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百廢待興的初創時期

全國的電影工作者

發揚艱苦奮鬥、團結合作的精神

克服種種困難,一年多時間內

在新中國的銀幕上劃時代地

塑造了一批工農兵的嶄新形象

受到了剛獲解放的全國觀衆的熱情歡迎

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電影中的紅色經典,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新中國第一部戰爭故事片《南征北戰》便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部,它以恢弘的氣勢、衆多的人物羣像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新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影片觀影人數之多、社會影響之大,在當時都是屈指可數的。上世紀60年代,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無論在工廠還是學校,幾乎人人都可以說出幾句《南征北戰》中的經典臺詞。

今天,丹丹帶大家重溫經典,與大家分享影片創作背後的故事。讓我們穿過歷史的硝煙,感受那段崢嶸歲月的時代脈搏。

中國電影博物館4號廳展板中的電影《南征北戰》簡介

拍攝背景

1951年春,“電影指導委員會”、中央電影局及上海電影製片廠決定拍攝一部反映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戰爭片,作爲次年八一建軍節的獻禮影片。根據上級指示,影片要“以華東戰場上一次大殲滅戰爲背景,着力表現毛澤東運動戰思想在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這一命題也由此奠定了《南征北戰》準史詩片的地位。

解放戰爭中的華東戰場上,面對國民黨發起的氣勢洶洶的“重點進攻”,陳毅、粟裕率領華東野戰軍部隊,在山東人民的配合支援下,正確運用毛澤東人民戰爭的戰略思想,在運動中大量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取得了輝煌戰果。《南征北戰》是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生動寫照和深刻闡釋。

電影《南征北戰》劇照

“大腕雲集”

導演成蔭由於在此之前成功拍攝了《鋼鐵戰士》而被點名擔任該片導演。成蔭領命後很快組建了一支創作班子,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三位部隊作家負責電影文學劇本的創作。爲保證影片的真實性,電影廠還專門組成了以軍事學院戰役戰術教授會教員組組長王曉爲團長的軍事顧問團。演員陣營也很快排定,陳戈飾演我軍師長,馮喆飾演高營長,劉沛然飾演我軍連長,張瑞芳飾演女游擊隊長,白穆飾演敵軍參謀長,楊華飾演敵軍李軍長,穆宏飾演敵軍總司令。影片劇組可謂“大腕雲集”。

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三位部隊作家都是從戰爭的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他們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夜以繼日地進行改編和再創作,很快拿出了初稿,又經過多次討論修改,編劇組最後拿出了一個相對滿意的劇本,報送給全國電影創作指導委員會和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同時抄送華東軍區的軍政首長。

由於題材重大、時間緊迫,編創人員深感壓力之大、責任之重。那段時間,他們常常通宵達旦,終於在炎熱的7月底,完成了第4稿,此時電影劇本正式定名爲《南征北戰》。

電影《南征北戰》劇照

陳毅熱情搭框架

  據沈西蒙等人回憶,陳毅十分重視這部電影劇本的編創工作,他主動邀約劇作者及其他幾位文藝工作者一起座談、交換意見。在他心目中,這部電影應當正面地、大膽地表現毛澤東戰略思想,即“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採用以爭取大量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爲主的作戰方針。

關於故事結構,陳毅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要從魯南撤退寫起,寫到萊蕪戰役爲止。不要什麼都寫,什麼都寫內容就不夠深刻、主題也不夠突出。”他還結合當年萊蕪戰役中敵我雙方的基本情況,提出影片可以採取兩種表現方法:一種是正面描寫歷史史實,一種是使用虛構故事的辦法。

他還要求電影應該注重刻畫不同人物的多面性格。他說:“先進的人物要寫,落後的人物也要寫,要表現現實生活的矛盾鬥爭。可以安排一個人物對運動戰思想搞不通,以致喪失信心,悲觀失望。”

他談道:“表現敵人也應該採取現實主義的手法,不應該把對手寫得不堪一擊,寫成草包笨蛋,敵人也應是有性格的。”

