  “党的政策好,我这老婆子有福了。这回,是真把苦日子封在大山里了!”不远处的小区广场上,来自大台乡小铁汞村63岁的张花芝正在和其他的老人们一起锻炼。

  教庆村和小铁汞村是大台乡炭灰铺行政村下辖的16个自然村中的两个。2019年年底,炭灰铺村16个自然村548户1792人陆续搬迁到了阜平县城以东三公里处的阜东新区安置区,步入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新生活。

  1994年,来自四川绵阳的文华容嫁到了教庆自然村。当时通往炭灰铺村的20里路是羊肠小道,村民没见过电灯,靠在山地里种玉米生活。

  住得偏僻也让文华容一家生活艰难。丈夫安发介绍,全家总共只有不到两亩山地,土地贫瘠,家里除了种地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教庆村没有商店,买东西最近也要步行到20里外的炭灰铺村,常常是早晨出发,傍晚才能回来。父亲安德周几年前不小心扭伤了脚,因为就医不便,延误了治疗。

  对于深山,张花芝也有着不太美好的回忆。6年前的深秋,原本就有病的老伴病情加重。张花芝手忙脚乱找来几个村民帮忙,把老人抬到就近的公路准备送往医院。“别人头上全冒着热气,老头儿已经不行了。”张花芝的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最苦的还是孩子们。小学设在炭灰铺村,来回40里山路,孩子们上学只能选择住校。村民们总是把孩子周一送过去,周五接回来。40里的山路,风里雨里,从未间断。

  “住在深山,生活艰难。”这是文华容和张花芝共同的感受。

  2018年,炭灰铺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听说能搬到县城住上楼房,文华容一家率先签字。“能走出深山,咋能不想着搬哩。”她说。

  便利的交通、完善的配套、崭新的小区环境和方便的就医条件……谈到现在的生活,文华容滔滔不绝。按照政策,文华容一家5口人在阜东新区安居家园分到一套125平方米的楼房,南北通透,宽敞明亮。搬到新家后,文华容最高兴的事是在距离小区3里外的硒鸽养殖场找到了工作。

  过去家里困难的时候,文华容只能跟着亲戚去江苏浙江打工;现在,她可以一边工作赚钱,一边照顾家里。在硒鸽养殖场上班,前3个月带薪培训。随着养鸽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她开始独立承包管理一个鸽棚,养殖1800对硒鸽,月收入最高时能有5000多元。

  有电梯带地暖,新家宽敞明亮,温暖舒适。在阜东新区安居家园的新家里,坐在孩子给添置的沙发上,张花芝的脸上始终荡漾着笑容。最让她欣喜的是,小区里就有卫生室,出了小区就有小学和幼儿园,自己再也不用担心看病了,孙辈们再也不用走40里的山路去上学了。“比以前在山里的日子好多了。”

  “不只是炭灰铺村,目前全县已有10个乡镇、55个行政村、260个自然村4108户12757人全部搬迁入住阜东新区。”阜平县搬迁办主任赵贤朝告诉记者,安置区周边同步配套建设了时尚产业园、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硒鸽肉鸽食品加工等项目,建立完善了培训就业服务体系,确保搬迁群众就业有保障。

  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增宝介绍,“十三五”时期,全省搬迁总规模为30.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6万人,同步搬迁人口16.6万人。今年3月,河北印发了《河北省2021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意见》,提出聚焦原深度贫困地区、大型安置区,加大就业帮扶、产业发展和后续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完善扶持力度,提升安置区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促进群众社会融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原标题:河北省阜平县阜东新区安置区居民:“比以前在山里的日子好多了”

值班主任:颜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