  根據陳毅的構思設想,華東軍區首長和編創人員形成了對電影主題的共識,爲影片的順利拍攝奠定了思想基礎。

電影《南征北戰》劇照

“將軍級軍事顧問”

  劇組成立後,導演成蔭、湯曉丹等主創人員來到北京,專程拜訪了已經調到總參謀部工作的粟裕,就《南征北戰》中幾個重要戰役的歷史細節問題請教這位會打“神仙仗”的將軍,因爲這幾場重要的戰役戰鬥,都是由粟裕親自指揮的,他對毛澤東軍事思想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豐富的實戰經驗,見解十分獨到。

  粟裕熱情地接待了電影主創團隊一行。他在辦公室攤開地圖,從1947年2月的萊蕪戰役說起:“這次大規模運動殲滅戰總共打了63個小時,俘虜了4萬多敵人,加上被擊斃、擊傷的人員,共殲敵5萬多人,而我方傷亡6000餘人,一舉解放了13座縣城,粉碎了國民黨軍南北夾擊的計劃,爲奪取全國解放積累了寶貴經驗。這一仗打得傳奇而精彩。”

爲了解開共產黨軍隊爲何如此神勇的謎團,粟裕形象地講述了萊蕪戰役北線戰場出現戰機時,我軍指揮部如何迅速移兵北上的經過。他講道,“除部分兵力結合地方武裝牽制南線各路敵軍外,首先集中53個團的兵力,解決國民黨第73軍和第12軍1個師。而後部隊立即轉移,直奔新泰,火速拿下敵人的第46師,並向膠濟線進攻。”

  粟裕說:“四五萬敵人擁擠在東西六七里、南北三四里的狹小區域內,陣形無法展開,在我炮火殺傷後,他們更是亂作一團,建制被徹底打亂,無法組織像樣的反擊。很多俘虜就是在這裏被俘獲的。”他還提到:“集中優勢兵力,以伏擊手段,在運動中逐個殲滅敵人,就能保障戰役的速決和全勝,使我軍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以上這些情節,被劇組融入到了正在創作修改的《南征北戰》的故事之中。

電影《南征北戰》劇照

羣策羣力鑄經典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國民經濟也尚在恢復階段,抗美援朝戰爭又已經打響,在此背景下,拍攝電影的經費越來越喫緊。爲此,粟裕提出:“要發揚戰爭年代的艱苦樸素精神,節省每一分錢來拍出一部好電影。”

攝製組充分利用現有的地形和設施,能夠實拍的就不去搭景。劇本中有一處情節設計要炸掉彌河大橋,粟裕建議:“把一座大橋炸掉損失太大,不如改成炸彌河大壩,這樣既能保證拍攝效果又可以減少投資,還保護了羣衆的利益。”攝製組就這樣一直秉持着勤儉節約、儘量避免影響羣衆的生產生活和部隊的正常訓練的拍攝宗旨,直到影片順利殺青。

  電影的攝製工作也得到了當地軍民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參與拍攝的部隊指戰員和片場當地的老百姓,全部以極大熱情投入到角色的扮演之中。特別是作爲羣衆演員的山東老鄉,大家推着小車、挑着扁擔,自帶乾糧和鋪蓋捲兒,扶老攜幼,甚至一家三代都來到了片場。導演根本不用說戲,一聲招呼,他們馬上就進入狀態,在場的其他專業演職人員亦對他們的表演讚賞有加。正是大家本色又出色的表演,讓《南征北戰》深刻表現了軍愛民、民擁軍以及人民戰爭的主題思想。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南征北戰》劇組用“南征北戰”精神,拍攝出了新中國第一部優秀戰爭故事片。1952年“八一”建軍節時,電影如期上映。影片的面世猶如平地驚雷,其場面之火爆,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倘若那時有票房統計,這部影片一定會雄踞票房榜首。

  《南征北戰》問世69年,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至今仍然受到廣大人民羣衆的喜愛。正是《南征北戰》劇組的“南征北戰”精神,鑄就了這部中國電影史上不可或缺的經典之作。

《南征北戰》宣傳海報

相關文章